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7098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明清经济与文化知识点初中八年级高一明清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有有明清经济的局限性无有阳明心学无有 黄宗羲、李贽、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有有(主张及社会土壤)明清小说有有(时代特色)戏曲有有明代科技有有(特点)西学东渐有有1、学情分析基本要求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表现及其局限性;知道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列举体现明清时代特色的小说和戏曲;概述明清科技发展的具体表现。发展要求 理解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动关系 说明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2、教学目标之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目标之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 通过文献、古书画、地图等史

2、料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局限性。(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据此分析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等明末清初思想家反传统、个性鲜明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这个时代文化(如戏曲、小说等)的影响。(历史解释)理解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动关系。(唯物史观)2、教学目标之核心素养目标 重重 点点 难难 点点 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局限性;阳明心学,和局限性;阳明心学,李贽、王夫之等明清李贽、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其思想主张与影响;明清小说、戏曲的时明清小说、戏曲的时代特色。代特色。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充满个性批判的明清思

3、充满个性批判的明清思想的产生和影响想的产生和影响四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明明)仇英:清明上河图)仇英:清明上河图提问:描绘的是哪座城市的繁华景象?图中描绘的主要是哪个群体?设计意图:认识图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埋下伏笔,切入本课主线“市民”视野下的明清经济与文化 “以吾苏郡而论,洋货、皮货、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座,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顾公燮消夏闲记摘钞卷上1.民之发展一、从“市民”视角看明清经济提问:明清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因素为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提供了提问:明清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因素为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提供

4、了可能性?可能性?设计意图: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突破教学重点明清经济发展概况:农业商品化手工业新式化商业群体化1.民之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发展粮食品种、产量提高,粮食品种、产量提高,经营方式多样,经济经营方式多样,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作物品种繁多出现了工场和出现了工场和雇佣关系雇佣关系白银成为通用货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出现商帮促币,出现商帮促进跨区域贸易的进跨区域贸易的发展发展明清经济中的“发展”与“不发展”材料: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

5、,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材料: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从这段时间起,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节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6页“量”而无“质”材料: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乾隆吴县志材料: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

6、去农矣。(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材料:有明一代,时值“明清小冰期”,气候趋于寒冷干燥。是时,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灾荒严重。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赵玉田环境与民生明代灾区社会研究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人民面临的困境。人地危机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盛”而实“危”设计意图: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不仅实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运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证精神和辩证思维。盛世之下的“民变”明清时期城市集体行动图 发生一次民变的城市 发生二次以上民变的城市图1 明代城市集体行

7、动分布图2 清代城市集体行动分布2.民之诉求图表数据源自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思考:1、根据表格,并结合地图分析市民阶层的诉求。a.反对财政税令的暴动:反盐税、反矿税、反商税、反钱法、反征役等 19%b.贫民对抗富户:雇工对抗机户与坊主的罢工、反宗室、反乡绅等 32%c.要求政府改进政策与措施:闹赈、罢工要价、要求减税等 19%d.反对官员的暴动:反地方行政官员滥权、反阉党与宦官等 25%e.平行的社群对抗:地域性的对抗竞争、行业性格的对抗竞争等。5%明清城市群众之集体行动类型表“今日之事,为朝廷为民除害也,若因以为利,则天下孰能说之。”“苏州织佣之变”领导者葛贤“大”

8、而不“壮”2.民之诉求 市民“大”而不“壮”2、思考为何市民葛贤为何是打着“为朝廷为民除害”的口号去提出市民自己的诉求(明)仇英:清明上河图二、从“市民”视角看明清文化“(汤显祖)(汤显祖)牡丹亭梦牡丹亭梦一出一出 ,家传户家传户诵诵。”沈德符:顾曲杂言以汤显祖牡丹亭赏析为例牡丹亭游园惊梦1、市民文化 杜丽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锦屏

9、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光贱!春香: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杜丽娘: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春香:成对儿莺燕呵。成对儿莺燕呵。(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杜丽娘:“(长叹介)吾今年已二八(长叹介)吾今年已二八生于宦族,长在名门。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程朱理学

