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雀东南飞的优秀教案设计孔雀东南飞的优秀教案设计一,导入新课大家听完王倩丽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梁祝这两位有情人最后只能化为蝶才能双双飞,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对就是封建制度,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一对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二,解题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
2、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三,梳理情节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2、全诗可分为五部分:(一)开端16(兰芝被遣)写兰芝向仲卿倾诉,揭开她与婆婆之间的尖锐矛盾,并表示自己无法忍受下去,愿意被遣送回家仲卿向母亲求情,被母亲坚决回绝,兰芝离开焦家已成定局(
3、二)发展712(夫妻誓别)写兰芝辞别焦家,仲卿送她回去,分别时两人立下盟誓(三)进一步发展1321(兰芝抗婚)写娘家后,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在哥哥的干预下,兰芝被迫应承了太守家的婚事,太守大事做迎娶的准备(四)高潮2231(双双殉情)写成亲的那一天,傍晚时,仲卿赶来,兰芝、仲卿诀别,两人相约以死抗争夜里,兰芝投水而死,仲卿上吊自杀(五)尾声32(告诫后人)写焦刘两家将兰芝、仲卿合葬,两人化为鸳鸯四,探究阅读话题: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关于铺排1、朗读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2、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它的内容明确:严妆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明确:铺排即铺陈、排比,铺陈,即
4、铺叙详细地叙述师: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交流(刘兰芝出众的美丽,知书识理,有涵养她的自尊、外柔内刚她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发言综合一下,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她要用美,给仲卿留下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她要用美,彰显对仲卿最深挚的爱;她要用美,表示她的委屈与不满;她要用美,
5、表现自己的坚强和自尊本段文字也很优美,请大家结合刘兰芝的内心感受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2师:诗中有多处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同学们能否再找出一两处明确:第二段,按时间顺序铺陈,意在强调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罗列数字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师:第13段有类似的内容,是不是有点重复?明确:不重复更突出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并且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3学生读“交语速装束郁郁登郡门”对表现兰芝的性格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极写婚事的热闹,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
6、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总结: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在我们学习过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中,这种手法也有运用能否想起来几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课后同学们注意体会比较铺陈、排比手法,夸张、渲染地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它实际上也就是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只是受汉大赋的影响,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往往一气贯注,渲染某种氛围和情绪【二】个性化的语言1,师生共同勾画刘兰芝自述身世的语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读和品味(1)“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个别朗读,点评)读后
7、思考:刘兰芝不舍得离开焦仲卿,但为何自求遣归?你看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析:这完全是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维护了自尊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总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有不满,但又坚决有力,毫不掩饰,(从她的话里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明确:焦母蓄谋已久,兰芝自求遣归是一种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为之的反抗行为(2)“上堂拜阿母”到“嬉戏莫相忘”(两位学生分别读出兰芝与焦母和小姑告别时的不同语言,接着由同学品味前后语气上的差异)和婆婆告别:态度上表面自谦自责,而她善良、温顺中别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反抗意味的刚性,语气上她从容镇定、不卑不
8、亢,与婆婆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和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既有与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的归的悲愤(3)品读遣归之后兰芝与刘兄的对话思考:兰芝是忠于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你能再现画面,推断兰芝当时的心理吗?明确:她知道哀求无效,所以干脆地答应了,实际上她的内心是完全绝望了(4)(课下)品读兰芝与焦仲卿的三处精彩对话A.被遣之前B夫妇誓别C.夫妇诀别小结:课文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刘兰芝那样的女性,在孔雀东南飞之前,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另外,诗中作者还运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等诗句,有助于对人物的
9、处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画课文小结:这节课我们最难忘的应该就是刘兰芝,难忘她的出众的外在美,难忘她高贵的内在美可是当我们看到美的东西备受折磨与摧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痛的而本文的美就在于当美被泯灭的时候,又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悲剧美,下一次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本文的悲剧根源及悲剧的意义作业:请同学们按照我们现代的思想观念为刘兰芝设计一种人生命运板书设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铺排美丽沉着镇定有教养兰芝个性化的语言不慕富贵不卑不亢反抗精神梁祝故事梗概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
10、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
11、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谢安听说这一奇事,就奏请皇帝,敕封为义妇冢总结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出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抗,反抗了当时旧时的封建制度,不被当时的各种强权的压迫它也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于爱情的执着,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这也正是他们对于彼此的互相尊重、理解,在后来梁山伯死后,她竟下嫁给马文才,但是这却为她奠定了与梁山伯再次相逢的机会,这便可见他们之间深深的爱慕之情我在听完梁祝以后,感觉到“祝英台纵身投坟”比较激烈,这也为后面的化蝶奠定了基础使梁祝成为真正的感人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