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执教者吕敏课时一课时所属教材目录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第3课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原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内容。教材共设计了4个活动:1、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2、其它液体也热胀冷缩吗;3、空气是否热胀冷缩;4、观察固体(铜球)的热胀冷缩。4个活动内容安排了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第一、二两个活动,第二课时解决第三、四两个活动。 新教材把这块内容放到了五年级下册,把热胀冷缩课文中的前面两个活动单独区分出来,形成了现在的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
2、结构更加清晰明了。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来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第二个活动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吗?则通过这个装置来研究更多的其他液体,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热胀冷缩,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最后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1、科学探究方面:课程标准要求孩子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书面计划。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制作一份完美的计划,或许在整个小学科学学习过程中都很难实现的,要求五年级孩子做这么一份科
3、学规范的检测计划,是很困难的。如何悉心引导孩子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情感态度方面:很多孩子都见过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生活中已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1)原有知识:水是液体,有冷水和热水之分。 (2)原有技能:根据教师提示进行实验,并能对实验现象作简单的分析,通过比较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3)原有策略:能较好地提取原有知识联系新的知识,对学习过程做出简单的评价。一般能客观评价别人,对于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往往主观色彩较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水等液体在受热受冷时体积变化的观察,
4、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对水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对结论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保持研究物质热胀冷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中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孩子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孩子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
5、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因此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设计了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孩子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2、探究是过程,而非流程,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的过程同样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本课则通过让孩子经历猜测、实验、记录、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 引导学生猜测1、出示一瓶水、饮料。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说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你们想
6、听吗?前几天,天气很热,老师去买饮料,我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课件),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请教了饮料厂的专家。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2如果瓶装的液体都装满,到了夏天,这些液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为什么呢?想一想与什么有关? (二)水热胀的探究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吗?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下面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液体水开始研究(板书:水)。 1、设计水热胀冷缩实验(1)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
7、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出示一套组装好的仪器把仪器组装好后,调节细管上的黑色小圈,使它与水柱相平,再放到热水中。这样我们就能对比出水柱是否发生了变化。2水的热胀实验(1)提出实验要求做实验之前,先和大家提几个要求,等会比比哪个组最能按老师的要求做。(课件:小组要分工合作。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想想是什么引起水柱的变化?做好记录。记录纸就放在大家的桌面上注意安全,小心热水。)大家都明白了实验的要求了吗?(2)归纳总结 谁能总结一下,水受热,体积会有什么变化?板书:水受热,体积膨胀。(三)水冷缩的探究同学们,我们
8、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如果水受冷会怎样?4归纳总结 水受冷,体积又有什么变化?板书:水受冷,体积缩小。(四)师生共同总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谁能说说水受热的时候体积有什么变化?受冷的时候体积又有什么变化?2课件:热 胀 冷 缩 3能不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水这种的性质?板书:热胀冷缩(五)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下面我们一起来实验一下饮料和牛奶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3归纳总结水、牛奶、红茶、果汁都是什么物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
9、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板书:液体热胀冷缩学生猜测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刚才汇报的小组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水柱上升说明水受热后的体积和原来的体积相比有什么变化?在科学上我们的表述是“体积膨胀”。是什么引起了水的体积膨胀呢?1、这次实验应该怎样做呢?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2学生做水的冷缩实验。3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这次的实验现象和刚才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
10、?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从一种生活现象引入,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问题情境下让学生猜测,明确本课要探究的内容冷热对水体积变化的影响。出示实验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小组的讨论和生生交流,完善实验方案,并引导学生思考材料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从而突破该课的难点。而用黑色的小圈来标明液柱的起始位置,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也难以通过探究讨论得出,所以这里采取讲解的方式。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什么,并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只有让学生有目的去实验,才能让他们既动手有动脑,提高实验的效率,并使实验后的交流更有效。实验后,先让学生汇报看到的现象,然后
11、引导学生分析“水柱上升说明水受热后的体积和原来的体积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在描述的时候语言并不科学,此时就要教会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在科学上我们的表述是“体积膨胀”。最后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引起了水的体积膨胀?”,从而分析整理出结论。通过三个问题,逐步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有了水热胀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汇报时,引导学生对比受热和受冷的实验,让学生分析得出:水受冷,体积缩小。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通过课件,形象地把“热胀”“冷缩”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的概念立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热胀冷缩”。让学生对比
12、饮料、牛奶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从而认识到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有热胀冷缩,但不同的液体在受冷热的影响是有所不同。这个实验的要求比上一个实验的要求更高,环节的层次性更有利于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小结2分钟1现在谁来和大家说说瓶装的液体为什么都没有装满呢?2请大家看看这瓶红茶和水,为什么红茶比水留空的空间更多呢?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怎么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见呀。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能想今天一样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布置作业1分钟课后,了解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下节课作准备板书设计3、液体的热胀冷缩性
13、质 (热胀 ) 受热 增大液体的体积 ( 冷缩 ) 受冷 缩小 教学反思 一、 灵活处理教材,适合学生的需要 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适当地增减内容和改变教学的顺序。在第一次上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我按照课本的导入:出示一瓶未开封却没有完全装满的矿泉水和橙汁饮料,问学生:为什么商店出售的液体饮料不装满?孩子们的答案很多:有的说是因为装得太满了,一拧开瓶子就有液体流到手上;有的说是商家缩水,偷工减料,想赚多些钱;还有的说是工人装的时候不小心没装满。总之很难将他们导入到课题上来。第二次上这课时,我将导入部分改成让学生玩温度计,并观察温度计中液体的变化,在让他们对温度计提出各种问
14、题。这样的导入既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顺利的完成了导入部分的任务。二、 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皮亚杰曾指出:“儿童做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不如他们在思考做法时学到的多。”在这一节课里,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之后的实验现象也明显易观察。我觉得这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验猜测去设计实验,但让学生凭想象去设计一个实验确实很难,尤其是还要放大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的这个设计则更难!为了降低难度,我曾经尝试着发放部分实验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用?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但在实际上课时,当孩子们一接触到实验物品时,就忙于动手去组装,去摸它,没有心思再去思考老师提出的
15、问题。这样的话,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后来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作为启发,让学生做实验设计时思考:(1)、液体装在哪里?(2)如何能明显观察到液体体积的大小变化?(3)、如何让液体受热和受冷?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时,思维的火花在组内碰撞,通过有目的讨论:学生明确了自己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材料,这些材料又有什么用处,让他们初步学习怎样进行实验设计,为将来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课外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三、 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控制课堂教学方面还有待提高上这节课时,由于五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到“体积”这个概念,尽管我在课前用举例的方法给他们讲了“体积”和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但学生们还是不能理解,尽管我三番四次地引导,还是失败了,最后我只好直接告诉他们“体积变化了”!这一过程足足花费了7分钟,使课堂显得拖沓、沉闷。其实在学生没有说出“体积”这个术语时,我就应该及时变“启发式”为“讲解式”,使课堂教学干脆利落,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今后,我还要加强看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