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7266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推拿科培训内容通科培训掌握:掌握:推拿的作用原理和治疗原则;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推拿手法和功法的基础知识;推拿科专科检查的基本方法;采用正确的专业术语书写推拿科门诊病历;推拿科常用的手法操作:扌袞法、一指禅推法、扌袞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弹拨法、摩法、擦法、捏法按揉法、弹拨法、摩法、擦法、捏法;推拿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推拿意外的处理方法;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痹证、痿证、漏肩风、落枕、腰痛、中风、泄泻等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熟悉:熟悉:点法、压法、平推法、拿法、扫散法、运法;摇法、拔伸点法、压法、平推法、拿法、扫散法、

2、运法;摇法、拔伸法法在临床上的运用;推拿科改良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不寐、痛经、眩晕、小儿肌性斜颈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推拿治疗原则。了解:了解:运动关节类手法在临床上的运用:颈椎斜扳法、胸椎对抗复颈椎斜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腰椎坐位旋转扳法、腰椎斜扳法等位法、腰椎坐位旋转扳法、腰椎斜扳法等;推拿学术发展中的一指禅推拿、扌袞法推拿、内功推拿三大学术流派以及经典著作,近、现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各基地的推拿适宜技术。专科培训掌握:掌握:理筋理论及小儿推拿特定定位及主治功效等;推拿科专科检查的基本方法,能正确地书写门诊推拿科病史;推拿科常用的推拿手法:扌袞法、一指

3、禅推法、平推法、拿法、按揉法、弹拨法、摩法、压法、扌袞法、一指禅推法、平推法、拿法、按揉法、弹拨法、摩法、压法、拍法、擦法、扫散法、摇法、运法、搓法、抖法、捻法、拔伸拍法、擦法、扫散法、摇法、运法、搓法、抖法、捻法、拔伸;推拿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推拿意外的处理方法;推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痹证、痿证、漏肩风、落枕、腰痛、中风、泄泻等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熟悉:熟悉:腰椎斜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腰椎斜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在临床上的运用。不寐、痛经、眩晕、小儿肌性斜颈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推拿治疗原则。了解:了解:运动关节类手法在临床上的运用:颈椎斜扳法

4、、胸椎对抗复颈椎斜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腰椎坐位旋转扳法、腰椎斜扳法等位法、腰椎坐位旋转扳法、腰椎斜扳法等;推拿学术发展中的一指禅推拿、扌袞法推拿、内功推拿三大学术流派以及经典著作,近、现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本基地的“推拿功法易筋经防治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推拿治疗痛经”等推拿适宜技术。基本手法滚法滚法【定义】以小鱼际掌背侧或掌指关节部附着于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上,运用腕关节屈伸、内外旋转连续往返运动的手法,称为滚法。滚法是滚法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滚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小鱼际滚法、掌指关节滚法、小指掌指关节滚法等。小鱼际滚法 以小鱼际掌背侧至小指、环指、中指的掌指关节部分,吸定于治疗部

5、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旋转摆动,带动腕关节的旋转和屈伸运动,小鱼际掌背侧持续来回滚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动作要领】。小鱼际滚法要求小鱼际滚法要求:1)关腕节放松,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如佛手状(中药佛手的形状),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2)以小鱼际掌背侧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旋转运动。3)向外滚动时,前臂外旋,带动腕关节先向外旋后逐渐转为屈腕状;向内回滚时,前臂内旋,带动腕关节先伸腕后逐渐转为向内旋转。4)腕关节伸屈的幅度控制在120,即向外滚动(屈腕)约80,向内回滚(伸腕)约40(以手中立位计),使小鱼际与手背部1

