1、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民风民俗1北京的春节 散文 作者:老舍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用他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妮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课文共十四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贴春联,大扫除,为春节作好各种准备。第二部分(第8-13自然段),写过年时热闹的场景。其中第8自然段描写除夕的热闹场景,第9、第10自
2、然段描写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第11自然段描写初六店铺开张后的情形,第12、第13自然段描写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的欢乐情景。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北京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课文内容详略得当。其中,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所以作者将这几天作为全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在详写的部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当日的活动,而是分别抓住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各自的重点。如,写“腊八”,作者选择“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两个传统的节日饮食习惯来写,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形象地突
3、出了腊八粥、腊八蒜的特点。“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作者重点写“祭灶王”的习俗,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写“除夕”,作者则围绕关键句“除夕真热闹”,写了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多方面的讲究和习俗,呈现出一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全景式画面。写“初一”,则抓住这一天人们的活动特点,先写“全城都在休息”,然后分别写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孩子们的活动,重点写孩子们逛庙会,有详有略,突出“初一”这一天的习俗特点。“元宵节”这一天,作者略写放花炮、吃元宵,详写了“处处悬灯结彩”的场面,能使人深刻感受到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日子的“美好快乐。春节期
4、间的其他日子,人们的活动没有特殊之处,因此作者略写,并把这些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在文章的各部分,使整篇文章完整流畅。本文结构安排既紧凑又顺畅,前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如,由“多数铺户在初六张”过渡到“元宵节”这一内容时,作者写“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灯结彩,家家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再如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
5、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一句承上启下,还与课文的首“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老舍先生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在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了一份情趣。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老北京俗语,(好处)富有民俗色彩,形象地说明了北京春节的序幕是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拉开的。又如,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醉儿“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句子中“零七八碎儿”“玩意儿”“闲在”这些词语,带着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和地域色彩,因质朴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文中还有很多老北京人熟悉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浓郁的“京味
6、儿。如,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 )热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又如,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写出老北京人过年吃饺子要就着腊八蒜的习俗,极富生活气息。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描绘了男女老少在年货齐备的街头进行采买的热闹场面再现了往昔北京街头的情景,浓浓的年味儿从中可见一斑,画中人们的服饰也极具老北京地域特色。第二幅描绘了儿
7、童提着灯笼过元宵节的情景,孩子们手中的灯笼各式各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表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快乐。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课文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三次高潮)这几天中人们的民俗活动多音字如“万象更新” “间断 “正月”“白云观”“分外”注意读准字音。1.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作者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写出了腊八粥的特点。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句中“色如期翠“色味双美”写出了
8、人们在这一习俗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感。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是这一段的总起句,“彩排”一词写出小年在春节里的重要地位。“祭灶王”写出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的朴素美好的愿望。4.“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除夕真热闹”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万不得已” “必定除了都要 ”等词语,体会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祭祖”“守岁”风俗的重视,感受除夕热闹画面中饱含的浓浓亲情和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5.“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是本段对的总起句。概貌描绘“全城都在休息,也有分类的介绍,男人们、女人们、孩子们的活动,作者为什么分类写不同人群的活动,
