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基于课程标准教案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基于标准:表内除法(一)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课程标准(17页)关于数的运算从8个方面进行表述的,其中与表内除法(一)有关的目标有第2条、第8条.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2、能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2基于教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运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的难点:除法的含义
2、,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基于学情: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时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
3、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述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分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课时3
4、整理和复习1课时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4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平均分(一) 课时: 共 12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情分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却是平均分的实践经验。教学时,有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
5、、圈圈等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3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学习除法首先学习平均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学好平均分这部分内容,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学目标1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分一分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有所提高。评价任务任务一: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
6、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任务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任务三:通过分一分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过年时候,你们去客了吗?如果我们班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拿什么招待他们呢?去了苹果、瓜子、糖果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看看同学们准备什么。图1 10瓶矿泉水,每两瓶放在一起,怎么分把这些糖果分给你们组的同学?分成5份,每份两瓶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图2桌子上有9个面包,每两个放在一起,有一个面包在外面。再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面包)?这个面包应放在哪?为什么?图3 有14个橘子,每3
7、个放在一起,有一份只有2个图4 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5块糖放在一起同学思考想说什么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例1.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食品,看第8页例1前两个图,你认为老师分的怎么样,你们说说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应该分的同样多。这样分法叫平均分。回答应该分的同样多。每份分得分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做一做独立完成平均分。环节二、教学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学生参与交流情况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思考:什么意思平均分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学生独立进行平均分。
8、平均分环节三练习第9页做一做:10瓶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让学生思考平均分让学生用纸片或小棒代替酸奶分一分学生动手分平均分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分的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平均分环节四进一步巩固拓展第11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平均分 第11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平均分第11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平均分附:板书设计二、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平均分(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附:教具、学具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5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9、平均分(二) 课时: 共 12课时 第二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情分析 “认识来源于实践”。小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所提高。3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学习除法首先学习平均分。学生在原有的
10、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学好平均分这部分内容,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2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所提高。评价任务任务一: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任务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任务三:通过分一分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复习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把
11、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学生思考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强调“平均分)同学记住平均分环节二、教学例3,感知“每几个一份”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说一说。学生参与交流情况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平均分你能把8个果冻,按每4个一份地分吗?学生独立进行平均分。平均分环节三巩固“平均分”的分法第10页做一做: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让学生思考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2根小棒还可以没几根一份地
12、分?(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分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做一做21: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2:这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动手圈一圈,填一填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环节四进一步巩固拓展第11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平均分 第11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平均分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平均分(二)8个果冻,每2个分一份,能分成几份?每几个一份地分平均分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6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课时: 共 12课时
13、第三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2学情分析 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活动中自然过渡到除法运算,便于学生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3教材分析 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直接告诉学生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同时说明除法算竹笋分法各部分名称。但要学生理解除法运算意义,需要建立除法算式和平均分操作活动之间联系。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除法
14、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评价任务任务一:正确进行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多种表征之间相互转化。任务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任务三:正确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引入新课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学生思考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
15、,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板书课题:除法)同学记住环节二、新授课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请学生说一说。学生参与交流情况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
16、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小组合作,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除法算式写法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除法算式写法环节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条?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鱼是15条,除号前面写15;平均放在5盘子里,除号后面写5;每个盘子放3条,等号后面写3)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
17、5除以5等于3) (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除法算式写法读法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完成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2。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因此把要分的小棒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每一个盘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因为它是把10个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因此把要分的小棒的个数10个写在除
18、号的前面;把平均分的份数5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每一个盘子中装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巩固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环节四进一步巩固拓展第15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的读法第15页第2题、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附: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12 4= 3除号读作:12除以4等于3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7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课时: 共 12课时 第四课时授课对象
19、: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2学情分析 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一定理解,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3教材分析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但要学生理解除法运算意义,需要建立除法算式和平均分操作活动之间联系。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学生能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评价任务任务一: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
20、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任务二: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任务三:正确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学生观察出:
21、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板书课题:除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请学生说一说。环节二、教学例5,除法的含义“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用学具摆一摆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放几盘?学生思考,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学生参与交流情况这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小组合作,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参与交流情况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
22、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 4 5被除数 除数 商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除法算式写法环节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1学
23、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写法读法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完成教科书第14页做一做2。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巩固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环节四进一步巩固拓展第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的读法第15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附:板书设计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8教
24、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课时: 共 12课时 第五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2学情分析 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一定理解,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3教材分析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但要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意义,需要建立除法算式和平均分操作活动之间联系。教学目标1.开展多种
25、形式的“分一分”活动,学生能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评价任务任务一: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任务二:巩固对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任务三:正确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巩固新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不能举出例子来?学生举例。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6题。教师把写有文字的卡片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独立试写,互相交流。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
26、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除法算式写法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7题。 小组合作,用摆一摆,再填上得数。 交流反馈:147=2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再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除法算式写法3. 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题。学生先仔细观察实物题,引导学生说出有()份,每份(),再让学生试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看图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写法环节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9题。从图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引导说出除法算式的意义。)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理解算式的意义。除法算式意义,实际操作。2.
