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7717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4、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这就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向我们提出了忠告。二、初读课文

2、、整体感知:1、“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2、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3、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

4、探求未知的世界。4、学习生字词:(1) 儒家(r) 彷徨(png hung) 袖手旁观(xi) 真相(xing)注音:丁肇()中 不知所措()(2)词语释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5、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三、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结构: 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

5、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一层(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四、课堂小结:本文由古代文化奠基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

6、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采用的说理方法:一是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中引用了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二是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三是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

7、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2、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二、 细读课文,合作交流: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明确: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

8、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9、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

10、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1、在第11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阐述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历史渊源的?明确: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2、丁肇中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明确:作者在演讲中举王阳明“格竹”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

11、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解释。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作者指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明确: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大家受传统思想的支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四、研读

12、课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1. 引用论证法: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2. 举例论证法: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3. 对比论证: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

13、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五、 总结课文论述思路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六、课堂小结: “纸上

14、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要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的学习应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七、布置作业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八、板书设计: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本论:(阐明道理):1、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2、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3、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完整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