9、又重点描写了小孩子逛庙会的场景?因为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活动是正月初一最突出的特点,而孩子们的活动最有意思,最能引发读者的兴趣。6.“元宵节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是总起句。“又”字,课文自然衔接的特点,想一想“除夕”与“元宵节”这两天,在“月色”和“悬灯结彩”这两方面的不同之处。描写街上灯、家中灯突出这一日热闹“处处” “悬灯结彩” “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几百盏 “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讨论:生活的地域不同,人们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我们现在过春节的习俗和过去相比有没有变化,有哪些变化?要
10、明白,虽然不同地域的习俗不尽相同,传统习俗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喜爱是一以贯之的。7.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作者借助俗语、生动的修辞、充满地域特色的词语等凸显风俗特色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闲在”等词语,2腊八粥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等粥(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课文语言通俗简练,童趣十足,人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
11、将读者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课文共十九自然段,可分两个部分。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起语不凡,用“小孩子 “大孩子 “老孩子”代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描写老老少少提到腊八粥,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风趣、俏皮又亲切的语言使人倍感生活的温馨。接下来具体措摹腊八粥的熬制过程从食材到做法,字里行间透出了“甜甜的腻腻的味道,有声有色有味,热气腾腾,使人真切地看到、闻到、品到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课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等粥”的过程(第2-17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部分,共呈现出
12、四个生动场景。作者将人物的活动、感受与对腊八粥的描写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八儿的所见所闻所想来写腊八粥;文中的大量对话围绕着粥的熬制过程展开,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将八儿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粥经历了一个逐渐熟烂的过程,人也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与粥相互映衬,呈现出一个饶有趣味的“人与粥的故事,展现出课文整体构思上的巧妙。“等粥”部分的第一个场景是八儿盼粥快点儿熬好(第2-8自然段),因妈妈正在熬腊八粥,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 “进出出”,不停询问,内心既兴奋,又急切,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失落。粥是“益发浓稠了”,这当然符合八儿的期待-一应该可以吃了吧?但妈妈
13、说“要到夜里”,于是八儿“眼睛急红了”,要赖说自己“俄”,并做出“要哭的样子。“锅中的粥”,只能发出“有声无力的吸气,这声“叹气,既暗含着八儿的失落,也表现出粥热制初期的情状。第二个场景是八儿在说如何分粥(第9-12自然段)。粥尚未熬好,八儿提前打起“如意算盘”,给家人分起了粥。个头儿还不及灶台高的小人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断到妈妈“讨价还价”,想多给自己分些粥吃,一个天真、聪慧、狡黠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仿佛是听到八儿的话后忍俊不禁的笑声,也写出了粥逐渐熟烂的情状。第三个场景是八儿猜粥熬成什么样子了(第13自然段),因一时吃不到,八儿忍不住想象着锅里各种食材的样子或口感,
14、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的想象源于他对腊八粥的急切渴望,八儿自动联系了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清晰诱人的腊八粥画面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 会熬成了什么样子?八儿的一系列猜想,既表现出孩子好奇而急切的心理,又细腻巧妙地突出了腊八粥的特点。第四个场景是八儿终于看到了锅里的粥(第14-17自然段)。八儿最终求妈妈把自己抱了起来,如愿看到了锅里腊八粥的模样,“惊异得喊起来了。孩子的眼睛是天真的、纠粹的,用儿童的视角和口吻来写腊八粥,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新奇自然。栗子是“融掉了”,饭豆是“肿胀”,花生仁是“脱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此处描写与八儿
15、猪粥时的描写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膳八粥的变化“喝粥”的过程(第18-19自然段),作者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一家人喝粥的情景,而是独具匠心地生动描绘了八儿一家喝粥之后的情景。一番充满诗意而又趣味横生的描写,充分激发起人的想象,让人如临其境。文中所配插图为八儿被妈妈双手抱起,看到锅内熬煮着的腊八粥时,瞪大眼睛,张开暗巴的惊喜样子,足见儿童的可爱稚态。图中灶台的正中,是那一大锅氰氢着热气的浓稱的購八粥、颜色深祸,食材丰富,不断散发着香气。1.等粥过程中描写八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想象八儿的馋样儿-喜得快要发疯的样子,因喝不到粥而急红眼、要哭的样子。比如,喊妈妈的时候,八儿是两声连叫, “妈,妈 ,
16、语言描写,写出了八儿娇憨的情态和急切的心情。又如, “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八儿语言中的“那”字,再联系下文“不可靠” 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体会八儿借“那”字发泄不满、赌气撒娇的意味,体会八儿的心理-一兴奋、好奇、急切。从而梳理出“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这几幅画面中八儿内心活动的变化,体会作者借助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想,侧面写出腊八粥的美味诱人。锅内腊八粥的情状与八儿的一系列表现联系起来进行理解:通过写腊八粥不断地“吸气,一方面写出了腊八粥逐渐黏稠、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另一方面写出了八儿好奇心总得不到满足的失望。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拟人化的语言对腊八粥进行描写
