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85869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3* 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朗读这几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4.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新诗的共同特点。通过诗歌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这五首诗的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

2、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多声部式的结构和热烈汹涌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首短诗,不同的是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精悍隽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吧。 教师板书课题:3* 短诗五首 二、新课学习 月夜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沈尹默(18831971),诗人、书法家。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早年留学日本

3、,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发表过白话诗。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第一号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二)诗歌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4、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2.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霜风猛烈地吹刮着,月光明亮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 并排站立,充满美的意蕴。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默读合格,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霜风、月光、树。 教师追问: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冬夜的“霜风”“月光”突出了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象征着“五四”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

5、萧索的环境。 学生2:“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2.“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树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学生2:“却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教师总结:“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月夜中诗人的情感? (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析讨论。) 学生:冬天的夜晚,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在这种萧索的环境中,诗人面对“一株顶高的树”,即更强势的人或势力,他也“并排立着”,决不“靠着”,反映了诗人对独立人格的

6、追求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2.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 (学生默读诗歌,分析归纳回答。) 预设1:“我”是一个身处“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预设2:“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追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预设3:“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自

7、由的渴望。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意境简洁、含蓄,语气委婉,节奏舒缓。 四句诗的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充分地表现了寒风中卓然独立的形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整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诗歌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清新质朴,富于散文之美。 萧红墓畔口占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翻译家。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

8、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雨巷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胧;后期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2)背景资料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了解萧红 萧红(19111942),作家。原名张廼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与萧军合出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发表生死场,描写东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腻,抒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著有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写作背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

9、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埋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逝世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生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入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二)诗歌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

10、出重音。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2.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诗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题目出示:萧红墓畔口占 学生:“萧红墓畔”点明了地点。 “口占”,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从诗人的哪些行为可以体会到其对萧红的哀思? 诗句出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学生默读诗歌,勾画分析疏通。) 学生1:“走六小时”指时间之长。 学生2:“长途”指距离之远。 学生3:“六小时”和“长途”

11、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教师补充:“寂寞”既是诗人奔赴墓地时心境无比孤寂悲凉,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隐指萧红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全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调。 教师:第二句诗为什么不说“墓畔”而说“头边”? (学生默读合格,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 教师:作者为什么要送给她一束“红山茶”? 学生:“放一束红山茶”,山茶花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

12、对她的深情悼念,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 2.第三句诗中诗人在等待什么?“长夜漫漫”有什么含义?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我等待着”等待的是革命曙光的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学生2:“长夜漫漫”,写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3.如何理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默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有伤悼之情,感伤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生命; 学生2:有惋惜之情,叹惋萧红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学生3:有羡慕之情,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

13、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回顾全诗,诗歌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齐读诗歌,然后分析讨论。) 学生1:因悼念而感到悲伤、寂寞。 学生2:面对险境的坚忍和不屈。 学生3: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学生4:镇静、坚守和自勉。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历和感想,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语言朴素洗练,情感深沉真挚。 开头用“六小时”“长途”写

14、出了诗人不顾路途遥远,孤身一人来到友人墓畔凭吊祭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悼念和缅怀之情。“一束红山茶”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深沉,既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也代表了萧红的品性和精神,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着激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探究,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对比阅读,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短诗五首中的前两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首断章。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为诗人只对这四句诗感到满意,才将其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先

15、来学习这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作。 二、学习新课 断章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卞之琳(19102000),诗人、翻译家。江苏海门人。 1929年开始写诗,诗风晦涩、含蓄,富有形式感。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找准节奏,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有什么特点。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

16、找出来。 (学生朗读诗句,勾画课本回答。) 学生: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怎样理解诗中“人”与“风景”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1:“人”不仅是看风景的主体,有时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成为欣赏“风景”的客体。 学生2:“风景”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

17、对关系。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断章一诗给予你们怎样的生活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1: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也同样影响着别人。 学生2:静静地看风景,静静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不也很快乐吗? 学生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必追问,无须深究,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此刻,就很美。 学生4:若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若能装饰你的梦,也是我小小价值的体现。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

18、指正。 预设:诗人通过描绘四幅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剪影,带给我们丰富的哲思。启迪我们: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不是绝对和孤立存在的。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语言清新平淡,意蕴含蓄深远。 四行诗写了四个十分平常却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反过来,你也可以装饰别人的梦,可见宇宙万物是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诗歌通过这些平淡易懂的句子,阐释了丰富的哲理。 风雨吟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