10、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即通,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天理的充分体验,从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而达到圣人圣人的精神境界。的精神境界。”新版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上)汤显祖:“天地之性天地之性人人为贵。为贵。”1、市民文化情起情缘提问:戏词中体现了杜丽娘的什么诉求?杜丽娘的诉求符合那个那个年代的主流思想吗?思考:明朝中后期牡丹亭中出现提倡人性、批判旧礼教思想的原因?“汤显祖对儒、释、道多有研习汤显祖对儒、释、道多有研习而且与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而且与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罗汝芳及名噪一时的李贽多有师生或

11、结交、仰慕之意。罗汝芳及名噪一时的李贽多有师生或结交、仰慕之意。”邹元江:汤显祖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市民文化情起情缘设计意图:引入本课难点知识明清儒家思想的流变 材料一:凡是违背程朱理学的新思想,都被指为异端邪说,人遭杖遣,书凡是违背程朱理学的新思想,都被指为异端邪说,人遭杖遣,书遭焚弃,庠序之所教,制科之所取,均以程朱为准绳,不敢越雷池半步,严遭焚弃,庠序之所教,制科之所取,均以程朱为准绳,不敢越雷池半步,严重限制了思想发展的自由空间。由于官学化的程朱理学一直与科举制度联系重限制了思想发展的自由空间。由于官学化的程朱理学一直与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在一起.学者所究心的往往只是将程朱之学

12、敷衍成时文八股,脱离了现实的学者所究心的往往只是将程朱之学敷衍成时文八股,脱离了现实的生命体验与道德践履。生命体验与道德践履。官学化的程朱理学逐渐蜕变为士人的一种牟取功名利官学化的程朱理学逐渐蜕变为士人的一种牟取功名利禄的学术手段、表面文章,并造成了一种在士人中流行的伪善人格禄的学术手段、表面文章,并造成了一种在士人中流行的伪善人格。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卷四卷四材料二:材料二: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王文成公全书王文成公全书思考:1、阳明心学的主张 2、心学兴起

13、的社会背景 3、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批判的体现 材料一:材料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材料二:材料二:“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便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材料三: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材料三: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居家者,私积仓之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

14、后举业之治也必力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此自然之理然之理,必至之符,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李贽焚书李贽焚书 思考1:李贽思想对阳明心学的发展。思考2:李贽思想对黄、顾、王思想的影响。思考3:明清思想在小说戏曲中的体现难点知识分组讨论:明清小说是怎样体现个性批判、市民意识、启蒙色彩的?文化领域代表人物代表成果思想领域王阳明“致良知”,强调主观能动性,以内心为准则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顾炎武、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小说与戏曲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吴敬梓、曹雪芹、汤显祖、孔尚任等水

15、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科技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宏祖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利玛窦西学东渐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 杜宝:“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纪,知道个什么呢?”?”莎士比亚(15641616)罗密欧与朱丽叶 凯普莱特:“不孝的畜不孝的畜生!生!家门不幸,出了这一家门不幸,出了这一个冤孽!个冤孽!”主题:“这突然的钟情真叫人这突然的钟情真叫人担心。担心。”主题:“情不知所起,一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而深。”结局:杜丽娘还魂重生,柳杜丽娘还魂重生,柳梦梅高中状

16、元,双方奉旨成梦梅高中状元,双方奉旨成婚。婚。结局:罗密欧朱丽叶双双殉情罗密欧朱丽叶双双殉情而死,两大家族握手言和。而死,两大家族握手言和。当牡丹亭遇上罗密欧与朱丽叶当牡丹亭遇上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早就感到了了私定终身私定终身实际是不容于天下的实际是不容于天下的明末作家便闭上眼明末作家便闭上眼睛,说是睛,说是才子及第,奉旨成婚。才子及第,奉旨成婚。(中国婚姻问题的解决)(中国婚姻问题的解决)只在才子能否中状元,而绝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只在才子能否中状元,而绝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鲁迅:鲁迅全集鲁迅:鲁迅全集 “如果个

