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质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利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教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教学难点:学习小说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利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继续传授学习小说的方法,让学生继续把握三要素,并能深入学会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很多普通人,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高尚的尊严与追求。今天
2、我们来学习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尔斯华绥笔下的一位鞋匠,看看这位鞋匠有着什么样的尊严与追求。板书:品质简介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伦敦的大律师,并经营好几家公司。高尔斯华绥1895年开始创作,他师承俄法两国现实主义大师。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和第一个剧本银盒给作者带来了广泛的声誉,确立了高尔斯华绥文坛上的地位。此后他又发表了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出租(1921)。高尔斯华绥是个多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7部小说、26个
3、剧本、12个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集。生前曾获美国许多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担任过国际笔会会长。1929年获得荣誉勋章。他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他的小说不采用离奇怪诞的夸张手法,而是在真实的描绘中透露作者的褒贬。他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笔自然流畅,故事情节跌宕有致。鉴于他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特别是“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于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一)、请用一句话概括格斯拉的人生故事,不超过50字。明确:技艺高超的鞋匠格斯拉能做非常好的靴子,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
4、的竞争中失败,生意越来越清淡,最后饿死。(二)、大家初读课文后肯定对格斯拉有一个直觉印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描述。明确:平凡、善良、诚实、负责、执著、敬业、正直、坚强、有原则、追求完美、不善变通、保守固执等等。(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格斯拉的品质,你们觉得这篇小说要突出的是哪几个品质?明确:执著、敬业。三、关注命运,熟悉情节。(一)小说主人公自然是格斯拉兄弟,那么他们的命运有哪些变化?从哪些细节暗示出来的?请你根据文本用自己的话阐释。 明确:肖像的变化、店面的变化、橱窗里靴子的变化、店面招牌的变化。解析1肖像描写的变化: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的红胡子好像
5、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我所遇到的原来是他本人,但是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他实在叫人难过。2店面的变化:先是两间店铺,后来只剩一间,最后不属于他了。3橱窗里陈列的靴子的变化: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4店面招牌的变化:“格斯拉兄弟”的招牌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从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格斯拉的命运轨迹:生意越来越清淡,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最
6、后离开了人世。(二)文中还写了“我”的多次出现,作者有何用意明确:“我”是一个线索人物,是格斯拉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也是故事情节的叙述者。小说以“我”几次去格斯拉兄弟的店铺做靴子为明线,以格斯拉兄弟的店铺的兴衰历程为暗线来展开故事情节。 幻灯显示: 明线序(12节) 回忆当时店铺的摆设开端(311节) 初次做靴发展(1242节) 多次做靴高潮(4353节) 最后做靴结局(5467节) 谈论靴匠 暗线生意忙生意差,哥哥死生意淡,铺面让人饿死 四、走近人物,品读形象。(一)格斯拉手艺高超、工作认真,却被迫离开了这个世界,文中那个青年说这“真是怪事”,觉得“他是个怪人”。格斯拉先生的确是奇怪的,除了那
7、个年轻人讲的,在小说前面的叙述中也能发现他的“怪”。请找出描写格斯拉“怪”的细节,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明确: 1第34节:“这是一种手艺。”从他的含讽带刺的红胡根上,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严肃认真,自信自尊)解析:当十几岁的“我”询问他高超的制靴手艺时,他用含讽带刺的语调回答,只露出一丝微笑。他并没有把普普通通的做靴子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手艺”,一种艺术的追求。这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喜爱,对高超手艺的高度自信。2第5节: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好像在迷恋着理想。(朴实迟钝,迷恋理想) 解析: 有人认为这样不“美”的外形会影响人物形象,其实不然。这样的描写既是老鞋匠外在形貌的突出
8、特征,也是因为他长期专注于制鞋,职业特征对人内在精神的长期影响。用“皮革”喻示其老实、执著的性格,巧妙地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职业、他的精神糅合在一起了。3第8节: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忘我敬业,聚精会神)解析:本句描写了格斯拉先生刚从工作问出来的衣着和神态。“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这些对眼神的描写,突出的是刚从聚精会神的工作中醒转来,写出了格斯拉先生对制靴工作的投入。4第11节: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认真细致,
9、精益求精)解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为的是把靴子做到最好,对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这就是他一生的事业追求。5第21节:有些靴子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讲究诚信,执著追求)解析:对劣等产品的愤恨,真诚负责的态度。6第2224节: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鄙视劣质,坚守品质)解析:其实,格斯拉有自己的愤怒,对那种不顾靴子质量,利用广告销售的粗劣制品表示了鄙视。“潜在因素”是指对自己的做靴工艺和真诚品质的自信,以及对做劣等靴子的人的蔑视。小结:待我们细细回味后发
