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93723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卖炭翁卖炭翁汇报人姓名2020/01/01目录目录010203反复诵读品味卖炭翁理解诗歌内容。品读诗歌,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品析卖炭翁、宫使形象。深情诵读,感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n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作者简介作者简介u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创作背景创作背景u卖炭翁u白居易 唐代u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u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u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u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u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整体诵读,感悟诗歌整体

3、诵读,感悟诗歌u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用自

4、己的话来表述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诗歌内容u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u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u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u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u

5、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u可怜:使人怜悯。u愿:希望。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愿天天寒。寒。这两句诗用同情的口吻,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当时正是“夜来城外一尺雪”的寒冬季节,身上只穿着单衣的老翁照理应该盼望着天气和暖起来,可是他却巴望着更冷一些,因为天气一暖,他的炭也就不值钱了。两句诗只写了老翁的一个心理活动,便把当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痛苦有力地揭示了出来。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

6、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u晓:天亮。辗(nin):同“碾”,压。u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u困:困倦,疲乏。u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歇。u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u骑(j):骑马

7、的人。u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u把:拿。称:说。u敕(ch):皇帝的命令或诏书。u回:调转。叱:喝斥。翩翩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使者白衫儿。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北。“翩翩”二字本来是用以形容英俊潇洒之态,用在这里却含有讽刺、挖苦的意味,揭露了这两员太监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嘴脸。因为是皇帝派来的,所以称“使者”。u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u驱:赶着走。将:语助词。u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u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

8、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u系(x):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u直:通“值”,指价格。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千余斤炭就这样被太监拉走了,留给老翁的不过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已。唐代商品交易,多用绢帛等丝织品充作一般等价物来代替货币,宫廷购买货物,往往按照官方高抬丝织品价格计算,而不依民间流行的实价,因此太监们仅用半匹纱一丈绫来支付千余斤炭钱,实际等于强行掠夺。卖炭翁为何“愿天寒”?“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划。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

9、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这句诗连用五个动词有何妙处?揭露宫使暴行的另外两句诗中,诗人连用了五个动词,“手把文书”的“把”、“口称敕”的“称”、“回车”的“回”、“叱牛”的“叱”、“牵向北”的“牵”。宫使一个接一个的动作,使卖炭翁没有回话的余地,从这五个急迫连续的动作中,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暴露无遗,同时,在对比之下,卖炭老人的悲苦形象也更加突出了。赏析诗歌赏析诗歌u“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动词有什么妙处?u

10、“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系”和“充”两个字意味特别深长,卖炭翁拒绝收受“纱”和“绫”,蛮不讲理的宫使硬把它“系向牛头”,“纱”和“绫”本不是“炭直”,巧取豪夺的坏蛋却把这在宫中无用的烂绸之类拿来充数抵价。赏析诗歌赏析诗歌u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白描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作者通篇没发一句议论,说宫市给人民带来怎样的苦处,人民在这种残暴的掠夺下,怎样难以生活。而是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催人涕下的悲剧故事,把老人的遭遇和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象地告诉了人们,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楚、深刻地了解到当时阶级对立的现实,激起人们强烈的爱憎感情。这是作

11、者发多少议论也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u其次,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逼真,使人们从人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一是对人物外貌的刻画,二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试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简单而深情的十四个字,活活地勾画出卖炭老人的辛苦、贫困、衰老、遭难的外貌,使人见之同情,思之痛心。“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是简单而深情的十四个字,把老人瑟缩、委曲、矛盾、希求的心理又描写得多么深刻、细腻。使人仿佛看到一个蜷缩在屋角冻得发颤的老人,在愁苦地思索筹划着自己可怜的生活。从而更加拽拉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到残酷的现实对老人是多么不公平!诗歌艺术特点诗歌艺术特点u白居易在新乐府中每首诗

12、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场上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读者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还能看到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诗歌现实意义诗歌现实意义u 卖炭翁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谢谢观看谢谢观看汇报人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4课《卖炭翁》ppt课件 (j12x共17张ppt)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