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开课教学反思政治学科组 沈晶总体而言,本节展示课最大的收获在于对教材的整合,而对教材整合需要善于把握其中的层次。本节课教材的分析:承接上一课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认识来谈民族之间的团结,围绕团结这个中心来展开。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本框题的内容对于“个人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阐述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的修改对这一点的体现尤为突出。在旧版本的课标中并未明确将民族团结单列出来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但在新课标中就这一点专门列出一框来阐述我国的民族团结,其具体要求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由此也可得出本课教学重点有两个:一、知道“统一
2、多民族”的特点;二、各民族间的关系,这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阐述清楚这一点还需要通过这样的几层:1、民族平等;2、团结互助;3、共同发展。带着这样的认识来对教材进行相关的整合。在这样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教材大致也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展开的,只是存在这样的两个缺陷。一是知识要点不明确,二是在知识体系不完整。所以,要做的工作有两个:为了便于学生的识记,需要提炼出相关的知识目录;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流畅,又需要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有关的调整。三次备课过程,在师傅及同事的指导、帮助之下不断获得发展、提升、进步。第一次备课不怎么样,其他老师听后的感觉就是缺乏更为明确的条理性,内容之间的衔接还需要更多的打磨。针对这样
3、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情况对于上课内容做了第一次的修改,主要是将内容进行了有关的调整。第一次修改一 明确统一、多民族两个特点,其中,多民族侧重于讲民族分布情况,而统一则侧重于解释统一的原因,最后落脚点落在历史上能够长期保持统一的原因各民族间在长期的历史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二 以我国民族政策为依据,对于课本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使之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在这里主要是落实到三个点上。1、各民族之间地位的平等,突出平等是团结的前提;2、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3维护民族团结需要从我做起。第二次修改在用修改后的教案进行上课时,调理虽然更加清楚了,但是最关键的地方还是没有能够体现的出来学生
4、的主体性。整节课都是老师在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体系、次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所处的地位只是单一地回答老师所抛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然而要修改这一点又绝非是单一的采用让学生来讨论的事情,也就是常说的为了主体而主体。为了改变这一点,对有关的上课内容进行了有关的修改,对相关的知识点采用了生成的方式。比如说中国各民族能够长期维持和平统一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各民族间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给学生准备两段材料,由于民族之间的冲突矛盾导致最终国家的分裂,有是什么共同的东西能够将各民族紧紧维系在一起呢?这样的点拨后学生自然得出了是共同的根本利益,但是在这一阶段学生还是仅知道是什么,对于
5、共同根本利益又是什么样的利益尚缺乏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在通过两代领导人的讲话分析,学生又找出了这样的共同根本利益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再由我国存在的民族分裂势力给各族人民造成的伤害再引出我们需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如何维护法?具体内容紧接着继续展开。第三次修改第三次修改是建立在对于课本内容的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上的,结合地方特色对上课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比如说在谈到民族分布特点的时候,结合无锡自身民族分布情况相关数据,很快就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在讲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时,结合自己新疆同学的实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在讲述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时候,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学生活学活用,效果明显。经过一节展示课的备课过程,收获颇丰,三次备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都有不同方面的成长。虽然经过了一番准备,但是也明确地知道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比如说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对课本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整合、提炼等等方面,接下来还要朝着这样的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