27、 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0题。图1引导:12个圆片,每6个一份,可分成2份;或12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6个。学生合作说一说,列出除法算式。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 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1题。先背乘法口诀表,出示题卡,通过抽卡游戏练习。师生互动玩游戏。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环节四进一步巩固拓展二、 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应该怎么读?6 2= 3 10 5= 2 ( ) ( ) ( )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的读法三、 写一写。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24个足球,每8个一份,分成了3份。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6.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
28、式的写法和读法。附:板书设计练习课122=6 186=3126=2 183=6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9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第一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时: 共 12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体会除法运算意义。(2)、学生掌握除法运算技能,能准确运算。(3)、会独立思考。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实物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着重是学生经历探
29、究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3教材分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和初步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逐步形成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评价任务任务一:用乘法口诀求商任务二: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任务三: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激趣导入说出
30、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62= 43= 25= 33=学生独立思考说口诀 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填空。2( )=4 3( )=6 4( )( )3=12 ( )4=20 5( )=15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学生思考交流动手操作,些除法算式环节二、新授课教材第18页例1情境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问题: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学生参与交流情况 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会
31、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小组合作,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参与交流列出除法算式。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4)交流想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
32、。再互相说一说。除法算式写法环节三巩固练习。18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用口26乘法口诀求商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题。学生根据画面信息,说说63=2表示什么?(把6个气球每3个分一份,可分成多少份?或把6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先说后独立完成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1)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有12盆黄瓜苗,4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2)组织学生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先说后独立完成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环节四进一步巩固拓展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的读
33、法附: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123=4想:三()十二 商是4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10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课时: 共 12课时 第二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体会除法运算意义。(2)、学生掌握除法运算技能,能准确运算。(3)、会独立思考。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实物
34、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着重是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3教材分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和初步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逐步形成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评价任务任务一:用乘法口诀求商任务
35、二: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任务三: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复习引入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学生背口诀 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2 口算,说出口诀。42= 65= 29= 63= 55= 34= 24= 54=204= 355= 123= 102=说出口诀学生是否积极参是否积极发言。环节二、互动新授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 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2) 师
36、: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变成除法算式? 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计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3) 师:还可以怎样问? 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观察并收集信息。请学生说口诀列出除法算式。学生参与交流情况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探讨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
37、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 244=6 246=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小组合作,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学生参与交流列出除法算式。3. 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
38、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除法算式写法环节三巩固拓展。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小组合作,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用口26乘法口诀求商2. 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道题的口诀各是什么。小组合作,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用口26乘法口诀求商3.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五”的第5题。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二人三足”游戏的情景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
39、,注意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交流方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说除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 学生是否动脑思考并参与小组交流。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46=24244=6 246=4 四六二十四表内除法(一)教案总序号:11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主题: 练习四课时: 共 12课时 第三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宋国范/中牟县大孟镇大吕小
40、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学生体会除法运算意义。(2)、学生巩固除法运算技能,能准确运算。(3)、会独立思考。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利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因此,在教学时着重是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3教材分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和初步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教材上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促使学生逐步形成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
41、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任务任务一:用乘法口诀求商任务二: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任务三: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复习引入 1.师: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完成教材“练习四”第6题。 同学们都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吗?出示情境图,试一试,算一算,你能的几个玩具学生计算汇报结果。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四”第4题。(1)谈话:66等于几?55等于几? 学生计算,交流结果。提问:观察第1列,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发现?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2) 观察第2列。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