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

上传人(卖家):丹乡武阿哥 文档编号:58386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编教材文言文分册梳理训练七年级(上)第1篇 咏 雪南朝刘义庆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 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 (2)俄而雪骤 俄而: 骤: (3)公欣然曰 欣然: 【F】(4)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拟: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因: 2. 重点虚词与儿女讲论文义 3. 重点句子翻译(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第2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南朝刘义庆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 重点实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过中不至 至: 【F】(3)太丘舍去 舍: 去: (4)门外戏 戏: 【F】(5)待君久不至 待: 【F】(6)相委而去

2、委: (7)友人惭 惭: 【F】(8)下车引之 引: (9)元方入门不顾 顾: 2. 重点虚词(1)去后乃至 (2)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重点句子翻译(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第3篇 论语十二章(2011课标)考情搜索: 2014年与孔子世家赞对比考查。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教参段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3、,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曾(zng)子曰:“吾(w)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第二章:强调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矩。” (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

4、就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能顺从意愿,不越过法度。”第三章: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温习的过程中,关键在于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思而不学则殆(di)。” (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要结合起来。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n)食

5、,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第六章: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读起来情真意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第七章:讲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n)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孔子说:“吃粗

6、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第八章:讲个人修养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第九章:讲学习的态度,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的人,也往往是善于学习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f),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第十章: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第十一章: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坚守气节。 子夏曰:“博学而笃(d)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第十二章:讲求仁的途径。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了。【中心概括】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方法(第一章1句、第四、五章)、学习态度(第七、九章)、道德修养(第一章3句、第二、三、六、八、十一、十二章)等方面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

8、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句归纳1. 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同_,意思:_。2.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学而时习之原意为:时间,句中意为:_。(2)名词用作动词饭疏食,饮水原意为: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句中意为:_。(3)动词用作名词传不习乎原意为:传授,句中意为:_。(4)形容词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原意为:旧的,句中意为:_。原意为:新的,句中意为:_。(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原意为:快乐,句中意为:_。3. 一词多义人不知而不愠 _【F】(1)知温故而知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_【F】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_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_【F】

9、(2)乐不亦乐乎 _【F】乐亦在其中矣 _【F】4. 重点实词(1)人不知而不愠2014 愠:_ (2)吾日三省吾身 日:_ 省:_ (3)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_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 (5)三十而立 立:_ (6)四十而不惑 惑:_ (7)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_ (8)不逾矩 逾:_ 矩:_ (9)学而不思则罔 罔:_ (10)思而不学则殆 殆:_ (11)人不堪其忧 堪:_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 (13)曲肱而枕之 肱:_ (14)子在川上曰 川:_ (15)逝者如斯夫 逝:_ 斯:_ (16)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_ (17)博学而笃志 笃:_ (18)仁在其中矣

10、仁:_ 5. 重点虚词 (1)而学而时习之 _温故而知新2015D _学而不思则罔 _(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_可以为师矣 _(3)于我如浮云 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6. 重点句子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1.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 2. 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

11、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素养提升设问 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金题演练(人物、内容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有顷,孔子叹息,顾谓曾子曰:“参,汝可语明王之道与?”曾子曰:“非敢以为足也,请因所闻而学焉。”子曰:“居,吾语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是故,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可以守;三至行,然后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冲千里之外;其征也,则必还师衽席之上。故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

12、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王之道也。”(节选自孔子家语王言解)【注释】服:用,使用。折冲:击败敌人,战胜敌人。衽(rn)席:借指太平安居的生活。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汝可语明王之道与 ( )(2)请因所闻而学焉 ( )(3)不以其道服乘之 ( )(4)则必还师衽席之上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虽有国之良马 故虽有名马 B. 不以其道治之 何以战C. 明王之道 何陋之有D. 外行三至而财不费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 4. 试着分析选文中“内

13、修七教,外行三至”的好处。(2分) 虚词随文小练编者按:依据陕西中考说明规定的14个虚词,典型课文后设置“虚词随文小练”栏目,随文小结,一练一得。【用法归纳】乎(11年1考:2015)速记口诀:放在动后近似于,放在形后是样子,句末疑问或感叹。意义及用法: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2015A】;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吧”;表反问,相当于“吗”“呢”;表感叹,可译为“吧”“啊”;表推测,可译为“吧”;表示停顿或舒缓。论语十二章一课中“乎”字用法极为典型,共出现了6处,请完成下表。义项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吧”例句:_ _义项表反问,相当于“吗”“呢”例句 _ _【自主归纳】同学

