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2.1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案教学目标1. 筛选并整合文章相关信息,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2. 学习本文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和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核心素养3. 理解朴素的语言、生动的修辞对论证的作用。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并理解本文重要语句的含意,以及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三段式”论证结构的特有形式。教学重难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及其他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重点:难点:掌握文章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教学过程2、制作课件- 10 -一、导入新课同学
2、们,我们在高一时学习了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请回顾一下这篇文章具有哪些特点?对,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使文章具有更大的鲜明性。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一篇论辩性很强的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板书文题)二、写作背景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但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尚未肃清,仍然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 年初,中共中央集中在延安的 120 多名高级干部学习马列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5 月 19 日,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严肃地提出了党内
3、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任务。同年七八月间,党中央号召全 党加强调查研究,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性锻炼。这是全党整风的预备阶段。三、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 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 首)。四、题目解说课文题目是一个动宾短语,它既揭
4、示了论题,又点明了课文的中心论点。从 课文题目来看,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改造”在这里有“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们,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五、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肯定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的成就,指出这些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以此证明我们的学习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总结了在学习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从反面说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原则的重要性。第三
5、部分:这一部分把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作对照分析, 反对理论和实际分离的主观主义学风,进一步证明改造学习的重要性。第四部分:这一部分针对学习中存在的缺点,提出改造学习的三项建议。六、全文分析1. 改造我们的学习本论部分“一”共7 句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7 句话的层次关系:第 1 句是论点,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是从正面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第2 至 6 句从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认识(由“幼年”到“现在”)及其发展过程(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和“抗日战争以来”两个阶段)两方面展开
6、论述。第 7 句是小结,说明这都是很好的现象。2. 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谈到“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为什么还要“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请简要分析。明确: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更深入。文章的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相关现象,还没有深入地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 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运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照,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3. 第三部分第 16 段中的对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形象地讽刺
7、了哪类人? 明确:修辞手法:从句式上看,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上看,运用了双关(表面上是描写外在形态,实际上是描写思想作风)的修辞手法;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上看,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这副对子讽刺了只会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4. 就全文来看,能否将本文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改造”替换为“改进”或“改善”?明确:不能。“改进”“改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善”,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的学风
8、极为不满,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改变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5. 本文在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明确:论证结构清晰明了。文章在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文中的一、二、三)阐明了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论证方法丰富多样。一是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是非分明,说服力强。对比 是一种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旗帜鲜明,可以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本文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甚至句中都采用了正反对比 法。通过对
9、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条理清晰。比如,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 了典型的对比论证,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从表 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对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 文章的第一部分谈取得的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 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二是举例论证。文中常引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如文章本论的第一部分在 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用二十年来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等概 括性的事例作为论据,论证论点。本论的第二部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的缺点”时, 列举了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
10、、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个方 面的情形,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的。在后面接着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 论和实际分离”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 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 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等典型事例,使 论证充分有力。三是引用论证。作者在列举事例的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还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来加以论证。如本论的第三部分,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论证马
11、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时,作者则引用了斯大林关于“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的论述, 从而增强了论证效果。七、中心思想本文深刻地批判了理论与实际分离的主观主义的学风,精辟地阐明了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号召全党必须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必须注重研究现状、注重研究历史、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八、写作特点1. 思路清晰,针对性强。文章按照引论(开头的一句话)本论(第一至第三部分)结论(第四部分)结构全文。本论部分中,每一部分的内在思路也非常清晰,如第二部分对缺点的阐述,按照摆现象析危害作总结的思路论述,既有针对性,又层层深入。2.
12、 综合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例证有概述的和具体的,如第一部分中关于二十年来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的叙述,是概述性的;第二部分中教哲学的、教经济学的、教政治学的等事例,是具体的。引证主要是引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名言。第三部分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加以对比论证。3.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语言准确主要体现在运用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日益”“一般地说”等;鲜明主要体现在对主观主义的危害和实质的揭示方面;生动体现在使用了很多口语、成语和文言词语,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九、补充资料政论文政论文是以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论述文。它内容
13、广泛,形式多样。论述政治问题的,自然是政论文;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 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2) 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进而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3) 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十、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针对党内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所作的重要报告,文中指出
14、应将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造。文章对主 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作了精辟透彻的论述,并提出了改变学风 的具体建议,号召全党要研究现状,研究中国的历史,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我们的学习不仅是延安整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行议论文写作的典范之作,请选取一个角度(如思想观点、论述方法、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 200 字。课后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对个体而言,道德不仅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表达,也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
15、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锤炼个人品德, 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一两件事上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值得点赞,一辈子崇德向善、践行道义也值得敬佩。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 。自律之外,他律不可忽视。实践表明,放任自流不是文明养成之道,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 ,往往都是依法治理、持续管理的结果。()。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方能以法治的力量维护道德、凝聚人心,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道德建设能否成风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
16、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 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成就以德兴国的中国力量,必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必须蔚为大观演化明德惟馨B.必需蔚然成风演进桂馥兰馨C.必须蔚然成风演进明德惟馨D.必需蔚为大观演化桂馥兰馨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对个体而言,道德不仅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也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B. 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C. 对个体而言,道德不仅是和谐社
17、会秩序的基石,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D. 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表达。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榜样引领示范,也需要个体主动作为,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内心的法律,道德是成文的道德B. 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还需要榜样引领示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C. 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D. 好品行、好风尚,既需要个
18、体主动作为,也需要榜样引领示范,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力托底。法律是内心的法律,道德是成文的道德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罗锋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后,忙于学习的同时,也和不少同学一样,做点生意, 还参加了一个社团,但他还是不知道该怎样过好大学生活。他找到李培根院士, 李院士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了他的讲述后,李院士问:“你知道在野外探险中,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迷路吗?”“ 。”罗锋说。“没路,可以走出一条路来。迷路往往不是在没路的情况下出现的。”李院士说。“ ?” 罗锋不解地问。“ ,李院士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只有在迷
19、失了方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才最容易迷路。”听完李院士的话,罗锋陷入了沉思,若有所悟。答案及解析:1. 答案:C解析:第一空,“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是动词,意思是非有不可,不能少。此处修饰“时时”,应是作状语,故选用“必须”。第二空,“”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此处说“善行义举”形成风气,应选用“蔚然成风”。第三空,“演进”演变发展,一般强调的是某种具体事物在发展变化的正向作用,指的是事物在长久发展变化向好的方向推进。“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
20、的变化。此处和“整体文明素养”搭配,应选用“演进”,第四空,“明德惟馨”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桂馥兰馨”寓意是指婚后感情越来越深厚浓郁,就像桂花兰花一样芳香。此处不是婚姻,应选用“明德惟馨”。2. 答案:B解析:“对个体而言”是针对“自我修为”而言,不应放在句首,排除A、C 两项; “人格魅力”和“表达”不搭配,排除 D 项。3. 答案:C解析:根据上下文,注意语序递进以及道德法律之间的关系。4. 答案:当然是在没路的情况下最容易迷路那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在没有了方向感的情况下解析:处的答案是罗锋对“你知道在野外探险中,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迷路吗” 的回答,由下文“迷路往往不是在没路的情况下出现的”可推知,罗锋说的是“当然是在没路的情况下最容易迷路”。处横线后的标点是问号,应是罗锋对李院士的追问“那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处是李院士回答罗锋的追问,由下文“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只有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才最容易迷路”可 推知,应填写“在没有了方向感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