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思路 解答区域开发与整治的问题,通常是在区域地理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或者根据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和课本的相关典型案例,分析某一区域开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限制性因素),提出合理开发和整治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要建立不同类型主题下的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分析模型。2 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题类型:区域生态问题(沙漠化、石漠化、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等)的治理和开发;湿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流域的综合治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建立矿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型: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矿产资源(煤、铁、有色金属、石油等)丰
2、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等。3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限制性因素):以传统重工业(采矿、钢铁、化学、机械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不高,经济竞争力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发展策略: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设备,提升工业产业层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交通;治理环境污染等。在解题时,还需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是否有特殊的问题和措施,合理加以补充。4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规划的合理性。据下表数据回答(1)(2)题。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见下页)56植被覆盖率(%)降水量(mm/
3、30分钟)径流产生量(mm/30分钟)入渗量(mm/30分钟)产沙总量(g)减流效益(%)减沙效益(%)100609.7750.230.8580.7899.3856020.4639.541.5259.7598.77706027.3132.694.3446.2796.48606038.2421.7624.1124.7780.41406041.9418.0957.2917.5353.45206042.4417.5688.7516.5127.8906050.839.17123.0700(1)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A20%40%B40%60%C
4、60%70%D70%85%(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D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减小7 覆盖率变化幅度 数据变化趋势8 第(1)题,题目要求的是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表格中最左边的一列只有60%70%的变化幅度最小,为10%,而其减流减沙效益与其他变化幅度较大的所产生的减流减沙效益相近。第(2)题,从表格提供的数据来看,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减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减小。9(1)C(2)B10 解答图表类的题目,要注意根据题意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本题组的第(1)题要注
5、意题目强调的是“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否则仅仅看到题目中“效益影响最大”,就可能出错。第(2)题完全可以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趋势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而得出结论。11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2(1)图中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1980年至2010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15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15年中国能耗强度仍会比美国的高A BC D13(2)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使用
6、廉价、清洁燃料加强管理、发展科技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A BC D14 第(1)题,印度(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略有上升;由图中数据读出中国1980年能耗强度为3.5t千美元1,2010年约为1.75t千美元1,计算得出约下降了50%。第(2)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依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企业发展;的想法是好的,但目前不现实;说法过于绝对化。15(1)C(2)B16 第(1)题很可能会误认为是正确的,的确,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能耗应该是要下降的,但本题图中的信息却清晰显示:印度(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并没有逐年下降。所以要注意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第(2)题
7、的“使用廉价、清洁燃料”是一个很好的努力方向,但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短时间内无法普遍使用,所以就目前来说,仍是不现实的措施。17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综合比较18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但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市场广阔生产结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工煤炭是其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19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存在问题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生产结构单一
8、,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综合整治措施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产业链原煤生产原料输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2)露天煤矿的开采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什么?(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20 露天采煤 黄土高原21 黄土高原地区煤炭储量十分丰富,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露天煤矿的
9、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地表沙尘增加,污染大气等。从图中可看出隔离护坝的作用。复垦能恢复植被,减轻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22(1)当地的煤矿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23 能露天采煤,就说明当地的煤矿埋藏浅;露天采煤,也意味着可能破坏植被,产生沙尘;所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要结合当地干旱的自然环境(图中的沙丘提示了这种恶劣的环境)来分析。24针对我国
10、资源型城市状况,2008年7月,大庆、攀枝花、大同等矿业城市市长在北京举行了座谈会,研究讨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源枯竭就是指资源全部开采完毕B资源枯竭一定是指所有资源的枯竭C资源枯竭后城市已无振兴可能D资源型城市必然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25(2)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有()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城市经济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严峻,社会治安较差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质量不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A BC D26(3)下列做法有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是()选择适当的产业转型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重
11、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快资源开采步伐,提高经济效益A BC D27(1)资源枯竭是指主体资源的采掘进入后期,采掘量占已探明量的60%以上,采掘时间占设计年限的3/4以上。资源枯竭后通过发展其他类型产业仍可以重新振兴。(2)人口老龄化严重并非只是矿业城市的问题,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并无必然联系。(3)可借鉴著名矿业城市(如鲁尔区)的做法,加快资源开采步伐是不合理的。28(1)D(2)A(3)A29 对第(1)题可能会有两个方面的片面理解:一是资源枯竭就是全部开采完毕;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最终衰落甚至消亡。人口老龄化严重往往与经济发达或政府强力干预、人口增长有关。加快资源开采步伐,不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12、即使短时间内提高了,也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30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开发治理措施31开发项目治理措施结果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梯级开发,修建大坝防洪、航运,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发水电、火电、核电电力先行,发展工业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流域成为“工业走廊”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农作物栽培、提高森林覆盖率,利用水体发展渔业、畜牧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留出大面积的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公园、水上旅馆等旅游资源和设施环境质量提高,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读田纳西河流域图与干流开发示意图,回答下
13、列问题。32(1)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什么?(2)田纳西河干流修建了若干座水坝,对航运起到什么作用?(3)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治理?33 梯级开发 土地利用 治理措施34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田纳西河实现梯级开发,并与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相通,改善了航运条件。在开发过程中做好土地利用规划,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恢复的措施。35(1)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大。(2)抬高水位,且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3)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结构;稳固河、湖岸线,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36 流量大、落差大的山区河流,
14、往往都具备梯级开发的条件;一座大型水库的建成,对大坝上下游河段的航运均有改善作用。无论哪一方面的治理措施都要针对当地已经存在的问题。37下图为“两种河流水系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1)两河如果都位于我国,则()Aa类似淮河,b类似松花江B干支流几乎同时进入汛期C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都有结冰期38下图为“两种河流水系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2)两河流流域防治洪灾的共同工程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兴建水库,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开挖新的入海河道加强宣传,增强防灾减灾意识A BC D39(1)a河自西向东入海,支流主要在干流的北边,类似淮河;b河自西北流向东南,类似海河。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无结冰期,以北的有结冰期。(2)是生物措施,是管理措施,都不属于工程措施。40(1)B(2)B41 第(1)题,只要是我国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一般都较大,因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而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在冬夏季节的冰雪消融量差别亦很大。第(2)题,要注意题意:工程措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