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不是葡萄糖)2、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3、 脂质中氧原子含量比糖类中氧原子含量少(所以脂质中的碳氢比值高于糖类)(脂质放能多的原因)麦芽糖存在于植物中是没错,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麦芽糖,如干种子细胞中的淀粉只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才能水解形成麦芽糖4、油脂的结构单元是甘油和脂肪酸(注意是油脂的结构单元不是脂质的结构单元)5、油脂结构单元甘油、脂肪酸。甘油类似单糖;脂肪酸是长的碳氢链,可能含有双键,一端是羧基(像这样的油脂分子为甘油三酯)6、1g油脂所含的能量是1g糖类所含能量的2倍以上(相同的质量油脂含量比糖类高)7、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胆固
2、醇是人体必需的,但是血液中胆固醇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胆固醇一定对人体有害处是错误的,过多才有害处)8、分子量最小的蛋白质是甘氨酸(R基上是H)9、鸟的羽毛与人的头发、指甲主要由同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组成的10、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正确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活性所必需的1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蛋白质的热变性)12、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13、每个细胞都有DNA和RNA(细胞结构);RNA在合成蛋白质是必需的14、胡克观察软木塞上切下的薄皮,发现软木片是由许多个小室组成的。其实看到的
3、是死细胞的壁,而不是活的细胞15、施莱登提出观点: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16、施万提出观点: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17、菲尔肖作出论断:所有的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细胞18、至此,以上三位科学家形成比较完备的细胞学说1.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19、生物体的长大不是由于单个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20、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细菌);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黄21、选择透性主要与载体蛋白有关22、脂双层中的任何一层都不能称为膜(脂双层组成的膜才称为单位膜)23、磷脂极
4、性头部亲水,尾部亲脂(较甘油三酯甘油的三个羟基连脂肪酸,它是二个羟基连脂肪酸,一个连磷酸)24、两性分子只有形成双层结构才能稳定25、脂双层中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26、胆固醇虽然是脂溶性的,但没有长长的尾部,所以与磷脂不同27、磷脂的尾部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28、蛋白质和磷脂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导致蛋白质贯穿,嵌插,覆盖29、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都称为膜蛋白30、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但没有磷脂容易;膜蛋白决定细胞膜的功能31、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32、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壁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33、参天大树之所以能
5、挺立,主要靠死细胞组成的细胞壁支撑34、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颗粒,光面内质网没有核糖体颗粒(所以内质网上都有核糖体这句话是错的)35、(真核细胞)核糖体一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一部分在粗面内质网(所以核糖体一定在内质网上这句话是错的)36、肝脏细胞光面内质网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细胞有合成磷脂的酶37、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所以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38、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到达粗面内质网膜的一端时,内质网膜形成小泡39、高尔基体的作用把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40、溶酶体存在于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41、溶酶体是包裹着60种以上的水解酶的单
6、层膜结构,这些水解酶原来存在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加工而成,(能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的降解)42、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于是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43、溶酶体的存在说明细胞中的一些分解反应局限在某种由膜包被的结构中进行,对保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44、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颗粒状或短杆状。不同组织的细胞,线粒体数目是不等的45、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可以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它的DNA可以独立复制46、质体分白色体和有色体。白色体储存脂质和淀
7、粉,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如叶绿体中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叶绿体只存在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47、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其中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色素。液泡中的色素使得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48、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否起关键作用,目前为止还不能肯定49细胞中的蛋白质有25%到50% 在细胞溶胶中。细胞溶胶中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50、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并且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核,只有少数细胞有多个核,如横纹肌细胞(一个肌肉细胞中有几百个细胞核,骨骼肌,横纹肌还要多,细胞融合造成的)51、真核细胞如红细胞、维管植物筛管细胞无细胞核52、核被膜
8、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4层磷脂分子),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是外层不是核被膜,因为核被膜是两层膜,外层仅是一层)53、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NA进不去)54、染色质是由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55、原核细胞的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由核糖体合成所需的多肽56、生物体必须是开放系统,细胞也必须是开放系统57、简单分子如二氧化碳及无机离子没按某种规则处于无序状态;但大分子如氨基酸必须按一定顺序排,是有序的;细胞有序状态的维持需要做功即需要能量58、吸能反应是ATP的水解。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是
