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点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答案A解析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该种群的K值为200。2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
2、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答案D解析要注意题中纵坐标为种群增长速率,所以第10年时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S”型曲线的K/2的水平,所以环境容纳量为2200400(只)。知识点二种群增长曲线的比较和应用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在自然情况下,种群都是按“S”型曲线增长的。在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
3、长速率为负值。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4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答案D解析在NtN0t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并不等同于种群的增长速率;种群的K值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优越环境中,K值将增大
4、;在鱼类养殖中,使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为0,故处于不同的种群密度下可以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5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N2050100150180(KN)/K0.900.750.500.25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A解析S3点N值为K/2,该点种群增
5、长速率最大,防治蝗虫应在该点之前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1点后。知识点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6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答案D解析营养条件、pH和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种群数量。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
6、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内的下降答案A解析在该实验中,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表明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由于试管和试管内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其内的种群的K值也不同;试管内起始酵母菌数量比试管的多一倍,而培养液体积相等,故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的下降,这也说明4个试管内的种群不会同时达到K值。能力提升8如图,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则()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
7、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 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在c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c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位于a点之前;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影响的结论。9下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8、值答案D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而超过d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年龄组成才属于衰退型;维持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10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9、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答案C解析当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所以ac年,种群的数量应该是逐渐减少的,c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小,故C项错误。11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答案C解析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不利于对有害动物的控制,A错。控制人口数
10、量的关键是控制出生率,B错。K/2时捕捞得到的不是最大日捕获量,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应在K时,D错。根据该图可以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实际生产,C对。12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答:火柴燃烧、铁钉生锈、白糖加热等。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答案D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11、,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解析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在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e段种群个体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被过度消耗,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本实验在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答: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在透过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因此会把物图像放大。13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
12、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_的影响。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点为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答案(1)生活资源(食物)空间种内斗争(2)阳光、温度、水分0(3)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解析“J”型曲线是在食
13、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在自然情况下,空间、食物、其他条件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斗争,种群数量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在K值附近稳定地波动,此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呈现“S”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地影响种群数量。5、垃圾的回收利用有哪些好处?14下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物质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14、化学变化。(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_。4、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感觉到甜味吗?为什么?(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点左右,原因是_。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取出铁钉后,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那部分变红了。(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3、我们在水中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呢?(P18)_。(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
15、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酶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细胞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案是_。答案(1)cd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因为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b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的增长和恢复(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算出一个方格的平均值;以此为依据,估算容器中的酵母菌总数个性拓展15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
16、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实验组ABCD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1)图中曲线、和分别是_组、_组和_组的结果。(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和_。(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细胞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答案(1)BAD(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5)浸泡和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