17、人追求自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他就会在如果个人追求自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他就会在法律和上帝法律和上帝名义下名义下以死抗争。在剧中,朱丽叶的反抗是义无反顾的,并且最终以死表明她以死抗争。在剧中,朱丽叶的反抗是义无反顾的,并且最终以死表明她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家族间的封建世仇观念的不可调和性。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家族间的封建世仇观念的不可调和性。”赵彦杰:震撼心灵的爱情与的艰难爱情之比较,思考:为什么中西方文化在同一个时期出现了相同的主题和批判精神,最终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设计意图:难点突破,理解思想文化领域的局限尾声:市民社会?中国近代以前只有民间社会,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它极其中国近代以前只有民

18、间社会,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它极其微弱,备受压抑,始终处于萌芽状态,遭到严重阻力而难以发育成长。微弱,备受压抑,始终处于萌芽状态,遭到严重阻力而难以发育成长。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 明清市民阶层初步形成并在反专制、反封建的斗争中崭露头角。作为明清市民阶层初步形成并在反专制、反封建的斗争中崭露头角。作为一种新生力量,能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桎梏,走向新的变革时代。一种新生力量,能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桎梏,走向新的变革时代。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和辨析史料的能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辩证、求实的历史研究精神。单元教学建议单元教学

19、建议1、教师可向学生提供、教师可向学生提供“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表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表”,帮助他们从整,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明清时期历史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也可引导学生体上了解明清时期历史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也可引导学生用图表法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如制作内阁制和军机处对比用图表法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如制作内阁制和军机处对比表、清代巩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举措示意图等。表、清代巩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举措示意图等。2、本专题很多内容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已有初步叙述,、本专题很多内容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已有初步叙述,教学中可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

20、接与整教学中可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与整合。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合。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3、可通过向学生提供多方面史料,组织学生讨论明清王朝由盛转衰、可通过向学生提供多方面史料,组织学生讨论明清王朝由盛转衰对的原因,进而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对的原因,进而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帮助学生把握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4、本单元内容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中外历史的对比。可引导学、本单元内容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中外历史的对比。可引导学生在单元

21、学习的最后,对比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和生在单元学习的最后,对比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异同,并尝试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异同,并尝试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认识到人类历史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方的原因。认识到人类历史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五、疑难问题解读(一)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1、一条鞭法(1)何为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赋的征收对象是“田”,所以赋通常称为田赋;役的征用对象是“丁”,称丁役。以明朝而言,

22、男子年满16岁即为成丁,到60岁免役,这段年龄的男子有为国家承担劳役的义务,田赋原则上以“本色”征收,徭役也亲身服役,即所谓力役。然而到了明朝中期,政府征派的赋役也开始用银子征收,称为折色银;以银代役,则称为银差;嘉靖年间,南方各省普遍采用这种做法,史称“一条鞭法”。到万历九年(1581),内图首辅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行于全国,最终将这种赋役的改革确立下来。一条鞭法也就与张居正联系在一起,成了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个标志。征税原则以田地多寡定征收量征税项目赋役合并,取消力役,由政府雇人代役征课对象由丁、田分担课税形式由实物改成征银土地兼并严重,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明朝财政征收陷入困境。明初国家按田

23、地征收田赋,按人口征收徭役,但是官宦之家却拥有免除徭役的特权。而这些官豪势要不仅巧取豪夺兼并土地,而且想方设法地逃避国家的田赋负担。他们将田产“花分”到亲邻佃仆的名下,或者“飞洒”到贫弱可欺的民户名下。于是,出现了有田无丁,有丁无田的现象。有田无丁则毋庸承担国家的徭役,有丁无田者反而需要承担重役。国库缺乏白银 明朝立国之后,在货币制度上沿用元朝的制度,发行“大明宝钞”,而禁止已流于民间的白银的使用。然而,白银的使用实际上是有禁无止,滥发纸币又导致了宝钞的信用日低。至宣德年间,民间基本上只用银子,不用宝钞。但是明中期之后灾荒越来越多,但白银的收人入远远不足以应付财政上的用途,因此一条鞭法的出台很