17、,让粥也具有了灵气和生命力。2.自由朗读第9-12自然段,体会八儿是怎么“分粥”的理解八儿此时的心理活动:想多点儿粥,却又打着替大哥和爹考虑的旗号,贪吃又不忘表示自己的“善解人意”,还要把妈妈也拉入自己阵营,找个同盟。又如“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要引导学生读出八儿“贪心不足”的语气,体会到儿童的狡點和天真。这一部分中正面描写腊八粥的语句, 腊八粥对八儿的吸引力,进一步体会作者以人与粥相互映衬的方式来描绘腊八风情的匠心独运3.自由朗读第13-17自然段,体会八儿是怎么“猜粥 看粥”的。“跌进锅里 “浑身肿胀” “脱了它的红外套”等拟人化的语言在表达效果上的好处。接着,引导学生对比着
18、读一读描写八儿对粥的猜测和八儿见到的腊八粥的语句,体会八儿在猜测时是联系了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中描绘出清晰诱人的腊八粥画面,这种想象也源于他对腊八粥的急切渴望;八儿被妈妈抱起后终于看到的粥,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细腻地表现出了八儿看粥时的仔细,以及腊八粥逐渐熟烂的状态变化。“靠着妈妈斜立着“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等描写,体会到八儿的心满意足、家庭生活的温馨: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喝粥的过程,而是侧重描写喝粥的结果,描绘了喝粥后的家庭场景?因为作者通过详细描写喝粥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19、古人在这一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我国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腊八粥在不同地区选用食材有所不同,但均十分丰富,基本上都包括谷类、豆类和各种干果,寓意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区,人们还会在这一天泡“腊八醋”,将蒜瓣放到可密封的容器中,倒入醋后封口,泡在醋中的蒜会绿如翡翠,醋也有了蒜的辣味。待除夕吃饺子时取腊八醋食用,很受人们欢迎。3古诗三首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迢迢奉牛星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大历十才子之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 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
20、,以禁火为标志。诗的大意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姻在王侯费戚的府第飘散开。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此外,按古时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日暮”二字在时间上承接前两句, “汉宫”指的就是唐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传蜡烛”指的就是寒食当日,宫中传赐新火给权贵豪门,“轻烟散入五侯家”表示权责近臣们已蒙受皇恩,
21、表现出一派承平气象。超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这首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或也可认为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诗的大意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通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天言。诗人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随后便浸于对织女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地忧伤难过,进而发出感慨:牵牛与织女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诗中对织女的描绘非
22、常细腻: “纤纤擢手摹状女子白皙修长的手,极富美感,“礼礼弄机杼”、一个“弄”字动态尽出,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从“不成章”到“不得话”,隐忍、静默中蕴蓄着烈的情感,含面不露,反而更增加了其感染力。诗中大量运用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这些叠字的运用(好处)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字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这首诗使用了“迢迢” “皎皎” “纤纤 “礼礼” “盈盈 脉脉”等叠词,以及双声词“河汉” “素手 “清浅”等,这些词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而且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迢迢”是形容路途很遥远的,表现了牛郎和织
23、女相隔很远很远。“皎皎”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诗的大意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前两句虽无“月”字出现,却处处可见月夜之清幽冷寂。“中庭地白树栖鸦”借景抒情,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诗人写中庭月色,却用“地白”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的清冷之感,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月人。“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 “桂花”不仅是中秋时节的象征,还能让人联想到
24、月中的桂树,这样一来本句就是暗写诗人望月,不仅点了题,而且想象的意境也显得更加悠远,耐人寻味。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驻足凝望明月, “冷露”与“无声”一方面渲染出秋夜景致的轻盈无迹之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凝神已久。在微凉的秋夜,诗人久久望月,自然而然地想到肯定不止自己一人如此。“人尽望”三个字,写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下人皆望月,因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因自己的怀人之情想到天下人的怀人之情,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将全诗感情推向高潮。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友人,却偏偏说“落谁家”,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
25、佛与月光一同洒落。4藏 戏(中心)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课文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以连续的三个同句开篇,点出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这样的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了下文。第二部分(第4-17自然段),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第4-7自然段,写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这段故事让人体会到,只有雪域高原、雪山
