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1.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我们看到了手术台前担忧病人的沃克医生,手术台上毅力惊人的刘伯承,感受到了毛主席老来丧子的无限悲痛,更体会到了方志敏作为共产党员清廉的美德。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板书:语文园地四) 2.学生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方法。
2、(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 (2)引导:读读“交流平台”,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画出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3)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并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板书:动作 语言 神态) 预设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预设2:从军神刘伯承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他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预设3: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中能够体会他内心的变化。(板书: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 3.练一练,学运用。 (1)学过的课文中,你还从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3、。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4)教师引导: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力一笑”,“脸色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力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 4.拓展练习。 朗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是如何体会人物的内心的。 (1)“我?”桑娜脸色发白,说,“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选自六上课文穷人) 预设:这句话通过对桑娜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她内心的忐忑不安和担心。 (2)“我跨进书店,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选自林海音窃读记) 预设:这段话中通过“我”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书的心情。 5.教师小结: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大家以后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其他写人的文章。(板书:体会人
5、物的内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巩固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其他文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情景仿写 1.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部分内容。学生默读,明确要求。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2.引导学生通过例句体会人物内心。 (1)小组讨论
6、:从这三个例句中,你分别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预设1:从第一个例句中的“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等动作描写,能体会到毛主席的悲伤、心痛。 预设2:第二个例句,从黄继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感受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接受任务的决心。 预设3:第三个例句中,从将军的动作、语言,感受到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 3.引导学生选择一种情境仿写。 (1)启发学生思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在生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情境,想想焦急地等人时,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一般会有哪些举动?表情如何?会说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选
7、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1:心情急躁时,一般会有“探头张望”“眼睛死死地盯着远方”等动作,脸上满是焦急却极力掩饰。 预设2:还可能会打电话催促对方“你怎么还不过来”。 (3)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择一种情景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是否准确表达出人物内心”这一标准展开评价。 预设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爸爸在家门口不停地走来走去,他眉头紧蹙着,时不时探头看看大路上的人影,嘴里不停地喃喃着:“怎么还没回来,怎么还没回来” 预设2:妈妈今天本来是要带我出去玩,却一声不吭地走了。我低着头,皱着眉头,心里想着:为什么
8、不告诉我一声再走呢?我满脸失望地回到了房间,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满是委屈。 预设3:在机场看到爸爸的那一刻,小明不顾一切飞奔过去,紧紧抱住了爸爸,心中的思念顿时化成两泓清泉止不住地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五年了,我已经五年没见到你了,爸爸” 4.拓展积累。 (1)出示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 妙语连珠、伶牙俐齿、结结巴巴、对答如流 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 (2)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交流总结了“抓住人物的动作
9、、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并能仿照例句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 四、布置作业 情景仿写:作业本不见了 要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出人物的内心。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 语言 ) ( 神态 ) ( 动作 ) ( 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 体会人物的内心 体会 人物的内心 ) 2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2.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3.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过程】 词句段运用 第二题
10、: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1.下面句子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 2.出示例句,指名朗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3.学生小组讨论,说说从例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第一个例句:沃克医生平时是“从容镇定”的,这次却“双手颤抖”“额上汗珠滚滚”,通过强烈的对比,能体会到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时心里特别紧张。 (2)第二个例句:平
11、时“我”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能一笑而过,这次却“无法释然”,强烈的反差中,能体会到这件事一定非同小可。 追问:为什么你有这种感觉?这两个例句有什么样的表达特点? 预设:两个例句都写了人物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表现,像这样将同一个人对比明显的两种表现放在一起,表达效果显得特别强烈。(板书:对比 表达效果强烈) 5.牛刀小试 (1)教师出示一些前后反差明显的词语,结合例句,引导学生进行仿说。如轻言细语和大呼小叫,笑容满面和表情严肃等。 (2)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自由仿说。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预设1:老师要报分数了,我吓得不敢抬头,双手直哆嗦。“李明,96分。”啊,我考得那么好?我偷偷捂着嘴笑,用