14、们,除了论语十二章,你还能从其他课文中找到更多虚词“乎”的义项和例句吗?请完成下表。义项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例句:颓然乎其间者义项表感叹,可译为“吧”“啊”例句:_ 义项表推测,可译为“吧” 义项表示停顿或舒缓例句:_ 例句:_第4篇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全国视野:2018全国考情对比:邵阳。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教参段层夫(f)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

15、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除了内心恬淡,不慕名利以外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除了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外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第1层: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第2层:明确“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第3层:殷殷叮咛:应惜时勤学、为社会所用。【中心概括】文

16、章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讲明了修身养德的途径和方法,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宁静淡泊的重要,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全文体现出诸葛亮对儿子的细微关怀。【写作特色】文章概括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饰雕琢,说理平易近人。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 重点实词(1)静以修身 静:_ (2)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_ 明:_ (3)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_ (4)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_ (5)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_ 慢:_ 励:_ (6)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_

17、(7)年与时驰 驰:_ (8)意与日去 意:_ (9)遂成枯落 枯落:_ 2. 重点虚词静以修身 以:_ 3. 重点句子翻译(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第5篇 狼清蒲松龄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一狼洞其中原意为:洞穴,句中意为:_。(2)名词用作状语其一犬坐于前原意为:狗,句中意为: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原意为:隧道,句中意为:_。2. 一词多义(1)止止有剩骨_一狼得骨止 _ 【F】(2)意意暇甚 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F】 (3)前其一犬

18、坐于前 _狼不敢前 _【F】(4)敌恐前后受其敌 _盖以诱敌 _【F】3. 重点实词(1)缀行甚远 缀:_(2)一狼仍从 从: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_ 驱:_ 如故:_(4)屠大窘 窘:_(5)顾野有麦场 顾:_(6)场主积薪其中 薪:_(7)苫蔽成丘 苫蔽:_(8)弛担持刀 弛:_(9)眈眈相向 眈眈:_(10)少时 少时:_(11)一狼径去 径:_(12)目似瞑 瞑:_(13)意暇甚 暇:_(14)屠暴起 暴:_(15)又数刀毙之 毙:_【F】(16)乃悟前狼假寐 寐:_(17)狼亦黠矣 黠:_(18)而顷刻两毙 顷刻:_(1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_ 几何:_4. 重点虚词(

19、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 (2)其一犬坐于前 _(4)之(3)其一犬坐于前 _又数刀毙之 _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久之,目似瞑 _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5)以以刀劈狼首 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5. 重点句子翻译(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第6篇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教参段层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i)汲(j),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20、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第1层:开端:宋国姓丁的人家因为到外面打水,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就告诉别人“穿井得一人”。第2层:发展: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

21、了,直传到国君那里。第3层:结局: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寓意】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 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闻之于宋君原意为:知道、听说,句中意为:_ 2. 重点实词(1)穿井得一人 穿:_ (2)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_ 汲:_ (3)及其家穿井 及:_ (4)国人道之 道:_ (5)丁氏对曰 对:_ (6)得一人之使 使:_ (1)之3. 重点虚词宋之丁氏 _有闻而传之者 _国人道之 _求闻之若此 _(2)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_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4. 重点句子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

22、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第7篇 杞人忧天列子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

23、,亦不能有所中(zhng)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步跐(c)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sh)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聚积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寓意】讽

24、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当然也应该看到,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知识梳理重点字词句归纳1. 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_同_,意思:_。2. 古今异义身亡所寄古义:_ 今义:死,死去的3. 重点实词(1)因往晓之 晓:_ (2)若屈伸呼吸 若:_ (3)终日在天中行止 行止:_ (4)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_ (5)只使坠 只使:_ (6)亦不能有所中伤 中伤:_ (7)充塞四虚 四虚:_ (8)若躇步跐蹈 躇步跐蹈:_ 4. 重点虚词之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_因往晓之_5. 重点句子翻译(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doc)为本站会员(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