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8361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仅供个人参考 鱼 我 所 欲 也 导 学 案班级_ 小组_ 姓名_主备人:武翠平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写法。学习重点:1、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课文背诵。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学习难点:1、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资料链接孟子主张性善,这是因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即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们的“性

2、”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

3、感。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音:苟(gu) 得 所恶( w )不辟( b ) 勿丧( sng )耳一箪食(dn ) 蹴( c ) 羹(gng )?得我与( y )乡( xing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wi )宫室之美为( wi )之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2、理解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大意。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并借助工具书掌握文言字词义,并翻译句子,理解课文大意。重点字词:1、鱼我所欲也( 想要 )2、有甚于生者

4、(比更重要 )3、不为苟得 ( 去做 )( 苟且得到 )4、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 祸患 )( 通“避”,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 没有 )6、凡可以得生者( 的手段 ) 7、何不为也( 做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通过 ) 9、是故( 所以 , 因此 )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只是 )( 这种思想 )11、贤者能勿丧耳( 丧失 )( 兼词,罢了 )12、一箪食( 古代盛食物用的竹器 )( 饭 )13、一豆羹( 古代盛肉或汤的器皿 )( 汤 )14、呼尔而与之( 语气助词 )( 给 ) 15、行道之人(过路的人 ) 16、蹴尔而与之( 践踏 ) 17、

5、乞人不屑也( 认为不值得一顾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比喻优厚的俸禄 )(通“辨”分辨 ) 19、于我何加焉( 介词,对于 )( 疑问代词“何”作“加”的宾语, ) 20、为宫室之美( 为了 )21、得我与( 通“德”恩惠)(通“欤”) 22、乡为身死( 通“向” 过去,从前 )23、为之( 做了,干了 ) 24、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罢休 )25、失其本心( 羞恶之心 )第二课时三、合作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运用比喻手法引出论点,用浅显的生活常理来比喻人生抉择,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自然引出并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

6、的论点。2、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述的?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一段用比喻论证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用道理论证,证明“舍生取义”的重要性。并得出“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结论。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手法有力的证明了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舍生取义”。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什么?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指的是羞恶之心,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的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如,有人不吃“嗟来之食”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是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是自己的羞恶之

7、心不被物欲所蔽。4、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请结合历史或现实生活,再给本文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今天,我们应该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丑、恶,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将敌人引入深山,全力抗敌,弹尽粮绝,跳崖自尽。董存瑞舍生炸碉堡。邱少云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暴露目标。孟祥斌舍生救跳江自杀的女子等。四、课堂小结课文主要讲的是: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然而只有

8、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串于他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的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改变初衷。因此,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五、巩固练习1、下面选项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 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生于忧患?故患有所不避也 D. 故不为苟得也?故自号曰醉翁也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

9、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辩”通“辨”,辨别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助词“得”通“德”恩惠,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通“向”,从前,原先3、文章开头用(比喻)的方法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义,整理译文。2、小作训练:谈谈义与利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 , , .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 6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