9、吸能反应,光合作用是植物绿色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应,其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含能较少),而产物(糖)含能较多;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来自放能反应59、放能反应是ATP的合成,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即细胞呼吸)60、ATP不仅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61、ATP由一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叫腺苷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62、扩散这个过程是较慢的。此后分子仍在继续运动,维持平衡状态63、植物细胞吸水不会像红细胞那样因渗透作用而涨破,
10、因为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64、载体蛋白会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改变形状,将分子或离子释放后,载体蛋白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过程一定会改变形状,最终会恢复形状)65、易化扩散比扩散速率大得多;主动转运必须有载体蛋白参加66、主动转运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67、被胞吞或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68、酶与两个氨基酸结合后。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复合物发生一定形变,底物变成产物(二肽),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恢复原状69、酶只适合与一种或小部分分子结合,所以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70、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取决于不同酶的特
11、性71、细胞呼吸就是将细胞内进行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72、细胞呼吸所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贮存在ATP,其余的转变为热能(是存在ATP中而不是转化为化学能)73、第一阶段葡萄糖产生氢(少),第二阶段丙酮酸产生氢(多),第三阶段不产生氢74、第三阶段的电子传递链产生水作为条件的氢都来自于葡萄糖是错误的;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H有4个来自葡萄糖,8个来自丙酮酸,12个来自水75、第一阶段细胞溶胶产生ATP(少),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产生ATP(少),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产生ATP(多)76、柠檬酸循环所需要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基质和少数酶在嵴上(而不是分布在线粒体外膜和内膜)77、柠檬酸循
12、环中唯一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琥珀酸脱氢酶78、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催化还原态氢和氧气反应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79、合成ATP的酶在线粒体内膜上80、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最常见的是乳酸或乙醇81、人和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觉82、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83、厌氧呼吸只能利用葡萄糖的一小部分能量,而乳酸再转变为葡萄糖又要消耗能量84、无氧呼吸包括乳酸和酒精都产生ATP但不是全过程产生ATP,只在第一阶段产生2个ATP85、人、马铃薯(双子叶植物)玉米、葡萄苹果、都可以进行厌氧呼吸,但是产物不同86、
13、不是只有动物才能产生乳酸,如一些植物马铃薯块茎,玉米的胚也能产生乳酸87、马铃薯一定进行厌氧呼吸是错误的,马铃薯叶肉可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2;马铃薯块茎可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88、酒精发酵对象是多数植物、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89、乳酸发酵对象:人、马铃薯玉米80、厌氧呼吸一定不产生二氧化碳是错误的,如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81、酵母菌可以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乳酸菌只能厌氧呼吸;所以分解丙酮酸的方式当然不同82、乳酸菌只能把有机碳变成乳酸,不能变成无机碳83、厌氧呼吸产生还原态的氢但中途被利用,最终没有氢的积累84、植物保鲜得当需要低氧,零上低温(零下低温是冷冻)85、
14、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86、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分解但是场所不同87、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厌氧呼吸第二阶段都是分解丙酮酸,但是分解所需的酶是不同的88、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运动,都是需氧呼吸为主;人在运动下厌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89、需氧呼吸一定需要线粒体或一定在线粒体内进行是错误的,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在质膜中呼吸)(硝化细菌需氧呼吸也可以),只要有需氧呼吸的酶分布就可以进行需氧呼吸90、需氧呼吸、厌氧呼吸过程中的释放的能量主要部分以热能方式散失掉,均不能将葡萄糖中化学能全部转化到ATP中91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比值1比1。有氧呼吸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是1
15、:1,剧烈运动,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合起来还是1:192、蛔虫细胞有退化了的线粒体,但是不进行有氧呼吸93、生物中的糖绝大部分来源于光合作用94、细胞呼吸中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游离的氧气则被还原为水(方程式)95、光合作用不是呼吸作用的逆反应96、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称为基粒9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98、NADPH是NADP是同一类辅酶,都是氢的载体;NADPH比NADP多一个磷酸基团99、光和色素提取分离的药剂(95%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层析液:乙醚或石油醚、干燥的定性滤纸)100、在干燥细线上画一条铅笔画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
16、画线画出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次,共画3-4次(铅笔画线与滤液细线重合)101、滤液细线高于层析液高度102、为了加快纸条干燥可以用电吹风微风档吹干103、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在可见光范围内104、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镁105、除叶绿素外,叶绿体中还有许多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类胡萝卜素,其中最多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106、除叶片外,植物外的其它部分也含有类胡萝卜素107、光反应的产物:ATP和NADPH和氧气108、叶绿体基质中有许多种酶109、叶绿体中基粒是浸在液态基质中,叶绿素和其他色素都浸在膜中。基粒含色素和酶,基质含酶;色素只在基粒上(囊状