6、/2面积依次接触施术部位上。5)自然压力,不能用蛮力,以免锁死腕关节。6)“滚三回一”,即向外滚动和向内回滚时发力轻重之比为3:1。7)作用力方向。向外上 3045方向发力,在施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8)频率控制在每分钟约120160次。掌指关节滚法:以小指、环指、中指及示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治疗部位,运用腕关节的屈伸摆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要求:要求:动作连贯协调,压力适中,不可用掌指关节突起部过度触碰骨性突起部位。频率控制在每分钟约120160次。小指掌指关节滚法:以小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上,动作要领同小鱼际滚法,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于治疗

7、部位上。要求:要求:动作协调连贯,有节奏感,压力适中。频率控制在每分钟约 120160次一指禅推法【定义】用拇指罗纹面、指端或拇指桡侧偏峰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来带动拇指或拇指指间关节做屈伸往返运动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可演化为偏峰推法、屈拇指推法和缠法三种。一指禅推法拇指伸直,其余各指的关节自然屈曲呈空拳状,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通过腕关节带动拇指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做连续的、有节律的屈伸运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动作要领】一指禅推法要求一指禅推法要求:(1)沉肩:肩关节

8、放松下沉,不能耸肩用力。(2)肘垂:肘关节屈曲并自然下垂,与胸壁保持一拳的距离(约 10cm)尖,部肘低于腕关节。(3)腕悬:腕关节自然悬屈,在保持腕关节放松状态下,尽量使腕关节悬屈约90,尺侧略低于桡侧。(4)掌虚:手掌部与其余四指放松,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均自然弯曲。(5)指实:拇指自然着力,拇指端或罗纹面吸定于一点,不要来回移动或摩擦。(6)压力:自然压力,不能用蛮力,以免锁死腕关节。(7)作用力方向:向外上3045方向推动。若小于30时易出现肘部与胸壁距离太近,大于45。时易出现肘部高于腕关节。(8)频率:控制在每分钟约120一160次。平推法【定义】以指或掌、肘等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上,做

9、单向直线推动,称推法,又称平推法。推法一般分为拇指平推法、掌平推法、拳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4种。【动作要领】拇指平推法 以拇指罗纹甲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余四指并拢前按助力,腕关节略屈曲。拇指及腕部主动用力,拇指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做向示指端单向直线缓慢推移。要求:要求:压力适中,用力要稳,按压要实,单向直线推移,速度宜缓慢均匀。施术部位可涂少许润滑剂或介质,以防皮肤受损害。掌平推法:以手掌面及手指紧贴体表治疗部位,以掌根部为着力重心,腕关节略背伸,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施力,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方向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要求同拇指平推法。拳平推法:手握实拳,以示指、中指、环指及

10、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腕关节挺劲伸直,肘关节略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施力,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方向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要求同拇指平推法。肘平推法:屈肘,以肘关节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上,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部主动施力,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方向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要求。同拇指平推法。也可用另一侧手掌部扶握屈肘侧拳顶助力,以增加推移力度。擦法【定义】用手掌、鱼际等部位紧贴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做直线来回摩擦,使产生的热能深透到深层组织的手法,称为擦法。根据治疗部位或临床治疗需要,可分为掌擦法、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3种。【动作要领】掌擦法:以全手掌紧贴体表治疗部位,

11、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相平,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屈伸运动,使着力部位在体表做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直线往返摩擦移动,使产生的热能深透到深层组织。鱼际擦法:以手掌的鱼际部位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动作要领同掌擦法。小鱼际擦法:以手掌的小鱼际部位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动作要领同掌擦法。擦法要求擦法要求:(1)压力要适中。压力过重时,产热过快,热能不能深透,且易擦破皮肤;压力过轻时,热能不能积聚,同样不能深透。(2)直线往返摩擦,用力要稳。不可歪斜,以免影响热能深透和出现手法意外。(3)直线距离要拉得长,如拉锯状,动作要均匀连续,使热能积聚。(4)施术部位涂少许润滑剂或麻油、冬青膏等介质,既可起到防

