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复习导入:儒学的发展演变一、复习导入:儒学的发展演变宋明理学考纲展示课标呈现宋明理学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备考视点1知识要点:(1)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理解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认识两者的不同点和本质的相同点。(2)分析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的异同,理解程朱理学的基本内涵;理解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2史观角度: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考时可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认识理学对明清社会的影响,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理学对中国文化和东南
2、亚国家的影响。1兴起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2)唐宋时期,“”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 、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重兴儒学。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积极入世积极入世二、知识梳理二、知识梳理2形成标志:到宋代,新兴儒家逐渐确立一套以“”或“”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3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基本主张基本主张程朱程朱理学理学二程二程(北宋北宋)朱熹朱熹(南宋南宋)天地万物的始源:天地万物的始源:“理理”求理方法:求理方法:“”个人修养准则:个人修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集结四书集结四书陆王陆王心
3、学心学陆九渊陆九渊 (南宋南宋)核心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核心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求理方法:求理方法:“”渊源渊源王守仁王守仁 (明中期明中期)思想核心:思想核心: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理理天理天理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致良知致良知4.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5影响: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1)积极方面:重视 ,注重气节、品德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庄严。(2)消极方面:强调 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主观意志力量主观意志力量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图示法理解
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宋明理学可归纳为“一、一、二、二、三”一个趋势:三教合一。一个核心:理的存在。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难点突破宋明理学的观点、特点、影响视角1宋明理学的观点1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河南程氏遗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熹程颐朱熹【信息解读】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史料一、二表明二程和朱熹都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史料三反映了程朱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史料四反映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性论。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1)世界的本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
5、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2)认识论:在把握“理”的方法上,通过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运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内部的“理”。(3)人性论:主张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存天理,灭人欲”。2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陆九渊集王阳明答顾东桥书王文成公全书【信息解读】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史料一、二反映了陆九渊、王阳明都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史料三表明王阳明认为求理的方法是致良知。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1)世界的本原:“心”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2)认识论:“致良知”或“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以求理。视角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总之,宋明儒学
6、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心学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点练习1】(2013佛山期末)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A万物的本原B探究天理的途径C儒家的纲常伦纪 D发明本心【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分析能力。在世界本原上,程朱理
7、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认为本心即天理。在求理方法上,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故A、B、D属于程朱理学不同点。宋明理学的理是指儒家的纲常伦纪,这是其共同之处,故C正确。【答案】C视角3 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学说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
8、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3)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视角4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
9、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对点练习2】(2013汕尾二模)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分析的能力。材料两句名言反映了理学积极影响,即重视社会责任感。A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社会责任感。【答案】C【例1】(2013福建文综)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
10、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演练【思路点拨】本题具有乡土气息,解题关键在于对“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这段话的理解。A选项“三纲五常”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材料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B、C选项都缩小了材料范围,只提到一个方面“去恶从善”、“保守家业”;所以选D。【答案】D(2014四川成都毕业班摸底)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
11、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解析】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因此“心”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故选A项。【答案】A选择题1.(2014新课标全国 26.4分)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 本质是善 B 本质是恶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意在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12、,即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答案】D选择题2(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
13、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答案】C3(2013广东文综)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解析】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而朱熹是主张格物致知的,是通过外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D项。【答案】D4(2012全国新课标文综)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A项“四民”等级秩序在题干材料中看不出来,不合题意,错误。B项重新整合社会阶层和题干中“各就其资之所近”意思矛盾,错误。C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不符合题干主旨,错误。D项题干主旨符合阳明心学的正心诚意,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