17、薄膜上)110、三碳酸的还原需要ATP的磷酸基团和NADPH的氢(来自光反应)111、每3个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就形成6分子的三碳酸后都被还原成三碳糖。112、5个三碳糖分子继续卡尔文循环,一个离开卡尔文循环在叶绿体内变成淀粉、脂质、蛋白质或在叶绿体外即细胞溶胶变成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113、卡尔文循环虽然不直接需要光,但只有在光的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的循环不已114、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在横坐标上115、0下光合作用可能完全停止,也可能十分微弱116、任何一个因素减弱都可能限制光合作用:寒冷时光再强,植物也不能以最快速率生长117、仙人掌不能在森林生长,因为它们需要光但森林光照不强1
18、18、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119、分裂间期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S期的DNA复制120、G1期主要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即染色体蛋白质和DNA解旋酶的合成121、G2期主要是有丝分裂所需蛋白质即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微管蛋白质的合成。122、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间总是长于M期123、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胞质分裂),后期或末期,细胞质开始分裂124、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125、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这种小泡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可以看到126、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的程度,这时染色体继续凝聚变短,便于观察和研究127、
19、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拉向两级,两级之间的距离加大。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已经变成了完全相同的两套128、中心体复制在间期,G2期已有一对中心体。中心体作用在前期,牵出纺锤丝129、分裂末期,囊泡聚集成细胞板,之后发展为新的细胞壁130、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131、有丝分裂:取洋葱根尖分生区进行解离(已为死细胞,解离10-15分钟)、漂洗(约10分钟)、染色(1-2分钟,龙胆紫和醋酸洋红均为碱性染料)制片(覆盖滤纸的目的是防碎)132、根尖中各种各样的细胞都是由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细胞都来自于胚细胞或分生细胞133、细胞的癌变是
20、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134、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后就有秩序地发生分化135、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一旦沿着一定方向分化,便不会脱分化到原来的状态136、海拉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存活至今,但染色体已经不正常了137、人的细胞一般只能分裂50-60次,癌细胞分裂无限138、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导致癌细胞易转移139、多莉羊的克隆成功也证明了细胞核的全能性(不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140、细胞衰老的表现:细胞核和线粒体体积增大,线粒体数量减少,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141、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无必然联系 142、通过编程性死亡实现细胞凋亡143、人胚胎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需要调整神经细胞的
21、数量通过凋亡实现144、在发育过程或成熟组织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数量是惊人的145、在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和肠中,每小时约有10亿个细胞凋亡146、在脊髓动物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凋亡147、细胞凋亡在植物中也普遍存在:胚柄退化、单性植物花器官退化、植物通气组织形成148、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149、花粉未成熟时即花未开时,除去全部雄蕊(人工去雄)150、显隐性的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的表现151、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52、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分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两臂大致等长)、
2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一臂长,一臂短)、端着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一端)153、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性细胞的两倍154、初级卵母细胞可分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和第一极体(均等)(第一极体体积小于次级卵母细胞,据图)次级卵母细胞分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为两个第二极体,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只剩下一个卵细胞15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56、减数分裂为生物变异提供了可能157、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分开158、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159、基因
23、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染色体也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160、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161、染色体组型体现了该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162、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也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163、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164、S型细菌表面的荚膜是多糖类165、R型菌菌落表面粗糙(不是菌体粗糙),菌体的外面没有荚膜166、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进入R菌体内,这是病死小鼠中有活S型菌的根本原因(在活体试验中只知
24、道有一种转化因子并不清楚DNA的作用)167、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因子168、DND的结构特点:169、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170、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模型认为: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DNA是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DNA,RNA都是多核苷酸大分子171、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172、DNA当中的戊糖名称是脱氧核糖173、核苷酸是由核苷和磷酸组成的结构单元。脱氧核苷酸是由脱氧核苷和磷酸组成。174、DNA的脱氧核苷是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结合形成的单位。RNA的核苷是由含氮碱基和核糖结合形成的单位175、T框,