12、止皮肤擦破,又可使热能深透,提高手法治疗的效应。(5)操作时要保持呼吸自然,切忌屏气,以免造成自身屏气伤。(6)擦法使用后,一般不再施行其他手法,以免破皮。(7)摩擦频率 一般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拿法【定义】拇指罗纹面与其余手指指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根据拇指与相对用力的手指多少,可分为五指拿法、四指拿法、三指拿法和二指拿法4种。【动作要领】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肌肤或肢体,腕关节适度放松,以拇指同其余手指的对合用力进行轻重交替,连续不断地提捏揉动。五指拿法:以拇指罗纹面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连同筋肌,逐渐用力内收并上

13、提,做轻重交替的持续揉捏动作。五指拿法在头部操作时又称五指拿五经,亦称五指爪法。四指拿法:以拇指罗纹面与示、中、环三指指面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连同筋肌,逐渐用力内收并上提,做轻重交替的持续揉捏动作。三指拿法:以拇指罗纹面与示、中指指面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连同筋肌,逐渐用力内收并上提,做轻重交替的持续揉捏动作。二指拿法:以拇指罗纹面与示指指面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连同筋肌,逐渐用力内收并上提,做轻重交替的持续揉捏动作。捏法【定义】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在施术部位做对称性的挤捏肌肤手法,称为捏法。根据拇指与相对用力的手指多少,可分为五指捏法、三指捏法、二指捏法3种。【动作

14、要领】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的指面或指节相对用力,将施术部位的肌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作快速的捻转前进,或将肌肉捏起做快速的一捏一放的捏挤扯提动作。如此反复进行,循序移动。本法常用双手同时操作。五指捏法:又称五指捏脊法。以拇指罗纹面顶住脊柱两侧的皮肤,余四指前按,指腹与拇指罗纹面相对用力,轻轻捏提肌肤,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向前。三指捏法:又称三指捏脊法。以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侧的皮肤,示、中指前按,指腹与拇指罗纹面相对用力,轻轻捏提肌肤,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向前。二指捏法:又称两指捏脊法。手指屈曲,以示指中节部分的背面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其罗纹面与示指中节部相对用力,轻轻捏提肌肤;或用拇指

15、指面顶推皮肤,示指与拇指相对用力,轻轻捏提肌肤,双手随捏随提,交替快速捻动向前。按揉法【定义】在按法的基础上配合揉法动作形态复合而成的手法,称为按揉法。按揉法可弥补按法动作单调,增加作用效果。常用的有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两种。【动作要领】指按揉法:用单指或双指指面按压于治疗部位,按照揉法的动作要领进行节律性的揉动。掌按揉法:用单掌或双掌叠按于治疗部位上,按照揉法的动作要领进行节律性的揉动。施术者上身略前倾以增加按揉力度,单掌按揉时,用掌根部为着力部位,双掌按揉时,可用全掌或掌根部为着力部位。弹拨法【定义】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称为弹拨法。本法有广泛的适应性,若能掌握得好

16、,可用于肢体一切的痛症。【动作要领】拇指深按程度依病变组织而定,一般要深按至所需治疗的肌肉、肌腱或韧带组织,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再作与上述组织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若单手拇指指力不足时,可以双手拇指重叠进行弹拨。本手法对深部组织刺激较强,所以在使用本法后局部应加以轻快的揉摩手法,以缓解疼痛反应。摩法【定义】用手掌掌面或示、中、环三指相并指面附着于穴位或部位上,腕关节做主动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手法,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动作要领】指摩法:以示、中、环三指的末节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指掌关节自然伸直、并拢,腕关节微屈,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

