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7篇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三、教学特色: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
2、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四、教学方法: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知道两种神奇的桥的主要特点。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看到过桥吗?你走过或认识哪些桥?(学
3、生个别回答)2、(出示兰兰图片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叫兰兰,课文讲的就是兰兰过桥的故事。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1、爷爷带着兰兰一起去郊游,他将带着兰兰走过两座非同一般的桥,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桥吗?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你将会知道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2、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3、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表中加粗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因学生写字量有限,也可口头反馈,教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造桥地点水里小河上造桥材料特别坚实的玻璃又薄又结实的塑料最大的
4、优点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三、学习生字:1、兰兰的爷爷可真有本领,设计了这么好的桥。同学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自由发言)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过,不论是当桥梁工程师还是当飞行员首先得学会动脑筋,学好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今天要求我们认识12个生字,大家就可以动动脑子,想一些又简单又容易记住的方法来认识它们,来,试试看吧,比比谁是最聪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记忆方法)3、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记住这些字了,老师来考考大家。(将生字组成词语,不注拼音,请学生认读)兰花、桥梁、工程师、波浪、书架、特别、砖石、划船、采花、轻巧、又轻又薄、又平又稳五、结束:同学们真
5、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本领,长大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作业:收集各种桥梁的资料,举办“桥梁知识展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14个生字,学会写6个字。2、启发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并自己动手设计的未来的桥。一、生字复习:游戏藏头露尾:学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师课前准备一些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纸盖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请学生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盖住的字,以此来巩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
6、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三、桥知识展览会。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
7、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四、小小桥梁工程师。每生自己设计一座心目中的桥,可图文结合,也可纯图片,还可以制作桥梁模型。教学设计方案 篇2实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我英语教学两年来的几点体会:(一)课前准备。1、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线路图,也是成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深入研究,精心思考,大胆整合教材,广泛查阅占有相关资料,弄清课标要求及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根据学科和课型特点,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基本
8、固定的“格式”,突出“问题设置”环节,使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设计好各环节时间,讨论交流次数,展示点评方式,师生互动形式等。2.认真做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成员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确立重点难点、知识能力目标及策略方法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自备。在个体设计的基础上,抽签确定中心发言人说课,然后备课组成员集中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形成个性教案。其一般流程为:提前一周安排自备现场抽签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说课组内讨论交流修改定稿形成个性化教案。3、组织学生课前预习。预习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课前预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也可以在上课前10至15分钟进行,让学生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
9、查阅相关资料,精心思考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难点和疑点并做上标记。教师一定要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便于课堂重点解决突破。(二)课堂活动。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的落脚点。课堂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学习目标呈现情境问题设置学生独立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生生质疑对抗师生评价点拨知识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反馈。“课堂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一要凸显合作学习的“模式”,二要突出“自学、合作、展示”环节,三要体现互动“双边”特点。设计时现各环节的时间分布、策略方法、师生行为、问题预设、难点突破
10、、包括前后环节间如何衔接等问题均要思考周全,写进“教学设计”中去。(三)课后复习。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课后任务也要纳入,主要包括课后整合梳理当堂知识,复习巩固所学旧知,布置预习下节新知。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是学生学习的导引,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师生实施课堂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完成常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特点,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训练“实”起来、效果“好”起来的高效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重要
11、的教学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我们的课堂上。但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使用那些适合我们和我们学生的,并努力去实践它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二、
12、学习目标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五、教学设计(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出示课题:16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
13、图片。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问题预设: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3)交流识记字形。(4)引出多音字 转 假 缝 差(5)开火车认读。(三)精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
14、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
15、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朗读这一段。(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这个难题指什么?“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
16、放弃,坚持思考)“”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
17、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四)拓展延伸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教学设计方案 篇4、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在层层
18、读悟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一、导入,激发情趣、交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都喜欢读童话。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你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则童话巨人的花园。有人称这篇童话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板书课题,指导“巨”的笔顺,齐读课题)你们想不想走进这花园中去?二、初读,感知大意、通读:自由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词。、感知: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美、变)随机进行字词教学: 讲“美丽”,奖励读描写花园美丽的词语:绿树成阴、草翠花开、阳光明媚。再请
19、学生补充说词。 讲“荒凉”,奖励读描写花园荒凉的词语: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巨人很凶恶,读写巨人凶恶的词语:训斥、叱责、任性、冷酷。、再读:有选择地读课文,加深印象。三、美读,感受“美丽”和“欢乐”、交流语句:谁来读描写花园漂亮、美丽的句子?交流后课件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自由朗读:读书不仅要读在嘴上,更要读到心里。试着读一读,能不能让自己进入到这美丽的花园中?(指名读,推荐读)、集体朗读:好美的花园呀,让咱们一起去美美地享受这花园的美丽。(齐读)、范读想象:这一次有了新的要求,同样读这几句话,脑海里
20、要浮现出画面。请把眼睛闭上,用耳静静地聆听。(教师配乐范读)你仿佛看到什么了?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适时补充“鸟语花香”等成语)、感受欢乐:当学生说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时,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理解词语:“洋溢”是什么意思?(充满、荡漾、流淌)把意思放到句子中读句子。 学会运用:辨析?下课了,操场上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知道山里惟一的老师就要离开这个山村,孩子们伤心地哭了,屋子里洋溢着孩子们的哭声。”两个句子是否正确,明确“洋溢”往往用于比较欢快的场面。然后进行造句训练。 想象说话:巨人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象一下,面对这美丽的花园,这些孩子