25、456框: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由4.5.6构成,注意不是4.5.O,左边磷酸朝上,右边磷酸朝下176、右下箭头:磷酸二酯键:一个核苷酸中间的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的磷酸之间连接着177、右上框:基本骨架: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的磷酸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178、GTCA框:遗传信息:一个核苷酸不代表遗传信息,一整行或者很多个脱氧核苷酸才是遗传信息179、G1框:碱基对:碱基对之间只有氢键连接,CG三个键,因此稳定;AT两个键180、氢键:碱基对之间达到一定距离自发形成氢键,不是由酶催化形成的181、DNA(基因)的不同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182、与一个核糖连接的是两个
26、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注意是两个183、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后,其空间结构改变但是功能不丧失,仍可进行复制和转录184、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185、A与T的分子数相等,G与C的分子数相等,但A+TG+C,这就是DNA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186、半保留复制:一条亲代复制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187、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有关酶是DNA解旋酶)188、DNA聚合酶把两个碱基聚合到一起,碱基对之间自发形成氢键189、复制过程: DNA分子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最后
27、相邻核苷酸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子链与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另一条母链也同样形成一个双螺旋,这样就从原来的一个变成了两个双螺旋分子190、DNA的复制是一个酶促合成过程191、DNA复制的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192、启动子:一段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具有和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的位点,决定基因转录的起始位点193、RNA聚合酶:转录时,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在特定区域将DNA双螺旋之间的两条链的氢键断开,因此可以说RNA聚合酶可以断裂氢键但无解旋作用,因为它不是解旋酶194、右上箭头:转录方向不是沿着整条D
28、NA长链进行的195、大圆圈是RNA聚合酶196、三个圆圈是游离的核苷酸:当RNA聚合酶与DNA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时,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为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核苷酸碱基与模板上的碱基配对,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相对应的RNA197、rRNA:在核仁形成,rRNA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如果把rRNA从核糖体上除掉,核糖体的结构就会发生塌陷198、真核生物中,细胞核转录而来的RNA产物是hnRNA(原始转录前体)经过加工(加工高中不作要求)成为成熟的mRNA,转移到细胞质中。所以路线是从细胞核到细胞质199、左下箭头:相对模板链的是编码链,模板链与
29、编码链是相互配对的200、右下箭头:与RNA配对的是模板链,又称信息链201、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分开的。在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可以同时进行202、RNA酶作用底物是启动子203、tRNA:tRNA上有无数个碱基,成三叶草状,突出的部分是未配对的碱基204、核糖体沿着mRNA运行,氨基酸相继加到延伸中的多肽205、多肽链合成时,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大大增加翻译效率206、基因形成RNA产物以及mRNA被翻译为基因的蛋白质产物的过程都称为基因表达207、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掺入到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的种类由mRNA中的三联体遗传密码决定的208、劳氏肉瘤病毒
30、是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209、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210、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表明,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后期1)21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使得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产生重组(减数分裂前期1)212、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213、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从而引起基因结构改变214、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
31、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5、基因突变的类型:形态突变如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生化突变如苯丙酮尿症;致死突变如镰刀形贫血症;任何突变都是生化突变216、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217、我们把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自发突变,在人工条件下诱发的基因称为诱发突变218、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是组成血红蛋白肽链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219、 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220、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221、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222、染色体组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
32、物质,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22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是排列顺序不是结构)224、单倍体:雄蜂、雄蚁;三倍体:香蕉;四倍体:花生、大豆、马铃薯;六倍体:小麦、燕麦225、特纳氏综合征 卵巢发育不全 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唐氏综合症 先天愚型 多一条21号染色体226、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227、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后代中选育出新品种的过程。可明显提高基因的突变率和染色体的畸变率228、人工诱变方法:辐射诱变:X/射线、紫外线使染色体发生断裂而产生断片,同时增加
33、DNA分子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基因突变。化学诱变:化学药剂引起DNA分子中的碱基的缺失、替换等变化,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29、诱变育种的特点有1.可提高突变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方向2.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但诱发个体产生有利变异不多,必须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如农科院用射线处理籼稻,选育提早15天的成熟的新品种3.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如太辐一号230、诱变育种在微生物方面的成就:青霉菌的产量因为交替使用X射线、紫外线等照射和化学物质诱发,选育出了发酵单位提高数千倍的菌株231、在动物方面的成就:家蚕利用辐射诱发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