17、、指在体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抚摩。频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 120次左右。掌摩法:以手掌面平放于体表治疗部位上,手掌 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以掌心或掌根部作为接触面,连同前臂一起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抚摩。频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 120左次右。压法【定义】用拇指面、掌面或肘部尺骨鹰嘴突为力点,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称为压法,在临床上有指压法、掌压法、肘压法之分,具有压力大、刺激强的特点。压法的力量较按法要重,目前临床上压法常多用肘压法,现介绍如下。【动作要领】术者肘关节屈曲,以肘尖部(即尺骨鹰嘴突见图84)为着力点,压在体表治疗部位。压力要平稳缓和,不可突发暴力。肘压力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原则

18、。拍法【定义】用虚掌拍打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称拍法。拍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动作要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腕关节适度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平稳而有节奏地用虚掌拍打施术部位。用双掌拍打时,宜两手交替拍击。要求:要求:操作时动作须平稳而有节奏感,要使整个掌、指周边同时接触体表。腕部要适度松,上下挥臂时,力量通过腕关节传递到掌部,使刚劲化为柔和,以患者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对患有肺结核、严重的骨质疏松、椎骨肿瘤、冠心病等病证禁用拍法。扫散法【定义】用手指在颞部做往返的摩擦运动,称之谓扫散法。【动作要领】手势:拇指伸直呈外展位,四指并拢微屈曲。分解动作:拇指以挠侧面

19、少商部为着力点自前额发际向后至太阳作直线的往返摩擦移动,并可作少量的上下的位移。另四指以指端为着力点依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作弧线(即耳廊上缘、耳后至乳突这一范围内)的往返摩擦移动。操作时腕关节略背伸,以腕关节小幅度的左右摆动和肘关节少量的屈伸运动来带动手部的扫散动作。通常患者取坐位,医者面对患者站立,用一手扶住患者一侧的头部起稳固作用;另一手在患侧颞部作扫散手法。可左右侧交替进行,每侧约3050次往返摩擦移动。动作要平稳,避免患者头部随手法操作而造成晃动。手法要贴于头皮操作,以免牵拉头发根而疼痛。运法【定义】术者以拇指或中指的螺纹面着力,在经穴之间由此及彼的做环形或弧形的轻轻推摩,称为运法。【动作

20、要领】着力部位紧贴体表。用力均匀柔和,宜轻不宜重,指面仅在体表轻摩,不带动皮肤运动,作用力较摩法轻。频率较摩法慢,宜轻不宜急。小儿推拿时,局部常须使用水、葱姜汁、滑石粉等介质。摇法【定义】以患肢关节为轴心,引导肢体做被动环转运动的手法,称为摇法。主要应用于颈、腰及四肢关节。【动作要领】施术者一手固定被摇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持关节的远端,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被动摇动。摇转的幅度应由小到大,动作和缓,用力稳实。操作时要因势利导,摇动的幅度不可超越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动作切忌粗暴生硬。摇法摇颈法:患者取坐势,颈项部放松,施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颏部,以托住下颏部的手

21、主动运动,双手协调配合缓慢摇转头部,使颈椎随头部摇转而产生被动摇转。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摇转各数次。本法也可以采用仰卧位姿势操作,动作要领同坐势。要求:要求:两手协调配合,用力要稳,动作缓和,切忌粗暴蛮力;摇转幅度由小到大,不可强求。摇肩关节法 主要有三种。临床应用时应根据肩关节疾患的具体病情而导致的活动功能受限程度,合理选择。(1)握手摇肩法:又称小幅度摇肩法。患者取坐势,肩部放松自然下垂。施术者站于其患侧方,以一手扶住其肩关节(拇指按于肩前部,余四指按于肩后部),另一手以虎口交互握住患者手部,做小幅度的缓慢摇动,使肩关节随之产生旋转活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摇转810次。(2)托肘摇肩法:又称

