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九 开放性试题中考化学中考化学(广西专用)1.(2018广西南宁,18,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一定相同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一定是酸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D.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好题精练答案答案DA项,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性质有很大不同,故错误;B项,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非金属氧化物)和NaOH(碱)反应生成Na2CO3(盐)和水,故错误;
2、C项,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错误;D项,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浓溶液的体积偏大,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配制的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2.(2018安徽,6,2分)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答案答案A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A正确;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和化合物是包含关系,故B错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铝元素比铁元素含量多,故C错误;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思路分析思路分析A项,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角度分
3、析;B项,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C项,从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角度分析;D项,从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氧化物、盐的概念等角度分析。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解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物质分类的相关概念、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和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3.(2016重庆B,14,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人的血液呈碱性,则人的体液都呈碱性B.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C.KNO3溶液无色透明,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答案答案D人的体液有的呈酸性,A项错误;只有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溶液才具有导电性,如酒精溶于水
4、形成的溶液就不能导电,B项错误;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不是溶液,C项错误;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D项正确。4.(2014新疆乌鲁木齐,10,2分)图中A、B、甲、乙、丙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甲、乙、丙物质的类别相同,甲、丙和足量的A溶液反应能生成相同的生成物。A、B均含两种元素,其混合物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能使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丙中含氧45.3%,被广泛应用于玻璃、纺织品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甲、
5、乙、丙均属于盐类B.丙和A溶液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C.甲乙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也可实现D.甲和丙都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答案答案D丙可用于玻璃、纺织品的生产等,且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3%,说明丙是碳酸钠;A、B均含有两种元素,且二者的混合物具有挥发性,并且挥发出的气体能使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A、B两种物质一种是氯化氢,一种是水,二者的混合物是盐酸;甲、丙与足量的A溶液反应生成相同的生成物,说明甲是碳酸氢钠,同时也能推出A为氯化氢,B是水;甲、乙、丙三种物质属于同类物质,并且丙能反应生成乙,说明乙是难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钙等。根据以上推断,可以断定,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盐类,A
6、正确;盐酸与碳酸钠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正确;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能生成碳酸钙沉淀,C正确;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D错误。5.(2018山西,24,3分)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宣传栏里,有这样一则宣传:幽门螺旋杆菌消化道传染病检测方法(如图2):被检者空腹,先用约20mL凉开水口服一粒尿素胶囊(尿素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静坐25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卡中吹气,再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医生检测。(1)观察图1,集体就餐时,为避免疾病传播应该注意的是(写一条)。(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肥中,尿素可用作肥。答案答案(1)用公筷(或分餐制)(合理即可)(2)62氮解析解析(1)集体就餐时可以用公筷或采用分餐制避免疾病传播。(2)胶囊中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14+12)2=62;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是常用的氮肥。误区警示误区警示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但要注意本题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6.(2016广西钦州,25,4分)兴趣小组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进行了归纳,构建了下面的知识网络图。回答:(1)根据图示信息,处的内容是。(2)写出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答案(1)酸+碱(2)Fe+CuSO4Cu
8、+FeSO4或Cu+2AgNO32Ag+Cu,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2(NO)解析解析(1)由题图可知,空缺的处应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是盐和金属的反应,此题答案不唯一,同学们熟悉的反应有Fe+CuSO4Cu+FeSO4、Cu+2AgNO32Ag+Cu等。32(NO)7.(2015广西贺州,25,5分)比较、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进行了总结。(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填微粒的符号);(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3)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填序号);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酸+碱盐+水(4)在溶液中与CaCl2
9、、Ca(NO3)2均能反应的盐有(任举一例,写化学式);(5)请你找出一种在溶液中与CaCl2反应而不与Ca(NO3)2反应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答案(1)H+(2)蓝(3)(4)Na2CO3(可溶性碳酸盐均可得分)(5)CaCl2+2AgNO32AgCl+Ca(NO3)2解析解析(1)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所有酸溶液中都含有H+;(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3)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故选;(4)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在溶液中与氯化钙和硝酸钙均能反应的盐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如Na2CO3;(5)在溶液
10、中与氯化钙反应而不与硝酸钙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AgNO32AgCl+Ca(NO3)2。8.(2015广西来宾,33,10分)有C、Al、C2H6、H2SO4、NaOH、NaNO3六种物质。(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它们进行如下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C2H6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H2SO4、NaOH、NaNO3含有钠元素的是NaOH、NaNO3属于金属单质的是请你参照的模式,写出另一种分类标准,并列出符合该标准的物质(从上面六种物质中选择):;(2)请你完成鉴别H2SO4、NaOH、NaNO3三种物质稀溶液的实验方案:(查阅资料:NaNO3溶液为无色,呈中性)实验
11、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答案答案(1)Al属于酸的是H2SO4(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量溶液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a试管内溶液变红色、b试管内溶液变蓝色、c试管内溶液仍显紫色a试管内溶液是H2SO4溶液;b试管内溶液是NaOH溶液;c试管内溶液是NaNO3溶液解析解析(1)题给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l(或铝);物质的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类结果就不一样,除题述分类标准之外还有单质:C、Al;非金属单质:C;酸:H2SO4;碱:NaOH;盐:NaNO3;含碳元素的物质:C、C2H6;含氢元素的化合物:C2H6、H2SO4、NaOH等分类标准。
12、(2)H2SO4、NaOH、NaNO3分别属于酸、碱、盐,故可从酸碱性的角度来鉴别:溶液pH小于7的是H2SO4溶液,大于7的是NaOH溶液,等于7的是NaNO3溶液;也可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是NaNO3溶液,呈红色的是H2SO4溶液,呈蓝色的是NaOH溶液;还可以利用其他化学性质鉴别。9.(2015广西崇左,26,3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和天然气等。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填一种即可)。(2)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燃煤发电时,将煤