10、现,格斯拉这个“怪人”其实不怪,而是他可贵品质的间接反映。格斯拉一生在追求品质、守护品质,乃至牺牲生命不改其衷。现在我们可以确认刚上课时留下的问题了:小说所要表现的是哪几个最突出的品质?明确:敬业、执著。(二)、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除了我们以上找到的细节描写外,还有很多。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以上六个细节分别属于哪些手法?明确1语言描写、神态描写;2肖像描写;3神态描写、动作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描写;6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三)、除了对中心人物的直接描写外,作者还描写人物周围的事物来衬托,即侧面描写,你能从文章中找到吗?快速跳读,找出侧面描写。明确:1开头对鞋店“朴素安静
11、”特色的描绘,衬托出主人的性格是朴实沉静的,与大工业时代的重量轻质、浮躁草率截然不同。2“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既是“年轻人”,也是“我”充满赞美的感叹,可以看作是对鞋匠一生坚守品质,乃至牺牲生命不改其衷的总结。小结: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品读、内化,我们的心灵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靴子的灵魂就是格斯拉的生命,他用生命坚守着社会的良知,至死不渝地保持诚信善良、负责敬业的美好品质,这是人性的光辉,也是坚守的价值。五、探究死因,彰显品质。(一)、一个用生命坚守着社会良知的高尚的普通劳动者,有如此高超的手艺怎么会饿死?文中交代原因了吗?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过
12、分认真;接一份订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费时长;从早到晚在那里做靴子,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不知休息;从不登广告经营理念陈旧;只用最好的皮革成本过高;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不会经营;不注意同行竞争不能积极应对竞争。(二)、总之是由于格斯拉经营方式落后,经营理念陈旧。不过请注意原文,这是谁的观点?对,是那个接手格斯拉店面的年轻人的一家之言。那么作者认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格斯拉的死?文中有没有交代?明确:1、“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大工业公司的垄断使小手工业作坊的经营越来越困难。2、“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顾客可不愿意
13、等呀。”社会风气变坏,人们由追求品质经久耐穿变得喜新厌旧。这就是本文的时代背景。解析:品质写于1911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三)、试想:让格斯拉兄弟也顺应时代潮流,赶时髦,不行吗?明确:如果格斯拉“顺应潮流”,就得利用广告,就得赶时髦,让人们不断地换靴子,不断地跑到他的店铺里来购买,以增加业务。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良好品质正是在这
14、里展现出来,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当然,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先进的经营理念必将淘汰传统的经营方式,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格斯拉兄弟高尚品格的光辉,这也是我们探讨格斯拉兄弟死因的根本所在。(四)、文章以“品质”为题,能否换成“鞋匠之死”?谈谈你的理解。(只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皆可。)参考答案一:“品质”既指深得靴子本质的格斯拉注重靴子的品质,更指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以此为题,赞扬了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表现出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而“鞋匠之死”则以鞋匠的命运遭遇为主,重在突出故事情节,不能突出格斯拉的高尚品质。参考答案二:“鞋匠
15、之死”既可以吸引读者注意力,促使读者读下去,弄清楚鞋匠是谁,他为什么死了,谁该为他的死负责,一个“死”字鲜明突出了矛盾冲突,同时也突出鞋匠在大工业垄断的背景下的悲惨遭遇,更易引起人们的同情。而“品质”则太普通平常,更像散文标题,没有新鲜感,无吸引力。六、分析文本,体味情感。(一)、虽然“我”很早就在那里订做鞋,却从未把格斯拉当作鞋匠,而是当作老朋友。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文章,找出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画下来,并说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第2节:因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称其“手艺神妙”,敬佩赞叹之情溢于言表。)2第26节:我看看他满是褶皱
16、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得知生意一年年清淡下去,我留意那“褶皱的面孔”、花白的须毛,那经受打击后的痛苦,看在眼里,痛在心里。)3第34节:过了好几个月以后我撇不开这位老人所以我就去了!(时刻挂念在心,关注不幸命运。)4第43节:过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伦敦。我所去的第一个店铺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铺。(一声“老朋友”,淡去了多少阶级偏见,饱含了多少尊敬关爱!)5第53节:但我吓了一跳而且马上亲自把支票寄了出去。(我从细节反常预感不祥,非常明了鞋匠心思实在太缺钱,不得已才提前开出账单,可谓心有灵犀,息息相通。)(二)、请同学们
17、自选一段饱含情感的段落,带着感情自由朗读。小结:凡是那些让你心动、令你震撼的语言无不饱含着作者对格斯拉的同情、尊重和爱。本文也为我们作文提供了范例。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七、心怀深情,撰写碑铭。下面就让我们像高尔斯华绥一样,心怀深情,拿起笔,也向格斯拉奉上我们的怀念与尊敬,为格斯拉写一条墓志铭,60字左右。(留作作业,下节课反馈)参考答案:一个穷苦的鞋匠,朴实得像块石头,一生中只做一件事:用尽心血,制作靴子,尽善尽美,死而无憾。他是手艺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八、总结提升,拓展阅读。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永远放光!板书设计品质高尔斯华绥 明线序(12节) 回忆当时店铺的摆设开端(311节) 初次做靴发展(1242节) 多次做靴高潮(4353节) 最后做靴结局(5467节) 谈论靴匠 暗线生意忙生意差,哥哥死生意淡,铺面让人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