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光寺由来:海光寺由来:清朝初期,天津城南门之外的官道两旁,河网纵横、坑塘密布,颇具泽国水乡的江南风貌,明代的八景之一“定南禾风”便指的是海光寺周围的这片田园风景。1705年,一位法名叫成衡的高僧见这一带风景绝佳,便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规模钜丽”、宏伟轩昂的寺院,取名普陀寺,一时间信徒游客络绎不绝。1719年,康熙南巡时驻跸天津,工于诗画的成衡迎于西淀,并且应答如流,令康熙皇帝龙心大悦,赐名普陀寺为海光寺,还亲笔书写了匾额“随处湘音”,又作了两副对联赐给海光寺。简介: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间,英法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又名“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
2、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他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为扩大掠夺利益,列强多次提出全面修改多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于是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经过及结果: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亦出兵入侵,于1857年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在海光寺签订天津条约。同年俄国以武力强迫签订了瑷珲条约。1859年6月,英法美进京换约遭拒,炮击大沽,1860年10月,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
3、步加深。天津条约就是这样在倍受凌辱的情况下签订的。而海光寺也因此有了一个别名叫签约寺。1860年,贪得无厌的列强,再次攻陷大沽,并占领天津城,英法联军在河北望海寺设北营,城南海光寺设南营,并一度将天津知府石赞清扣押在海光寺内,这是海光寺天津条约就是这样在倍受凌辱的情况下签订的。而海光寺也因此有了一第一次被外国侵略军占领。直到第二年,联军才因北京条约的签订和天津的开埠,悉数从海光寺撤出。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破大沽炮台,沿海河上行,盘踞在三岔河口一带。咸丰皇帝闻讯大惊,急忙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赶往天津查办。桂良和花沙纳到天津后,见海光寺建筑华美、陈设精良,周围又有清军驻防,于是
4、选定海光寺作为宴请英、俄、美三国公使的地点。当时俄美两国由于急于得到好处,条约很快议定。而英法自恃大兵压境,态度极为蛮横,甚至拿出事先自己拟好的条约56款“神色俱厉”地逼二人签字,而且一个字也不让改。英国公使额尔金还威胁如不签约,将带兵北上进攻北京。清政府只得屈尊让步。英、法公使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 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外国商船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修改关税税则,减轻商船吨税;中国向英国、法国分别赔款银 400 万两和 200 万两。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权内河航行权内河航行权
5、自由传教权自由传教权1858年的天津条约就是在此地签的。意义天津条约的签订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英国又获得了一系列的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并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光寺大钟为光绪四年(1878年)时德国铸造,重13000斤,三年后作为德国送给清王朝的礼物运抵天津,清廷遂令李鸿章择地安放。李鸿章认为海光寺是康熙和乾隆驾临的地方,于是把此钟挂于海光寺,并派机器局的7名技师在钟上刻了全部的金刚经经文,但这7名技师在刻完经文后不到100天便相继死去,成为当时天津百姓传说中的一个谜。日军占领海光寺后,把这口钟转送给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悬于维多利亚花园。南开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又被送到南开大学,从此成为南开大学的校钟。1937年7月28日,天津被日军占领,30日,作为海光寺惟一遗存的大钟随着一批图书和仪器设备被日军从南开校园中掠走,从此下落不明。海光寺的大钟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