26、、旷野,才能孕育出藏戏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第8-17自然段,从唐东杰布的传说写到他的面具,引出对藏戏面具特点的介绍;进而点明藏戏舞台简单、剧情靠说唱来描述等特点,探讨面具在藏戏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藏戏演出形态方面的特点-情节可以任意拖延,唱腔、舞台动作可以随意发挥,可以再三重复,时间可以拖至三五天等,这也折射出了地域文化特色。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藏语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姐妹”或“仙女”的意思。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外国文学名著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27、鲁滨逊漂流记(长篇小说)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回忆录式的冒险小说,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鲁滨逊漂流记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作家笛福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面对严酷的环境,他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终于遇救返回故园。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内容。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代表性的事件,
28、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 “驯养培育” “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第二部分是节选。教材选取了小说中讲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刚刚流落到岛上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节选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忧伤而寂寞的生活:面对荒无人烟的小岛和缺乏物资及工具的困境,鲁滨逊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日期,从船上搬运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后半部分描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如实列出来加以对照,从中找到了丝宽慰,于是决心不再悲观沮丧,开始着手调整生活方式。鲁滨逊在严酷环境中的心理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也揭示了他身处绝
29、境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生活下去的原因。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有过失落、绝望、恐惧,但他很快克服了悲观的情绪,以冷静、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开始了自己与恶劣环境之间不屈不挠的战斗。正是在这种态度和精神的指引下,鲁滨逊才能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顾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课文用表格的形式,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可以感受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心态,体会到鲁滨逊理智、幽默、具有辩证思维等特点。其中坏处写得较简单,好处写得理由很充足,好处与坏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了主人公的想法,感受鲁滨逊内心复杂的情感,他努力压抑自己的绝望情绪,为自己内心寻找宽慰,
30、表现出人物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精神。鲁滨逊心态变化:忧伤、苦闷、失望到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可以看出鲁滨逊聪明能干、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等特点。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进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6*骑鹅旅行记(节选)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一部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喜欢提弄小动物,因为对小精灵不恭敬、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殷大小的小人儿,随后又为了保护自
31、家飞走的雄鹅而被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在整个旅行中,尼尔斯不仅欣赏到瑞典的美丽自然风光,听到了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增长了见闻,还饱尝了风险和苦难。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教材节选部分描述的是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去牛棚找小狐仙,他先遇到了麻雀,麻雀嘲笑他是“拇指大的小人儿”;接着是受过他欺负的鸡没完没了地追着他说“活该,活该”;随后尼尔斯遇到了猫,猫也不愿意告诉他小狐仙的去向,并且当恼怒的尼尔斯又要去抵猫尾巴时,平时温柔和善的猫却将他狠狠扑倒;吃尽苦头的尼尔斯又到了牛棚中, 引得牛棚里吼声四起
32、,牛都想好好教训下这个平日捣蛋的小男孩。又后悔又害怕的尼尔斯意识到院子里没人愿意帮他找小狐仙,于是他无奈地爬上围墙,恰逢看到自己家的雄鹅要和大雁一起飞走,为了让家里不受损失,他一跃跳上鹅背,开启了此次旅行。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更大的表现力。尼尔斯的“成人”之路,就是通过被变形成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开始的。变形后,强弱身份被置换,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调皮捣蛋又爱搞恶作剧的十四岁少年,更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变形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属性,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变化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动物们的表现,二是尼尔斯自己的变化。这
