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卖家):阿汤哥 文档编号:5901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九上第 14课 故乡 教学设计 课题 故乡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上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重点 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和对比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 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

2、苦和悲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凡读过故乡的人,都不会忘记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形象,小说之所以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动的人物描写,文中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品味这些描写吧。 进入情境 进入情境 作者名片 鲁迅( l881 1936):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 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了解作者有关情况。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 知识链接 1、

3、小说的概念: 小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人物 往往借助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进行虚构。 了解小说有关知识 了解小说有关知识 塑造方法: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环境 描写及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情节 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环境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

4、3、小说的分类 按小说的篇幅和容量分为: 1、长篇小说 2、中篇小说 3、短篇小说 4、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 自主学习 一、看视频朗读 二、积累词语(见课件) 欣赏视频 熟悉课文 初读感知 作者 在文中写了几个“故乡”?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最后总结: 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思考讨论 整体把握文章 细读探究 1、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叙述?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以时间顺序。 2、 依照此线索,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3、课文重点刻画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有掌握文章思路,探

5、究人物形象。 分析 人物形象。 探究人物变化的原因。 何特点?采用了哪些手法刻画? 主人公:闰土、杨二嫂 4、学生合作朗读 12 30 段和 53 77 段,分析闰土形象。 通过肖 像对比、动作对比、神态对比、语言对比、对我的态度对比,对生活的态度对比,闰土由一个充满生气、热情开朗、勇敢机灵、纯真善良的小英雄变成一个苍老贫困、麻木迟钝、愚昧落后、悲哀痛苦善良勤劳、憨厚纯朴的木偶人。 5、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深层原因:封建等级观念、封建军阀和官僚地主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侵略。 6、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经

6、济衰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同时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礼教对农民精神上的毒害。 闰土是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这一形象正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的真实写照。 7、 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句,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8、 学生合作朗读描写杨二嫂的段落,分析杨二嫂形象。 通过对比手法和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可知,她由一个年轻漂亮、端庄文静、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变成一个尖刻泼辣、贪婪自私、势利、爱搬弄是非

7、的“圆规”。 9、杨 二嫂变化的原因: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扭曲了她的道德心灵,小市民势利贪婪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10、塑造杨二嫂形象的作用? 以她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另一方面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故乡日趋凋敝城镇市民日趋贫困。反映了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11、闰土是贫苦农民的代表,杨二嫂是城镇小市民的典型,那么,文中的“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为什么不留恋?(闰土已经变成了一个愚钝麻木 的人,我们之间不再有纯真无邪的友谊,故乡的人与“我之间产生了精神上

8、的隔膜;现实的故乡很荒凉破败,这些都让“我”非常失望,所以“我”不怎么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高墙”指什么?为什么我觉得四面有高墙?(“高墙”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我对故乡的期望与现实相去甚远,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自然平等的交流,所以“我”感觉四面有高墙,使我感到气闷。)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为 什么会感到“悲哀”?(“我”为 而悲哀。闰土已经变成了一个愚钝麻木的人,我们之间不再有纯真无邪的友谊,这使“我”感到悲哀。) “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的路

9、指什么?(一语双关,实指我正在走的水路,虚指人生之路。)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三个“辛苦”各是什么意思?“新生活”是指怎 样的生活?(辛苦展转 为生活而奔波;辛苦麻木 艰苦劳作;辛苦恣雎 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新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生活。)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闰土崇拜的偶像”和“我手制的偶像”分别

10、是指什么?(“闰土崇拜的偶像”是指神灵、菩萨。“我手制的偶像”是指“我的希望”。要让后代人都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 ?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 望一家人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而我的愿望是天下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怎样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何理解? (比喻。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强调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空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这个富有哲理性的结尾,表达

11、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深化了小说的现实意义,升华了主题,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鲁迅是贫苦农民的代表,杨二嫂是城镇小市民的典型,那么,文中的“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 精读揣摩 一、大声朗读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说说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知识补充: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渲染某种气氛。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5、提示作品主题。 第 2 段。“阴晦、苍黄”给人压抑苍凉之感;“横着 ”意为不整齐的放着,写出村庄的零落荒凉;“萧索的荒村”写出了村落的萧索

12、、荒凉、凋敝。“没有活气”指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只是一片死寂。这些词句勾勒出江南冬日农村萧条、衰败、死气沉沉的景象,渲染“我”失望悲凉的心情。 第 12 段描绘了一幅月夜瓜地刺猹图。奇丽美好的画面来衬托少年闰土的形象,也与眼前的故乡形成对比,体现“我“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怀恋,对记忆中故乡的热爱。 88 段,“朦胧中”再现“神奇的画面”,是作者美好希望的象征,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结构上照应前文。 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的对比揭示了辛亥单命后 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是造成闰土悲惨命运、闰土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化的真正原因。这种对比

13、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品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景物描写为中心服务的作用。 二、写作特点? 1、景物描写,创设氛围。 2、采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3、对比的写法(故乡、闰土、杨二嫂 )。 景:美丽的神异图画 萧索荒村(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人:勇敢机智天真的小英雄 苍老麻木守旧的木偶人(农民 命运日益悲惨) 端庄文静的“豆腐西施” 尖酸刻薄自私的“圆规”(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 情:友好纯真、情同手足 隔膜很深。(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 课堂练习 1、第 1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心情的悲凉作铺垫;结构上,领起下文。 2、从全文来看,第 12 到 30 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插入了少年闰土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优质课《第14课故乡》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阿汤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