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话题写作的几种形式 考场高分写作之利器两个话题写作主要分类一、隐喻性一个话题写作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类一个话题写作三、引、叙、议、拓式一个话题写作 在路上 我走过很多路,也曾经历过了不同的生活,但至今我还摸索在路上。我对路的记忆,起始于家中的空间。小时候,趔趄的身影经常晃动在院子里,把家里的空间反复踩踏成路的模样,屋里屋外,一走就是注定不会停歇,因为这小小的空间是我的活动场所。一、隐喻性一个话题写作 随着岁月的增长,走在村口的小路上成了我生活的必须。我曾匆匆地行走在这条通向未知远方的幽静小路上,充满信心地奔向远方去,路两边地里的庄稼拔节的声音在为我壮行。也有无数次,披着一身的疲倦,在
2、路上,顺着回家的方向缓缓归去,任微风与余霞点缀眼前的风光。晴天时,总有兴奋充满心间;雨天时,飘洒的雨丝沾染着我的淡淡的愁思。我的情感也随着我行走的路途的多变而起伏。三十个春秋在家乡路上也先后行走过了,回顾身后,留下的是或深或浅的痕迹,我的足迹也时现时隐地在路面上浮现。家乡的小路几经变迁,路面加宽了,路边的白杨由当年的弱不禁风也变得茁壮笔直地指向蓝天了,它曾经默默地守护着我的成长,多少悲欢离合曾在路上演出。我的人生也在这三十年间多变,成长、上学、就业,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抉择都足以影响我一生的走向。在人生路上,我兴奋过,更多的是彷徨,迷茫的情绪常常让我在路边踟蹰不前,两处的花草每次都一如既往地亲切地
3、接纳着我的痛苦与宣泄。记得中招失利后的一个夜晚,我一个人摸索在村口的漆黑小路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道下一脚的位置与方向。时间流过几年,高考录取后,我的喜悦又再次感染了那条小路,带着父母的希冀,我把对未来人生的希望都倾洒在这蜿蜒却又漫长的光洁的路面上。工作后,常感到很累。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一个人静静地漫步在家乡的小路上,让思绪乱飞,让两边的花草恣意地蔓铺着为世俗人事所劳累了的心田。如今,我已进入了而立之年,少年人的敏感与多变的情绪已经被岁月的河流所沉淀,留下的唯有坚持和忍耐,我生命的旅途也已经调整好方向,默默地延伸向未知的远方,等待着我的到来与行走。由于繁忙,更由于执着,我整天奔波于城市里的
4、柏油马路上,由于心急而每每疾驰在它的上面,所以也便没有了家乡小路上的温馨与从容,我只好用日渐成熟的心智来化解那份忙碌,弥补昔日的美好,在幻想中换取心灵的平静与愉悦。多少次,在梦中我梦见自己不知疲倦地迈步在家乡的路上,每每都因欢乐而沉醉,因分别而惊醒,醒来后的泪水充盈着我的眼眶。我知道自己,也常常剖析自己。我明白:人们一生始终处于一种行走的状态,一辈子都行走在两条路上,要么是家乡的温馨小路,要么就是一辈子曲折不平的人生路。(评点:笔者下水文。此篇散文,从乡村小路到深沉的人生之路,从具体引申到抽象,极大地拓展了写作空间,深化了立意。归根到底,得益于横向思维主导下的审题意识。)二、提出、分析、解决问
5、题类一个话题写作 物质诚可贵,精神更为佳物质诚可贵,精神更为佳20162016级级 高晶晶高晶晶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送去精美的书籍和文具,却惨遭“嫌弃”。物质上的帮助,诚不如精神上的激励,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扶贫之最佳。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因留守产生的问题多且棘手。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只能跟随年迈的老人在乡下生活,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家长的漠不关心,家庭矛盾日益激化。在乡下因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孩子们闲暇多滋事,辍学退学后走上不正当道路的现象屡见不鲜。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当今社会状况的缩影,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让留守儿童问题越发严峻。(是什么:提出问题)知留守问题之因,方可解
6、留守问题之难。留守儿童精神空虚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家长的失职。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缺少对孩子的关心与陪伴,家长一年回来几天,对孩子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在对孩子教育上没有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于是缺少陪伴的孩子们只好借虚拟世界来慰藉自己迷茫无助的心灵。另一方面是社会的重视不够,未能建立相应解决的机制。家长外出务工也实属无奈之举,谁来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谁又应该去弥补孩子们无人陪伴的孤独时光?这是留给社会的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物质诚可贵,精神更为佳。物质上的资助可助其苟且,而精神上的激励,才能使其走向远方。资助者大都把物品一寄,便觉责任已尽,可如果孩子们无法理会,这不仅浪费了物品的价值
