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正是读书时少年正是读书时共2课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自己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找出自己与 他人的差距,从而更好地去阅读。2.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找到恰当的阅读方法。3.大胆交流,积极参与活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围绕活动主题 写作,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做到思路清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同学们,一个人内在的学识和修养常常可以反应在外在的形象气质上,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莎士比亚也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你们喜欢课外阅读吗?在你的平日生活中,阅读
2、占有怎样的位置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年正是读书时啊,让我们一起读起来吧!新课导入新课导入资料一: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1.国民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资料一: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2.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以年为统计周期,以本为计量单位)一、填写调查问卷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关机构在这一天会发布上年度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的数据显示,9-13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和人均阅读量明显高于18-70岁的成年人(参看“资料一”)。这是个可喜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同学们还是很爱读书的,也能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你的阅读状况是怎样的
3、呢?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资料二”(教材P88)中的调查问卷。这份问卷,旨在帮助你了解自己的阅读状况,为改进你的阅读现状提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准确作答。只有数据准确,才能发现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探究示例探究示例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阅读状况,进而改变自己的阅读现状,增加自己的阅读数量,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二、同学之间找差距1.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结果,对照同学的情况,并参照“资料一”中的数据,寻找差距。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属于对阅读状态的客观描述,不经对比,很难发现个人的不足。比如问题1、3,测评的是个人的阅读量和每天的阅读时间,经
4、过对比,才能发现差距。2.小组展开讨论,找出大家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开出“药方”。探究示例探究示例针对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出的“药方”:1.制订好读书计划,提高课外阅读的品位,多读书,读好书。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勤写读书笔记。3.课外阅读尽量在师长的引导下进行,及时和同学分享阅读体验和心得。三、共同研讨促阅读1.各小组将本组发现的阅读共性问题提交语文课代表或老师,由他从中选择两三个话题,在全班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大家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2.通过以上的调查、讨论和分析,你对自己的课外阅读状况一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从同学们的课外阅
5、读经验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你有没有一些想法要跟同学、老师分享呢?结合“资料一”“资料三”(教材P89),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400字。以下题目可供参考:1.我的读书计划2.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3.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4.这种阅读习惯要不得5.营造良好阅读风气的几点建议6.谈谈读书之乐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它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带给我们优美的意蕴。但怎样阅读才是最有益的呢?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值得提倡的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批”指批语,主要是
6、批写自己的看法、思想感悟和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注”指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内容出处等加以解释或提示。那么,如何圈点批注呢?第一步是选定一些符号进行标记,符号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是自己设定的,这些符号要固定统一下来。比如说用圆圈标出重点字词,用横线画出核心、重要的内容,用三角符号标注出你认为用得特别好、特别生动、特别传神的字或句等。第二步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框架的前提下,把生字、生词、段落序号、段落中心句、精彩语句、过渡句段、中心段等标记圈点出来。要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圈点,围绕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圈点,围绕运用
7、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等的句段进行圈点。这一步,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为深入阅读确定方向,为批注做准备。第三步围绕圈点的部分,写出自己的看法、思想感悟和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批注可从不同角度入手,比如:解释文中重点词句;赏析准确的字词、形象的描写、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批注自己的感悟等。另外,还可以批注自已阅读过程中的疑问,以便向同学和老师请教。速读 速读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将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几种常见的读书方法几种常见的读书方法略读 略读是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
8、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一般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以大致了解内容,达到阅读的目的。精读 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其中的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1.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真题在线真题在线(1)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示例1:我喜欢甲幅。甲幅作品展现了老师带领学生们读书的画面。图中学生们我喜欢甲幅。甲幅作品展现了老师带领学生们读书的
9、画面。图中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甲幅作品能够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甲幅作品能够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读素养的重要性。示例2:我喜欢乙幅作品。乙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我喜欢乙幅作品。乙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陪的画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陪伴,只有
10、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伴,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2)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出一条宣传口号。甲:师生同读,携手成长。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乙: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材料2 数字
11、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2.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手机微信里收藏了近一万篇文章。(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让读者有阅读收获(提高阅读质量)。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1.了
12、解自己的阅读状况,提高对读书的认识。2.和同学交流读书情况,找出共同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3.学习名家的读书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养成会读书、勤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一、向名人学读书凿壁偷光凿壁偷光 汉朝时著名的学者匡衡,幼时家贫,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进来,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起书借着光来看,一直读到邻家熄灯。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当上了丞相。张广厚吃书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
13、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跟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二、好书大家分享 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完美无憾。让我们把读过的好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例如:图书卡图书卡书名书名繁星主旨主旨“爱的哲学”是诗集的核心,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诗集的主题。作者作者冰心内容选段内容选段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
14、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推介理由推介理由唯美、清新,荡涤心灵,愉悦灵魂。三、交流与讨论我看我看“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甲:我认为,我认为,“读图时代读图时代”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这在以前科技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这在以前科技落后的情况下是不能达到的。然而,我们虽然进入了落后的情况下是不能达到的。然而,我们虽然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逐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逐步摒弃摒弃文字。图片离不开语言文字,我们仍然需文字。图片离不开语言文字,我们仍然需要文字的帮助,图文并茂会使得信息内容的表达更为丰富多彩要文字的帮助,图文并茂会使得信息内容的
15、表达更为丰富多彩。乙: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我认为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我认为“读图时代读图时代”也是有利有也是有利有弊,相比之下,它的弊是大于利的。读图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很容弊,相比之下,它的弊是大于利的。读图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很容易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以电影为例,许多电影都是由名著改编易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以电影为例,许多电影都是由名著改编而来,当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文字所描述而来,当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文字所描述的场景和人物。正所谓的场景和人物。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
16、可是,当我们在欣赏电影时,完全沉浸在导演所设计的情景中当我们在欣赏电影时,完全沉浸在导演所设计的情景中,便有了刻板便有了刻板印象。而且印象。而且,图片浅显易懂,加上配示、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图片浅显易懂,加上配示、解说,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了。这对提高教育水平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了。这对提高教育水平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丙:我赞同乙的观点。目前众多图书我赞同乙的观点。目前众多图书“重图轻文重图轻文”的阅读指向极大地改的阅读指向极大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把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转移到图片上,不仅打断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把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转移到图片上,不仅打断了文字固有的逻辑与连贯性,也会使读者满足于
17、图片所提供的直观信息,了文字固有的逻辑与连贯性,也会使读者满足于图片所提供的直观信息,从而放弃对文字表述的思考和感悟。在从而放弃对文字表述的思考和感悟。在“读图时代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习惯于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呈现出感官化的审美取向,甚至可能会丧失习惯于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呈现出感官化的审美取向,甚至可能会丧失文字感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文字感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性学习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2分)
18、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活动形式二活动形式三(2)调查年份调查年份 所占比例所占比例调查内容调查内容2013年年2014年年2015年年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阅读42%32%20%喜欢喜欢阅读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0%23%24%用手机、电脑阅读38%45%56%上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示例:(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
19、便,但长期采用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阅读我的读书经验,回答问题。我的读书经验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
20、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将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语言关,要先做许多准
21、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了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
22、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让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1)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_(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3)结合第段内容,说说标红词语“过河拆桥”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能够流传下来的;被历来的群众认为是有永久价值的。(时间的考验、群众的推荐)在读书中抓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局限于文字本身。真题演练真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