24、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国库中白银货币不足的问题。(2)为何要实行一条鞭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紧张的局面 万历十年(1582),一条鞭法推行于全国的第二年,史称“帑藏充盈,国最完富”。促进了白银的货币化进程 一条鞭法在全国的推行,使白银的使用扩大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税收、官俸军饷、京库岁需、土地买卖、农村雇工、力役征发、民间贸易或借贷全部用银量支付,确立了白银的合法地位以及白银本位的货币地位。造成明代商品价格波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繁荣 由于赋税征银,农户需到市场把粮食卖掉才能换取政府所需银两,因而每年赋税征收之时,市场上粮食增多,必然导致粮下跌,不征收赋税的时候,市场上的粮食减少,

25、粮价又会上升。粮价的季节性波动和地区性波动,给商人借助价格差贏取利润以可乘之机,当然,商人活动的频繁也反过来促进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3)一条鞭法实施所带来的影响?促进海外贸易及白银内流 一条鞭法实施导致流通中所需银两增多,而当时明政府严禁私开银矿,而官矿效率及技能又很低下,这必然导致国内白银开采与供应不能满足交换领域及税收领域对白银的需求。这一方面促进商人把目光投向海外,从海外贸易中获得大量自银;另一方面也迫使明代政府不得不废除海禁政策,(明末隆庆年间解除海禁)扩大对外贸易,以便满足国内市场对白银流通量的需求;影响了清代的赋役制度。2 2、摊丁入亩、摊丁入亩 又叫“摊丁入地”“地

26、丁合一”,它是把丁役银(或称差徭,俗称人头税)合并于田赋(俗称土地税)中,实行两税统一征收,这种统一征收的赋税称为地丁钱粮。(1)什么是摊丁入亩?地点地点时间时间每两田赋限摊丁银每两田赋限摊丁银广东康熙五十五年1.064钱直隶雍正二年2.0702681928钱浙江雍正四年1.045钱 开始于清代康熙末年,普及于雍正初年,基本完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它是明代差徭改革“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清朝推行“摊丁入亩”,是为当时国家形势所迫。清政权建立之初,战火频繁,人口锐减,经济凋蔽。并且,国内大小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加之到了康熙后期

27、,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地兼并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丁额缺,丁银失,政府财政受损。清朝统治者为了招抚流亡,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样,将丁役银负担从人口方面全面转向土地方面,以减轻平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国家财政收入的赋役制度改革就势在必行了。王人俊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王人俊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2)推行摊丁入亩之因?1712 年,清朝康熙皇帝颁布了著名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规定以 1711 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使得全国丁税数量成为定额,新增人口从此不必再负担丁税。1723 年(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

28、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摊丁入亩”之后,劳动人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有了很大松动。无地或少地的人民从繁杂的役法中解放出来。国家又允许以银代役,因此这又为人们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人们可以离开土地去从事各种行业的生产活动。工商业者因无田而免役,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并且“摊丁入亩”使城镇工商业者免除了丁银,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小市镇的繁荣。基本上取消了缙绅地主优免丁银的特权,商人的土地也难以逃税,又减轻自耕农和一般无地贫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富之间的社会矛盾。“摊丁入亩”取消了按丁和地分别征收赋税的双重标准,进一步简化了税收程序,这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官吏的贪污舞弊,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也有实际作用。(2)推行摊丁入亩的影响?例如清朝政府实行“摊丁入亩”后,由于执行方面的问题,当时全国一些地区的混役杂差仍比较严重,附加税和私派时有征发;“摊丁入亩”并未触及到封建的生产关系,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也就不能解决由土地兼并造成的流民问题。推行摊丁入亩的局限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说课公开课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