22、中幅度摇肩法。患者取坐势,肩部放松自然下垂,同时屈曲肘关节。施术者站于其患侧方,以一手挟住其肩关节(姿势同上),另一手托住其肘部(患者前臂放在施术者前臂上),做中等幅度的缓慢摇动,使肩关节随之产生旋转活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摇转810次。(3)大幅度摇肩法:患者坐势,肩部放松自然下垂。施术者站于其侧前方,以一手轻握其手腕部,另一手用掌背将其腕部缓慢向上托起,当托至140160时,该手随即反掌握住腕部,原握腕之手改作循手臂滑移至患肩上部按住,稍停顿一下,此时按肩之手下压肩部,握腕之手向上提拉肩部,使肩关节充分伸展,随即握腕之手向后、向下摇转,使肩关节形成360的环旋摇转。如此反复周而复始,两手交

23、替协作,使患肩做连续的环转活动。相反方向摇肩时,两手操作动作相反即可。向后、向前摇肩各58次。要求:要求:两手动作要协调配合,连贯应手。在肩关节伸展过程中要有一个提拉、压肩动作,使肩关节在最大许可活动范围内摇转。摇腰法:患者端坐位,腰部放松。施术者半蹲于其身后,用一手按住其腰部一侧,另一手挟住对侧肩部,两手协调用力将腰部按前屈、侧屈、后伸的次序摇动,使腰部旋转运动。一般左右各摇转35次。摇髋关节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屈膝屈髋。施术者立于患侧,用一手按住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跟部或踝部,两手协同用力,使髋关节在最大活动范围内做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一般左右各摇转58次。摇踝关节法:患者取

24、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足踝部放松。施术者立于其足后侧,用一手托起其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先做适度拔伸牵引,使踝关节松动,然后在拔伸牵引的基础上做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一般左右各摇转58次。摇腕关节:患者手腕自然伸直,施术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握患腕的掌指部位,先做适度拔伸牵引,使腕关节松动,然后在拔伸牵引的同时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一般左右各摇转58次。抖法【定义】以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端,做小幅度的连续抖动,称为抖法。临床根据施术部位不同可分为抖上肢法、抖下肢法及抖腰法3种。【动作要领】以双手握住受术者肢体的远端,前臂动作协调一致,稍用力做上下或左右方向的

25、连续抖动,使所产生的抖动波由肢体的远端传递到近端,被抖动的肢体关节有松动感和舒适感。抖法抖上肢法:受术者取坐位,肩臂部放松,上肢伸直。施术者站在其前外侧,身体略为前俯。用双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将被抖动的上肢向前外方抬起至45-60,然后两前臂微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所产生的抖动波似波浪般地传递到肩部。或以一手按其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做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抖动。本法操作时可演化为上肢平抖和上肢提抖。要求:要求:操作时双手静止性用力,动作要协调均匀,一般上肢抖动幅度应控制在1-3,要求肢体远端抖动幅度要小,近端抖动的幅度要大,使关节产生松动感。抖动频率控制在每分钟250次左右。

26、抖下肢法:受术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施术者站在其足后端,用双手分别握住受术者一侧足踝部,将下肢抬起离床面约30cm左右,上肢协同用力,做连续的上下抖动,使其下肢及臀部有舒适轻松感。本法也可双下肢同时操作。要求:要求:受术者下肢肌肉处于最佳松弛状态,动作要协调均匀,抖动幅度可稍大,操作时切忌屏气。抖动频率宜稍慢,约每分钟100次左右,作双下肢抖动时频率可适当降低。抖腰法:抖腰法非单纯性抖法,它是牵引法与短阵性的较大幅度的抖法的结合应用。受术者取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施术者两手握住其两足踝部,两臂伸直,身体后仰,与助手相对用力,牵引其腰部片刻,待其腰部放松后,身体前倾,以准备