21、会说些什么呢?(建议学生运用文中的语句)、熟读成诵:带着这样欢乐的心情,带着这种美妙的感受,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读这段话,如能背诵更好。四、研读,探究“变化”,感悟寓意过渡:看,花园四季交替多正常啊!可巨人的加入就使这个花园发生了变化。花园是怎么变的,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句子。、读文找句:生再次读文,划句子,交流。、抓点研读: 当学生讲到“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时,出示语段: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巨人的花园怎样的特点?(荒凉)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带
22、到文字中去读一读这段话吗?(自由读,指名读)屏幕继续出示加粗字体: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现在读这段话,你有了怎样的感受?齐读。 当学生讲到“与此同时,鲜花凋谢”一句,出示句子: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与此同时”是在什么时候?之前花园是怎样的呢?联系上下文,用上文中的词句,把花园一瞬间的前后变化说一说。(适时补充“春意盎然”等成语。)、归纳梳理: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
23、玩耍时,花园却 。当孩子们再次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时,花园又 。、过渡引疑: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原先一年四季正常交替、景色美丽的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学生回答)是的,与其说是花园在变化,还不如说是人在变化。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的态度怎样呢?再次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想象理解: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当巨人看到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他想: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于是,他 “喂!你赶快滚出去!”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巨人
24、每一次训斥孩子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当时的表情怎样?这三句话什么地方相同?(都有“滚出去”三个字,都是感叹号)巨人如此强烈地让孩子们滚出去,是为了什么?(独自享受花园的美景,不让孩子们享受快乐)、交流想法:好一个自私的巨人!为了独自享受快乐,竟然训斥孩子们离开花园。如果你是这些孩子中的其中一个,你想告诉他什么?、揭示寓意: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巨人明白了这句话,你明白了吗?(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那么,要唤来春天,就应该拥有颗怎样的心呢?、美读末段: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
25、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出示画面)瞧,他们相处得多和谐,玩得多开心哪!让咱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配乐朗读)、想象美景:你能想象此时的花园会是怎样一番景色吗?景如何,人又如何呢?(要求学生尽量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六、写话,深化认识、写话训练: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为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巨人特意想请大家帮忙,帮他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最好能写一段话,可以用黑板上的四字短语恰当地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们;也可以用上这些词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写完后
26、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教师巡视)、集体反馈:表扬有创意的回答。教学设计方案 篇5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A 案第 一 课 时导入 新课,提出自读要求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27、,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第 二 课 时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
28、会简要写在旁边。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
29、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c.指名评读。学习作者观察和
30、描写的方法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识记生字,指导书写随文练笔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3.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自己的
31、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B 案第 一 课 时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自主读书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
32、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第 二 课 时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研读“鱼游到了纸上”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
33、对他的称赞)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
34、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b.举止和神态描写。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延伸课外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
35、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过程:一、 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播放录像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3导
36、入新课。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一)三角形的意义: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
37、但对(2)、(3)(4)有争议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2)三角形表示法;(3)三角形的高和底(二)三角形的特性: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
38、应怎么办?试试看。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1)6,7,8; (2)5,4
39、,9; (3)3,6,10;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6(1)有人说自己步
40、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四、反思回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设计方案 篇7活动目标: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2.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推理能力。
41、活动准备:1.透明小量杯(果冻壳),记号笔、记录纸、画好刻度的水瓶,人手一份。2.操作材料:红枣、花生、圣女果若干。3.ppt课件。活动过程:一、量一量。(一)介绍。1.师:今天乌鸦先生心情不错,给我们带来了三样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2.点击课件,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3.师:(出示量杯)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这是什么?(小量杯)它要用这个小量杯和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要我们猜一猜,如果要用红枣装满量杯,需要多少红枣呢?那如果装小番茄呢?4.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吗?乌鸦先生给我们一张记录单,上面有三样东西,它要我们选择两种东西装在小量杯里。你想选择哪两种,就在那旁边打个
42、勾。(活动评析:这一环节通过出示课件,以乌鸦先生带东西来引出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猜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二)、幼儿自由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学着记录。教师指导:1.数出同一种粮食装入量杯。2.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3.大胆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活动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因为我们班有些幼儿还不太会正确的数字,就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再交流的时候再告诉大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三)、小结。幼儿展示记录,讲评测量结果。提问:1.师: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能装几颗?(教师把结果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2.师:谁量了花生?
43、你是怎么量的?小结: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压紧,结果才会准确。3.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黑枣只能放一两颗,花生能放十来颗?(引导幼儿推理出粮食数量与粮食大小之间的反比关系)4.小结: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活动评析:通过交流展示,一起验证试验结果,引导幼儿了解、感知三种物体体积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用料少,物体体积小的用料多的原理。)二、竞赛游戏:乌鸦喝水1.出示乌鸦:乌鸦先生陪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游戏,口渴了,找来找去找水喝。哇,这里有一瓶谁,乌鸦真高兴呀!(出示一瓶水)可是瓶太高,饮料太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小朋友们,快帮帮乌鸦先生吧!(引导幼儿想出用材料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2.师: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现在,水位在哪里?老师用记号笔做好了一个标记,想一想,用哪种材料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水?有的小朋友说是小番茄,有的说是花生,我们来比比看好不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着手,一个选择小番茄,一个小朋友选择花生,一起比赛吧。3.师:哪个可以让水位最快上升呢?4.单独出示两个,请两位幼儿上前进行比赛。师:每次只能放一个进去,看看到底哪个可以让水位上升最快。5.师小结:原来大的东西可以上水位上升的快。6.师:乌鸦先生喝到了水,让邀请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活动评析: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一起探索如何让乌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