34、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尽早淘汰雌蚕232、单倍体育种的特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排除显隐性干扰233、花药离体培养详见234、一般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到四倍体西瓜235、将四倍体西瓜作为母本。二倍体作为父本,杂交结出三倍体的种子236、种子种下后长成三倍体植株,但高度不育,所以采用与二倍体西瓜间作栽培的方法,在开花时二倍体的花粉传到三倍体植株的雌花上,刺激子房发育果实(无籽西瓜)237、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238、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239、进化论:1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种群可以发生变化2
35、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来适应各自的环境3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240、选择是进化的动力241、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242、可遗传的变异是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243、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综合称为基因库244、基因频率:在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245、基因型频率:每种基因型个体占种群总个体的比例246、遗传平衡(哈迪-温伯格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247、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
36、率发生变动的因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随机交配、基因重组不是)248、凡是由于生殖细胞和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使发育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病249、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引起的疾病;遵循孟德尔的只有单基因遗传病250、多基因遗传病:许多个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不易与获得性疾病相区分251、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252、遗传病遗传方式要从患者家系中调查;计算发病概率从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253、染色体异常的胎儿50% 会流产而不出生;新初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和多基因病;254、各
37、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低;成人很少患染色体异常病;成人的单基因比青春期发病率,中老群体容易发生多基因遗传病255、成年人很少发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青春期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病在中老年个体中的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胎儿期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率高,常自发流产;青春期各种遗传病发病率低256、性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X连锁遗传病和Y型遗传病。X连锁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绿色盲、蚕豆病、甲型血友病、乙型血友病等。Y连锁遗传病有Y染色体上基因缺陷造成的睾丸发育不全,如外耳道多毛症257、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是两种比较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 婚姻法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
38、结婚,会有隐形病概率258、判断某个基因的利与害,需要与多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259、XX病患者的致病基因很低,其基因频率随着世代相传而保持不变,所以说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260、达尔文父子在植物激素实验中,得出结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它们注意到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下面261、波森詹森证明,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262、温特分离这种物质用苗尖化学物质扩散进去的琼脂块代替苗尖,幼苗在黑暗中可生长。琼脂块放在侧面,幼苗弯曲生长,其方向正好是背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实验说明:苗尖端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263、生长素的本质
39、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264、植物五大类激素:生长素:促进茎的伸长、影响根的生长、抑制侧芽生长、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存在于:顶芽、幼叶、胚细胞分裂素: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促进萌发、促进细胞分裂、延迟衰老存在于:根胚果实,由根运至其他器官赤霉素: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茎的伸长和叶的生长、促进开花果实发育、促进种子萌发存在于: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幼叶和胚脱落酸:抑制生长、保持休眠、失水时使气孔关闭存在于:叶茎根绿色果实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对抗生长素、因物种而异促进或抑制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存在于:成熟中的果实、茎的节和衰老的叶子265、激素往往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
40、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266、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信息变化)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相应的感应267、每种激素的作用决定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268生长素对于茎和根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但促进茎细胞生长的浓度却抑制根细胞的生长,促进根细胞生长的浓度对茎细胞毫无作用。说明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269、烟草的愈伤组织: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根和茎叶。细胞分裂素太多,只长茎叶不长根;生长素太多,只长根不长茎叶;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不
