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进观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
2、和句子。(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3、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2)学
3、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读懂什么,是思维的结果;怎么读懂的,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让问题止于智者。)(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4)指导朗读。4、质疑、释疑。(读书须有疑。有疑,才有学生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
4、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只有学生思之于情读之于形,入情入境的感悟,没有任何强加的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引导学生联系
5、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5、指导朗读。(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小鸟也笑了说:“_”。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3、指导朗读。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于是对小鸟说:“_”。小鸟说:“_”。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利用生字袋,让学生在多次复现和运用中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六、课外扩展。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竞赛活动。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