27、抖动。其后随身体起立之势,瞬间用力,做较大幅度的抖动,使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使腰部产生松动。要求:要求:受术者全身放松,术者动作要协调,操作时用巧劲,切忌屏气,一般抖1-3次即可。捻法【定义】用拇、示指相对捏持治疗部位,适度用力,进行快速的捏揉捻搓动作,称为捻法。【动作要领】用拇指罗纹面与示指桡侧缘或罗纹面相对捏持施术部位,拇指与示指适度用力,做运动方向相反的较快速的捏、揉捻动作,如捻线状。要求:要求:捏持用力适度,捻动时动作要协调连贯,柔和灵活,掌握重而不滞,轻而不浮,紧捻慢移的原则。操作时可用介质,以防破皮,并能加强疗效。颈椎拔伸法患者取坐势,头部保持中立位,颈部放松,施术者立于其侧后方。

28、用一肘弯部托住患者下颏部,手扶其对侧头部,另一手虎口托住其枕后部,肘部与虎口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牵引颈项向上。当拔伸至一定阻力时持续一定时间再缓慢放松,再行拔伸。一般拔伸牵引35次。要求:要求:动作要稳实,用力宜缓和,不可用蛮力突然拔伸。在拔伸至有阻力时,可配合作颈部后仰、左右侧屈或旋转动作,有助于消除肌紧张,纠正后关节错缝。颈椎斜扳法又称颈椎旋转复位法。患者取坐势,颈项放松,颈前屈或后伸约15。施术者站于其后侧方,用一手挟住其头顶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颏部,两手协同适度用力,使头向一侧缓慢旋转,当旋转到一定幅度时(有明显阻力感),稍作停顿,随即做一个快速而有控制的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咯嗒”响声,随

29、即松手。扳动幅度控制在510内。根据治疗需要,可选择单侧扳法或双侧扳法。要求:要求:两手要协调,用力要稳,动作须轻巧,扳动须瞬间用力,快速而短暂,旋转扳动幅度应控制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腰椎斜扳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健肢在下自然伸直,患肢在上并半屈髋屈膝放在健肢上,腰部放松。施术者面对患者站于诊疗床边,以一手(或肘部)按住患者的肩前部,另一手(或肘部)按住其臀部,同时做反方向的缓慢用力扳动,使腰部被动扭转,当旋转到一定幅度时(有明显阻力感),再做一个瞬间增大幅度的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咯嗒”响声。根据治疗需要,可选择单侧扳法或双侧扳法。要求:要求:操作时,病人体位要正确,推扳动作要协调一致,掌握瞬间用力

30、,即扳即止。根据病变节段,调整推扳旋转的幅度,使旋转力点作用于病变节段。坐位旋转扳法患者取坐势,腰胸挺直,施术者立于其侧后方,用双腿夹住患者一侧下肢以固定,以一手按其近术者侧肩后部,另一手自患者对侧腋下穿过攀住其肩前部,两手同步用力,做相反方向的缓慢推扳,使腰部旋转,当旋转到有一定阻力时,再做一个有控制的瞬间用力推扳,以增加腰部旋转幅度。要求:要求:本法操作较为方便,要掌握推扳同步进行,用巧劲瞬间用力,即扳即止。胸椎对抗复位法患者取坐势,双手手指互叉扣抱于枕项后部,施术者立于其背后,用一侧膝部顶住其胸椎病变节段,两手分别从患者腋下穿过并握住其前臂下段。此时嘱患者做前俯后仰数次后,在其略前倾时,

31、施术者握住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前臂同时上抬将患者上臂抬起,使患者脊柱向上牵伸,同时顶压患椎的膝部要向前向下顶压形成对抗,做瞬间用力,使胸椎得到松动。常可听到“咯嗒”响声。一般一次即可整复成功。要求:要求:整个动作要协调配合,膝部顶压要稳实,先做前俯后仰活动以放松肌肉,趁其不备时做对抗复位扳动。操作时,牵伸脊柱向上和顶压向下动作要同步,应用瞬间用力完成扳动。小儿推拿1、天门(攒竹)定位:眉心至前发际正中成一直线一直线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惊安神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惊安神应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发热等症,多与应用: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发热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