12、眼角的余光,得意地环顾四周。 预设2:一向嘻嘻哈哈的小明,今天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看他神情严肃地坐在座位上,两眼无光望着窗外,究竟是发生什么事了呢?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还可以通过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设计意图: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体会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说出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动作、语言、神态。 二、书写提示 1.出示书写范文,明确学习内容是规范篇章书写。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要点及方法。 (1)让学生默读短文,观察书写格式。 (2)出示书写格式提示,指名读。 (3)学生交流书写格式
13、要点。 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板书:标题、作者要醒目) 段落要分明。(板书:段落要分明) (4)除了书上提示的要点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1:标题和作者分两行,各自居中。 预设2:每段另起一行,开头空两字格。 预设3:每行字要写在横格线的中间。 预设4:字与字的间距尽量相等。 3.学生根据示范练习书法作品帆,让学生在横格纸上抄写。 4.让学生先围绕书写要点自评,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推荐写得好的在全班展示。 5.教师点评指导。 6.拓展欣赏。 (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 这两幅作品出自顾仲安先生,他生于1956年,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最高奖,中国钢笔书法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先后
14、对其作品作为专题报道,共出版字帖与专著计五十余种。 (2)学生欣赏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帆,让学生自己发现写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书写并展示作品成果,激发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兴趣。 日积月累 过渡:迄今一千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许多诗人以边塞的生活见闻为内容,写下了一首首豪迈大气的边塞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之涣写的边塞诗凉州词。(板书:凉州词) 1. 学习古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1)诵读正音。 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准字音,可播放音频帮助学生正音。 点拨:“仞”读作“rn”,“羌”读作“qing”。 同桌之间练读古诗,教师指名朗读。 (2)知人论世。
15、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影响和地位: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意境极为深远。代表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 创作背景: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3)解读诗题。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因“地处西北,常寒凉也”而得名。 (4)疏通诗意。 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结合创作背景,读懂诗意。
16、 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A.词义:“羌笛”是边塞流行的一种乐器;“何须”就是何必;“杨柳”指的是折杨柳曲,寓意别情。 B.诗意: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古诗赏析。 结合插图引导想象,诗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预设:凉州词中流露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板书:思乡之情) (6)情境诵读。 诵读时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 边读边体会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7)情境背诵。 同桌、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可以用凉州词的情境课文背诵版检验学生的背记情
17、况。 (8)巩固练习。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9)拓展阅读。 导入:凉州词这一曲调在唐朝很流行,当时很多诗人都写过凉州词,我们再来读一首边塞诗凉州词。 出示: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诵读正音。 疏通诗意。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
18、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2.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过渡:古代的交通和通讯都非常的不方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方式。接下来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诵读正音。 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准字音,可播放音频帮助学生正音。 同桌之间练读古诗,教师指名朗读。 点拨:“孟”读作“mng”,“陵”读作“lng”。 (2)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影响和地位: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
19、路难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 创作背景: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解读诗题。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广州。孟浩然是李白的忘年交。 (4)疏通诗意。 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结合创作背景,读懂诗意。 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A.词义:“故人”指好朋友孟浩然;“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指暮春时节、花开之季;“天际流”的意思是流向
20、天边。 B.诗意:(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朋友(孟浩然)去扬州。在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三月里,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好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 (5)古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预设:诗中蕴含着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6)情境诵读。 诵读时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 边读边体会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7)情境背诵。 同桌、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可以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情境课文背诵版检验学生的背记情况。 (8)巩固练习。 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送别的
21、时间是_,地点是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三月 黄鹤楼 扬州)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拓展阅读。 导入:送别友人的经典诗句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出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情境诵读。 边读边体会作者
22、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4.小结:“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些千古流传的送别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读中理解古诗,在读中感悟诗意,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学会了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进行仿说;了解了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从凉州词感受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的两首古诗。 2.选择其中一首画一画诗中的场景。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 对比 表达效果强烈 )词句段运用 ( 标题、作者要醒目 段落要分明 ) 语文园地四 书写提示 ( 凉州词 思乡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依依惜别之情 ) 日积月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