13、块粉碎成煤粉,并不断鼓入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答案答案(1)石油太阳能、风能、核能等(2)给燃料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料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解析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很多,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有:有充足的空气,燃料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鼓入空气给燃料提供了充足的空气,粉碎煤块使燃料和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0.(2017黑龙江哈尔滨,31,4分)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
14、容。(填一条即可)用氢氧化铝作胃药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ABC答案答案(4分)(1)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能与盐反应)(1分)(或)(1分)(2)C(1分)两者都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1分)(合理即可)解析解析(1)碱的化学性质有: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能与酸碱指示剂作
15、用,故可以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或能与某些盐反应,如。(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两者都是利用生成物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明显现象来证明生成物的存在,故选C。解题关键解题关键了解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和一些常见碱的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2017辽宁沈阳,19,8分)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
16、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某同学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猜想1及理由:;猜想2及理由:。答案答案观
17、察与思考一:(1)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观察与思考二:20.716(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猜想1及理由: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猜想2及理由: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解析观察与思考一:(1)做实验时要学会观察与记录,实验前应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等;(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蜡烛燃烧
18、产生明亮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3)实验后要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蜡烛燃烧熄灭后有一股“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观察与思考二:由题图可知初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7%。12.(2017山西,27,6分)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写一个),D和E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2)B的化学式是(写一个
19、),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答案答案(1)HCl(或H2SO4)(合理即可)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之前(2)NaOH或Ca(OH)2或KOH(合理即可)2NaOH+CO2Na2CO3+H2O或Ca(OH)2+CO2CaCO3+H2O或2KOH+CO2K2CO3+H2O(合理即可)解析解析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故E为铁,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E可以和D反应,故D为盐酸或硫酸;B能与D反应,B应为碱(或可溶性盐),A可以和B反应,当B为可溶性碱时,A可为可溶性盐,则C为水,A也可为氧化物,则C为可溶性盐;
20、当B为可溶性盐时,A为可溶性碱,则C为氧化物。1.(2018安徽,15,8分)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间质量/g水饱和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氯化钠浓溶液氯化钙浓溶液1天8.168.378.6411.189.3810.252天5.765.946.6912.558.4710.33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
21、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填溶质的化学式)。(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g晶体,则该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6)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
22、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答案(8分)(1)D(1分)(2)Ca(OH)2+CO2CaCO3+H2O(2分)(3)CaCl2(1分)(4)不饱和(1分)(5)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6)不能。实验方案: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a的取值范围:4.00a5.30。(4分)(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解析(1)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
23、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水中的水分子比水面上的水分子多,故选D。(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浓硫酸和氯化钙浓溶液均具有吸水性,但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安全,所以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应该选CaCl2浓溶液。(4)NaCl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2.6%,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所以原溶液不饱和。(5)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原因是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
24、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判断浓度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测量敞口放置前后稀盐酸的pH的变化,判断浓度的变化等。(6)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水分蒸发使溶液质量减小;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使溶液质量增大,仅通过放置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不能求出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以将变质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g,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0g20%=4.00g,假设固体完全变质,则2.26g10.00g36.1g36.1g100g2NaOH+CO2Na2CO3+H2O801064.00gag80 106=4.00g aga=5
25、.30由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4.00a”“=”或“”),说明。物理量实验序号30%H2O2溶液的体积(mL)2%FeCl3溶液的体积(mL)加入H2O的体积(mL)反应的时间(min)生成O2的体积(mL)15x205V1210315yV2答案答案2H2O22H2O+O2.量筒内产生气泡速率的快慢(或量筒内液面下降的快慢等).方案二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体积35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慢)解析解析该实验为过氧化氢在FeCl3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向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后,可通
26、过观察产生气泡速率的快慢或量筒内液面下降的快慢来粗略判断过氧化氢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要准确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还可测定单位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的多少。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两次实验中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只有过氧化氢的浓度不相等,因此在表格中,作催化剂的氯化铁溶液的体积均为3mL,即x=3;反应的时间均为5分钟,即y=5。相同条件下,若V1V2,说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慢。8.(2014湖南郴州,29,7分)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质,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双吸
27、剂”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实验探究1】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实验探究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试管外壁不发烫固体中一定没有【实验探究3】【实验结论】步骤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和。答案答案(7分)Fe(铁)CaO(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Ca(OH)2+Na2CO3CaCO3+2NaOHCaCO3(碳酸钙)Fe2O3(氧化铁)解析解析可能成分中只有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故“双吸剂”中含有Fe。CaO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固体中不含CaO。【实验探究3】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CaCO3、Fe2O3不溶于水,但均与盐酸反应,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使溶液呈黄色,所以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CaCO3、Fe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