33、两部分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从动物们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动物们的表现。如,鸡在和尼尔斯交流的过程中,有三处语言“活该 .“他活该! .”咕咕咕,你活该!,可以看出鸡对尼尔斯十分痛恨。猫在和尼尔斯交流的过程中, “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可以看出猫对尼尔斯的仇恨。牛也指责尼尔斯“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可以看出牛对尼尔斯的愤恨。变成小狐仙之后的尼尔斯的“变化”既有外在的行为、动作,也有内在的心理感受。抓住描写尼尔斯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的语句进行体会。尼尔斯很淘气顽皮、喜欢恶作剧。从“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
34、心的”等语句中,可以发现尼尔斯很爱自己的父母等。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记。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极富冒险精神和好奇心,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到墓地玩耍,天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以致家人都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
35、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教材节选部分为小说中的“快来看!他们俩被找回来了! ”这个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这部分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汤姆和贝琪失踪后,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陷入悲痛绝望,整个小镇也为他们担忧;第2-4自然段写随着汤姆和贝琪的回归,小镇又恢复了欢乐,汤姆给大家讲述了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第5-15自然段写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节选部分先悲后喜,结尾戛然而止,充满了喜剧气氛和戏剧冲突。汤姆
36、索亚是一个鲜活、真实而血肉丰满的儿童形象。从汤姆躺在沙发上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山洞历险归来的他身体还十分虚弱和疲惫,但是他仍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述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见他兴奋地沉浸于这次的历险难以自拔,这是他富有冒险精神的突出体现。从“夸张地吹嘘了一番”还可以看出汤姆的虚荣心。在汤姆的讲述中,在山洞里顺着风筝线找到了小洞出口,体现了他的聪明机灵、足智多谋。找到出口后,汤姆没有独自逃出山洞,而是回去寻找贝琪,下了一番功夫,才让贝琪相信可以逃出去,可见汤姆对同伴不离不弃,有责任有担当,对待贝琪也十分耐心。汤姆还很善良,关心他人,他历险归来身体刚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哈克,为了
37、哈克的身体着想,没有炫耀自己的历险经历,而是等哈克身体已经相当健康的时候,才分享了自己的历险经历。课文节选的是汤姆山洞历险回家后的故事片段,主要写了回到村庄讲历险,经过看望朋友。人物关系: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它由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及古代诗文中的经典语句选编而成,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将格言、谚语排列在一起,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而出,内容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语句通顺,读来朗朗上口,传诵至今。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读书时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
38、的人。多指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胜过读许多年的书。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能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能听懂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第三单元 习作单元8匆匆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写于1922年。文中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2-
39、4自然段写时光一去不复返, “我惆怅又伤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第5自然段回扣题旨,首尾呼应,引发思考。课文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的画面,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展现春天的美丽,他紧接着便提出了核心问题: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不复返”和“再来 “再青” “再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核心问题之后,作者又连续提出三个追同。这种对比和一连串的问题,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之后,作者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匆匆流逝。他把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过比,突出自己日子的流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声无影, 比喻新奇,给人强烈的形象感(好
40、处)。他还用“行走的太阳”表现时光的流逝。他说太阳“有脚啊,于是,从早到晚,再到第二日太阳不停地行走。“挪移 “跨过” “飞走” “溜走” “闪过”等动词,则是用拟人手法,描写时光毫不留情地离开“我”的情状,让人忍不住沉浸在时间匆匆而逝的遗憾中。作者没有在字面上明示情感倾向,但是在太阳的足迹中,情感汩汩而来。这里看似自然的时光的流逝,却是一种“情化的自然”,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作者写到的洗手、吃饭、睡觉等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之事,但正因为如此寻常,以致让人不察甚至淡忘,作者的特意写出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作者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用细腻的描写替代空洞的议论,因而具体可感,他内心的焦灼与遗憾也
41、跃然纸上,让人产生共鸣。(好处)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于焦灼和遗憾中。在第4自然段,作者一连六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作者自答“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由“徘徊”引出第二问,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因对时光的难以把握而产生的调长。紧接着的三 、四问,作者觉得自己在人世间丝毫痕迹都没有留下,生活、工作都无有所成,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急、苦闷甚至隐隐的恐慌。第五问中的两个“赤裸裸”,是说生与死,来得彻底,走得彻底,更何况是“转眼间”,可见作者的调怅与不安。最后一问中,一个“为什么偏要”,那种“不能平的”、不甘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之后,