41、多,愈伤组织继续生长,不分化270、人们通常把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271、激素起调节作用统称为化学调控272、2,4-D除双子叶植物杂草,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273、只有通过细致的生理协调过程,才能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他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274、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组织液又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不是直接交换是通过毛细血管);血浆在血管不断流动,通过胃、肠、肾、肺、皮肤等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75、对于多细胞而言,内环境是人体内部
42、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不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76、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等活动都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277、人的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即支持细胞构成的278、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279、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的表面膜受到其它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280、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蛙的坐骨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281、动作电位传导无衰减,绝缘性(一条双向,多条单向)282、突触后膜面积比突触前膜大283、一个突触小泡里含有几万个乙酰胆碱分子。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扩散到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
43、体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结合后通道开放,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后膜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小电位不能传播,要达到一定阈值可在肌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284、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组成突触285、反射中枢就是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286、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287、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都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288、二元反射弧:膝跳反射经过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组成(支配骨骼肌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骨髓)289、侧屈反射涉及三个以上神经元;神经节是胞体290、中央前回是运动区,中央后回是体觉区 前运后体291、
44、白洛嘉区是言语区出问题,韦尼克区是不能理解,可以说话292、潘菲尔德用电刺激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对侧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面部运动。中央前回旁边的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区,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刺激体觉区底部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293、主要的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主要的听区在颞叶的上部294、恒温动物低温环境减少散热,增加产热;高温环境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维持稳定(炎热环境机体产热/散热的比值小于/大于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295、人体安静时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释放热量(寒冷环境甲状腺分泌量增加)296、人体主要由骨骼肌收缩释放大量热297、全身脂
45、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能量298、内分泌系统: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除了有能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组成的,还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299、这些腺体或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到体液中300、激素是由细胞分泌到体液中的,不同于另外一些腺体通过管道将某些物质分泌到体外301、有的内分泌细胞比较集中,形成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性腺有的内分泌腺细胞比较分散,如胃肠的内分泌细胞有的兼有内分泌的作用,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302、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这些调节激素经下丘脑通过垂体的门脉达到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
46、分泌。这些腺垂体激素又调节、控制有关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即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303、人体内只有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这两种激素含碘304、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图解)肝:胰高血糖素引起糖元分解和葡萄糖释放进血液;胰岛素抑制糖元分解肌肉:胰岛素一起糖元合成肾小管:胰岛素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全身组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全身组织细胞的膜上均有胰岛素受体)总结:只有肝糖元可以分解,肌糖元不可以分解;胰高血糖素只有肝这一条路线,而胰岛素有这三条路线305、胰腺中有两种组织,一类是腺泡组织,分泌消化酶;一类是胰岛组织,向小岛
47、一样分散在腺泡组织之中306、胰腺中有几十万个胰岛。胰岛细胞至少分成五种,其中的细胞约占细胞总数15%25%。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70% 80%,分泌胰岛素(含量多少代表相应的细胞要清楚)307、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是已知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注意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也可以升血糖)308、胰岛素的作用:1.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的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2.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309、胰岛素是调节机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对于维持正常代谢和生长是不可缺少310、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311、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脂肪分解312、第一道防线: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皮肤的表面是角质细胞(死细胞)、(消化:胃酸;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粘膜,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