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OIL第五章第二节猜一猜,图示三类陆地表层中,有土壤覆盖的是哪一个?猜一猜猜一猜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1、土壤的概念、土壤的概念土壤土壤土地,土地,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壤只是构成土地的重要要素之一,而土土地则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地则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除土壤外还包括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成土母质)。一、观察土壤概况观察观察土壤土壤1、土壤概念:2、物质组成:水分2030%空气2030%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矿物质45%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机质5%矿物质、水分和 。有机质
2、空气一、观察土壤概况观察观察土壤土壤野外观察土壤123颜色质地剖面构造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云南红土东北黑土黄土高原黄土云南白土四川盆地紫色土3、观察土壤、观察土壤 为什么我们广西的土壤是红色的呢?观察土壤观察土壤 为什么我们的土壤是红色的呢?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气温高降水多降水多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颜色变浅土壤颜色变浅淋溶作用强矿物质流失土壤以氧化亚铁为主土壤以氧化亚铁为主学生思考:分析黑土呈黑色的原因学生思考:分析黑土呈黑色的原因3、观察土壤、观察土壤学生思考:分析黑土呈黑色的原因学生思考:分析黑土呈黑色的原因3、观察土壤、观察土壤黑土越黑黑土越黑腐殖质越高腐
3、殖质越高肥力越高肥力越高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气候类型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气候类型 生物量的多少生物量的多少3、观察土壤、观察土壤(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什么是土壤的质地?从土壤的质地看,土壤分为几种类型?3、观察土壤、观察土壤概念:概念: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砾、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2.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黏粒 粉粒 砂粒 石砾小大砂粒黏粒石砾粉粒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矿物质粒径石砾沙粒粉粒黏粒不同粒径组合砂土壤土黏土粒径小粒径大土壤的质地类型类型特特 点点砂土砂土壤土壤土黏土黏土2.土壤质地成分以沙粒占优势
4、,大孔隙多,成分以沙粒占优势,大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保水、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蓄水性能弱,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壤土中所含的沙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壤土中所含的沙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透气、透水性能良好,且蓄水、保肥能力强透气、透水性能良好,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的理想质地。,是农业生产的理想质地。黏土成分中的黏粒占优势,黏土成分中的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且,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
5、累,保肥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于耕作。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于耕作。2.土壤质地砂土黏土壤土(3)土壤剖面)土壤剖面3、观察土壤、观察土壤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土壤剖面一方面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层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层发育程度低。另一方面,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反映环
6、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3)土壤剖面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以森林土壤为例)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以森林土壤为例)自然土壤层自然土壤层特点特点有机层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淀积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母岩层坚硬的岩石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耕作耕作土壤层土壤层特点特点耕作层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
7、水作用自然土层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了耕作土壤。三、成土过程和影响因素三、成土过程和影响因素1、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形成过程即: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发生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发生聚积,形成暗色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聚积,形成暗色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土壤的形成过程在风化作用下,致密岩石破坏,养分释放与流失,岩石为土壤提供微量元素。低等生物的作用,让风化物变得更破碎,形成较小颗粒,有机质慢慢形成,这个阶段形成了原始的土壤。在高等生物的作用下,养分元素富集形成腐殖物,
8、这个阶段是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层次由少到多,逐步发育成熟。土壤是在土壤是在岩石(成土母质)岩石(成土母质)、生物、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气候、地形和时间五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的产物。(1)成土母质)成土母质2、影响土壤的因素、影响土壤的因素湿热地区的红壤干旱地区的荒漠土例如:湿热地区的土壤比干冷地区形成速度快。(2 2)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气候的分布规律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土壤特性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土壤特性高寒环境高寒环境 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冻土广
9、布。湿热环境湿热环境 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干旱环境干旱环境 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冷湿环境冷湿环境 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肥沃。低纬度低纬度气候炎热,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肥力差。中纬度中纬度中纬度森林面积密集地区,生物对土壤的改造作用明显;枯枝落叶掉到土壤中,分解后使有机质丰富;高温季节短,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高纬度高纬度气候寒冷,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弱,土壤发育差;有机质的分解慢,土壤肥力低。生物循环示意图岩石风化分解有机质矿物质和营养物质渗入土壤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枯
10、枝落叶掉落地面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活跃的因素,是,是土壤形成的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富集)(富集),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吸收营养元素,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生物循环(3)生物因素有机质含量的比较:有机质含量的比较: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草类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
11、上茎叶和地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上茎叶和地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质化的有机质;腐质化的有机质;森林森林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还量并不很大;荒漠荒漠植被少。植被少。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 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能量交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4)地形因素山地坡向、水热组合等导致土壤发育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
12、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活动探究【活动探究1】课本课本P92活动活动,课本活动。课本活动。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见的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1.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2.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3.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土壤的颗粒较细。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土
13、壤的颗粒较细。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气候气候地貌(地形)地貌(地形)【活动探究【活动探究2】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草原气候区,哪个地区土壤肥力更高?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草原气候区,哪个地区土壤肥力更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植被生长旺盛,养分主要储存热带雨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植被生长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微生物活动活跃,枯枝落叶迅速被分解;降水多,在植物体内;微生物活动活跃,枯枝落叶迅速被分解;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淋溶作用强。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温带草原区,由于水热条件差,微生物分解缓慢;气候干旱,
14、淋温带草原区,由于水热条件差,微生物分解缓慢;气候干旱,淋溶流失作用弱。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高。溶流失作用弱。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高。(5)时间因素(成土时间)成土因素与土壤发育会随时间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成土因素与土壤发育会随时间的演变而发生变化。(6)人类活动生生土土熟熟土土北方黑土北方黑土肥肥土土南方水稻土南方水稻土人类长期耕作,使自然土壤变成耕作土壤。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改变当土壤组成物质体积比为:矿物质40%、有机质10%、水分和空气各2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据此完成1-2题。1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土壤中矿物质
15、的来源是()A气候 B母质 C地形 D生物2据图可知(据图可知()A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B该地可能炎热干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C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颗粒粗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少,有盐碱化现象【学案学案】BA读下面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3-4题。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 C地貌D生物4.图示区域()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 B C DDA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土壤土壤与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
16、键环节。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土壤的功能土壤的功能生长植物改造地理环境提供食物动物土壤动物、微生物蓄水保水减少地表径流提供植物所需农作物可抵御适度的旱情涵养水源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消极影响: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积极影响: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二)土壤的养护(二)土壤的养护(三)土壤的养护(三)土壤的养护改良土壤(施有机肥)种植绿
17、肥作物(红花草)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在灌溉之前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2.2.土壤保护的措施土壤保护的措施【小结小结】: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土壤的功能和养护主要功能主要功能(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4)土壤是许多
18、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土壤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养护措施养护措施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保护措施保护措施(1)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在灌溉之前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2)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3)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4)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16.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
19、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土地沙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贫瘠。化严重,土壤贫瘠。22.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使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2)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充足;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小结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