42、在第5自然段,作者再次提出核心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开篇形成了呼应。至此,作者的情感历程得到了完整的呈现。朱自清认为,能够将自己的“实感”充分表现的,就是好文学。匆匆就是这样篇好文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的抽象的时光的流逝形象、具体地描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在第1、第4自然段两处集中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不仅文气顺畅,有助于作者情感的喷薄而出,还与时光匆匆流的特点相契合。第1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一是描写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二是将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与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对比,三是抛出一连串的问句。作者在直接的追问
43、中表达的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帐然若失。这里“同”的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问,二是连续问。这种“直接”和“连续”,表现出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是自然流露的。连串问句表达的好处: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时光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作者写时光流逝时饱含真情,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因而真切感人。作者描写时间的流逝、可写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偏偏写洗手、吃饭、睡觉这么平常的事呢?这些事如此寻常,人们不会察觉,甚至淡忘,选取这样的事例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9那个星期天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课文写了
44、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从“早晨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既是“盼望”发生的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盼望”的基调-漫长而昏暗。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看似平静,实则蕴含情感的波澜。课文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的过程。第2自然段写“我”满怀期待地在那个星期天开始等待,
45、 这不会错” “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满怀期待的孩子的心情。开始的等待是美好的,想到即将到来的出行,尽管需要等待,“我”还是充满了期待。第3自然段继续描写了“我”一系列孩子气十足的动作和心态,表现了“我”这时还有些雀跃的心情。虽然此时已显露出遭受挫折的迹象,但“我”相信母亲的承诺,因为此时“我”还处于终于盼来这一天的兴奋之中。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多用短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随着等待时间的延长, “我”觉得有些难耐了。到第4自然段,直接点出了等待的时光“不好挨”。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这些事并不是“我”想做
46、的,不过是打发时间。作者通过动作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无奈。第5自然段,则是眼看期待要落空的阶段。这一段描写了我紧跟着劳作的母亲,提醒她赶紧兑现承诺的一系列动作。“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表现了“我”在上午即将结束而自己盼望的出行还没有实现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母亲迫于生活无暇顾及“我”的现实状况。第6自然段读起来情绪缓慢,通过描写母亲劳作的繁多和光线的渐暗,暗示了这次盼望的无果而终。我感觉到周圃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领她,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些语句细腻地写出了“我”此时的心情,主人公看似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实
47、则处在崩溃的边缘。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写了“我”的情绪郁积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这自然段中的短句,语气似断非断,表现了“我”期盼落空时的悲伤。而“我”的无声泣,终于也惊醒了那个一直忙碌的母亲,母亲惊惶地揽“我”人怀。到这里,一个人的失落和悲伤终于变成了母子二人的难过,一场期盼变成了一场空,其实谁也不希望这样。但是那个星期天就像那正在消逝的光线一样,只剩下一派荒凉。课文真实感人地写出了“我”一天中的心懂变化。这种情感的变化,不但表现在如前面所说的对“我”动作、内心独白的细腻描写中,还融入对周围景物的具体描写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一句简单的描写,透露着“我”的兴奋与期待。在拿
48、母亲买菜回来时,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云彩的走动,似乎标志着时间的走动。“我”多么希望它走得快些,母亲赶紧回来,可见“我”的焦急与盼望。到了黄昏,母亲还在洗衣服。“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 “我”的内心越来越失望; “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之中; “孤独而惆帐的黄昏的到来”说的分明是自己“孤独而惆帐”;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凉”的是“我”内心的沮丧和失落。作者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时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我”的心情变化:如果让你写快乐的心情,不直接出现“高兴” “开心” “快乐”等字眼,你会怎么表达?通过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或描述对身边景物的感受(类似本单元“初试身手”中的示例)等,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表现“我”的心情的呢?1、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很大,空空落落。”作者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将焦急的心情融在这些具体事例的叙述中。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内心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