19、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20世纪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主要作品有桑野驰驱集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 本诗选自芦荻诗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

20、吟这首短诗。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诗歌,抓住关键词描绘诗歌画面。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2.透过诗句,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同学们,多读几遍诗歌,说说最喜欢哪一句,好在哪里。 (学生朗读诗句

21、,讨论分析回答。) 诗句出示: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 学生:“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风雨”裹挟着颇有气势地冲过来的动态,展示了一种磅礴的、席卷一切的气势。 教师:这句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教师追问:“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学生: 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

22、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诗句出示: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教师:同学们,朗诵这两句,然后赏析一下。 (学生默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 学生2: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 2.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年轻舵手的心”?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年轻舵手的心”主要表现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诗中写“我有年轻舵手的心”,表明了诗人不惧风雨的豪迈气概。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结合全诗谈谈,面对这样的大地,“

2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回答。) 第1小组:面对苦难的祖国,“我”虽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做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2小组:因没有经验,“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现了“我”对中国社会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感到忧虑。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通过描绘在暴风骤雨的摧折下,大地被淹没的景象,展现了“我”愿做年轻舵手的决心,表达出战胜风雨、一往无前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 2.我们一起明

24、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1:意象突出。 无论是第一节中的“风”“雨”的意象,还是第二节中的“海”“舟”的意象,还是后来出现的敢做“年轻舵手”的“我”的意象,都非常突出。突出的意象,营造了立体的画面,所以不论是风雨肆虐,还是大地被淹没,还是“我”掌舵在风雨之中,都给人非常强烈的画面冲击感。 预设2:立意向上。前两节诗极力铺排渲染,突出风雨肆虐下大地被毁灭的沉重景象,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我”没有退缩,勇敢地站出来,担负起“舵手”的责任,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和责任感呢?本诗虽短,但立意积极向上,带给读者鼓舞和力量。 统 一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

25、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 1969年9月,聂鲁达接受了智利共产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次竞选只是促成人民联盟各党派携手合作的一种策略。当人民联盟推举

26、S阿连德戈森斯为共同候选人后,聂鲁达立即退出竞选,支持阿连德直至取得最后胜利。为此他写下了统一。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边读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统一 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2.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

27、的思想。 (三)细读诗歌,精读细研 1.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 请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 “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 学生2: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四)深读诗歌,合作探究 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

28、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五)诗歌小结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以树叶、花朵、果实为意象,形象地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的道理,指出不要被众多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 预设:语言浅显,意蕴深刻。 全诗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以

29、“叶”“花”两个意象来说明事物的统一性,第二句以“果实”“树木”为意象,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语言浅白平实。第一句中“繁多是个谎言”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统一”的深刻理解。而第二句中“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花,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的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待。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1: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预设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

30、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 预设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1:如果时代是沉默的,我们应该站出来唱歌,大声唱,因为我们是青年一代,我们有理想,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希望唤醒更多的人,为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而奋斗。 预设2:友情是冒着敌占区的封锁,去墓畔凭吊;友情,是墓畔放下的一束花,寄托着哀思;友情,是六个小时的跋涉,只为看你一眼;友情,是你离去了,我还

31、在独自坚守理想,永不放弃。 预设3: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而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 预设4: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当人生的风雨袭来,我们该如何面对?是仓皇逃避,还是像“我”一样勇敢地迎上去,做勇敢的舵手,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自然是后者,两军交战,勇者胜,只有勇敢迎上去,才能战胜困难、挫折,收获人生的彩虹。 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 六、

32、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学了本课后,学校打算开展“亲近诗歌”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2.阅读雨巷,回答下面的问题。 七、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1.熟读这五首诗,查阅白话新诗的资料,了解其文体特点。 2.请仿照月夜这首诗,塑一个“我”,写出当今时代的“月夜”。 3.请仿照风雨吟写一首秋风吟,注意设置动景和静景。 【教学反思】 作为一篇自读课文,这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来完成诗歌的鉴赏任务。这两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重点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前两首诗歌并解读意象,品味语言;有时则放手让学生自行尝试理解诗歌,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只就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自己把握诗意,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 但是,由于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艺术特征,并没有深入探讨,学生对白话新诗的认知较浅显。 【课后预习】 1.利用借助工具书,疏通海燕的重点词语意思、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海燕中的海燕具有怎样的特点? 3.海燕中,除了海燕,课文中还有哪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们分别象征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