32、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捣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揉百会等合用。肝经、捣小天心、掐揉五指节、揉百会等合用。2、坎宫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作用:疏风解表、开窍明目作用:疏风解表、开窍明目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揉肾纹、清天河水等合用揉肾纹、清天河水等合用3、腹定位:腹部定位:腹部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应用:对于

33、小儿腹泻、呕吐、恶心、便秘、腹胀、厌食应用:对于小儿腹泻、呕吐、恶心、便秘、腹胀、厌食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作为小儿保健手法。4、天柱骨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椎穴成一直线。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寒。应用:主要治疗呕吐、恶应用:主要治疗呕吐、恶心和外感发热、项强等症。心和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治疗门、揉中脘等合用;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

34、门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等同用。5、脊柱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应用:捏脊法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应用:捏脊法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

35、应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病症。肠胃病、月经不调等病症。推脊柱穴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推脊柱穴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等合用。6、七节骨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作用:温阳止泻、泻热通便。作用:温阳止泻、泻热通便。应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应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临床上常于按揉百会、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症。临床上常于按揉百会、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脱肛、遗尿等症。

36、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秘,或痢疾等症。7、心经定位:中指末节罗纹面。定位:中指末节罗纹面。作用:清心经可清心泻火;补心经可养心安神。作用:清心经可清心泻火;补心经可养心安神。应用: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清心经常用于心火旺应用: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清心经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合用。河水、清小肠等合用。8、肝经定位:食指末节罗纹面。定位:食指末节罗纹面。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应用:清肝经常用于惊风、抽搐、烦躁

37、不安、五心烦热等应用:清肝经常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症。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9、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则清热利湿,化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则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痰止呕。应用:补脾经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应用:补脾经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清脾经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肌肉消瘦、消

38、化不良等症。清脾经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10、肺经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疏风解表,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化痰止咳。应用:补肺经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应用:补肺经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证。清肺经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虚寒证。清肺经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实热证。11、肾经定位:小指至掌根尺侧边定位:小指至掌根尺侧边缘成一直线。缘成一直线。作用:补肾经可补肾益脑,作用:

39、补肾经可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经可清利温养下元;清肾经可清利下焦湿热。下焦湿热。应用:补肾经用于先天不应用:补肾经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清肾经用于膀胱蕴热,症。清肾经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之。12、四横纹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作用: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作用: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

40、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消胀满。应用: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应用: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常与补脾经、揉中脘等合用。也可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本穴常与补脾经、揉中脘等合用。也可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本穴出血以治疗疳积,效果也好。出血以治疗疳积,效果也好。13、板门定位:手掌鱼际平面。定位:手掌鱼际平面。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应用:揉板门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应用:揉板门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泻、呕吐等症。板

41、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吐。14、三关定位: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定位: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应用:本穴性温热,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对非虚寒病症者宜应用:本穴性温热,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对非虚寒病症者宜慎用。临床上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慎用。临床上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15、六腑定位: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定位: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作用:清

42、热、凉血、解毒。作用:清热、凉血、解毒。应用:本穴性寒凉,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应用:本穴性寒凉,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腮腺炎等实热证均可应用。本穴与补脾经合用,有止汗的渴,腮腺炎等实热证均可应用。本穴与补脾经合用,有止汗的效果。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本法慎用。效果。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本法慎用。16、天河水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应用:本穴性微凉,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分。应用:本穴性微凉,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病症,

43、清热而不伤阴分。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对于感冒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对于感冒发热,头痛,恶风,汗微出,咽痛等外感风热者,也常与推攒发热,头痛,恶风,汗微出,咽痛等外感风热者,也常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17、肚角定位:脐下定位:脐下2寸旁开寸旁开2寸大筋。寸大筋。作用:止腹痛。作用:止腹痛。应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应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为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伤食痛效果更好。为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推毕,再拿此穴。诸手法推毕,再拿此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精选东方医院规范化推拿科、资料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