7、,更是浪费了一片善心。山区老师带领藏族留守儿童走上央视的舞台,吟唱一首沉寂了三百年的诗: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山区老师精神上的激励,用歌声告诉孩子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物质使孩子温饱,精神使孩子在风雨中舞蹈。通过乡村小学读书室的建立,激发孩子的读书乐趣;通过课外活动课程的设立,来填补那些孤独寂寞的时光;通过家人一星期一次的电话,让孩子感受关爱的温暖。家长多抽出一些时间,社会多一些教育资助,人们多一些关爱与包容,孩子多一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必能使留守儿童的未来更加可期。(怎么样:解决问题)借助社会外力,依靠自身动力,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抵御诱惑,坚守本心。物质诚可贵,精神更为
8、佳,使留守也能有可期未来(评点:两个话题,物质与精神,二者是递进关系。这是较难的两个话题写作,最后滑入一个话题“精神”。)三、引、叙、议、拓式一个话题写作 两个名词(话题)写作模仿实例:8月27日,江苏昆山市发生一起砍人事件。宝马车主刘海龙与电动车主于海明在行车途中发生碰撞,随后事态升级为肢体冲突,刘海龙在持刀砍人过程中不慎刀落,被于海明夺刀后反杀致死。这一案件受到全国性舆论关注,于海明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引发争议。9月1日,昆山公安通报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有人认为,这一结果是舆论的胜利、民心的胜利,有人认为这是司法公正的体现,还有人认为民意影响了司法。对此,你的思考是
9、什么?“昆山砍人案”宣判 唯有法制安民心光明网 举国关注的“昆山砍人案”今日公布结果,认定骑车 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消息一出,举国沸腾。对这一结果,有人认为是舆论的胜利、民心的胜利,究其根本,是司法公正的胜利。在本案中,法治以看得见的程序正义与目的正义,给广大群众一个清晰而透明的启示:安民心唯有法。“良法善制,公平之本。中国的老话说,徒法难以自行。就好比大家对正当防卫的理解一样,法条上精深的分析,也许不如个案剖析更入脑入心。此前有媒体梳理100份以“正当防卫”为由要求轻判的二审刑事判决书,仅有4份被法院接受得出的结论是,遇到不法侵害主要还是靠跑。这次的警方通报果断地肯定了骑车男的正当防卫行为,从
10、法律上给正当防卫行为以最大限度的支持。(论法治)“此案的经过,大概就是一堂专业严谨的普法课,厘清是非,明断对错,用看得见的正义,重塑公众的法治信仰。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审判的结果,不少人在拍手称快的同时,将之轻佻地归于“舆论的胜利,民心的胜利”,这种误会颇深又害人不浅的说法,既不尊重事实,也贻害无穷。事实上,昆山警方的通报,是于法有据的认定,尊重事实,尊重法律,而不是简单的民意审判、舆论审判的结果。如果说是谁的胜利,唯一的胜者,就是“法治”。(反驳民意观点,又深入一层)一言蔽之,这是司法独立的彰显,只不过是法治与民心的同频共振罢了。“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社会安了,人心稳了,文明秩序才会是有
11、本之木,开源之水。让人宽慰的,除了正义裁决的目的正义,还有公安、检察机关在与民沟通、公开发布中彰显的程序正义。这些回应与解释,止歇谣言,厘定纷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感受,增益着民众对中国司法建设的安全感,加持着民众对中国司法建设的安全感,加持着公民对全面依法治国的信任感。(上升到治国,深化主旨)(光明网评论,笔者对之进行了删改)(评论:此篇评论,围绕一个名词“法治”,层层深入论证,难度较大)结语:一切都是套路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结构合理+文采与深度+卷面整洁=全都是套路 如今,任务驱动为直接要求的作文形态,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难度越来越大,套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其实,我们不难明白,当今的高考作文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那时因为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话题写作是考场写作获得高分的捷径。灵活运用上述的几类一个话题来审题、列纲,一切问题都会顺其自然地迎刃得到而解。当这种思维,成为我们日常练习的习惯,那么,写作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套路,驾轻就熟,任意而为。故曰:一切都是套路。会套的是高超能力的体现,不会套的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