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六章 自然灾害-2-第一节气象灾害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分布(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3.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4.我国洪涝灾害的
2、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山区。思考感悟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提示: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二、干旱灾害1.干旱与干旱灾害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2.旱灾频发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最严重。3.旱灾的危害(1)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
3、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4.我国旱灾的成因及分布(1)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2)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思考感悟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提示: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大,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小,降水少对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小,因此不会造成灾害。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三、台风灾害1.概念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结构由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三部分组
4、成。3.危害(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4.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思考感悟高纬度地区的海洋上也会形成台风吗?提示:不会。广阔的高温洋面是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海水温度低于26 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形成。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四、寒潮灾害1.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 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
5、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3.危害(1)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4.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思考感悟哪个季节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危害较大?提示:秋末冬初、冬末春初。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1)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与人类活动无关。()(2)洪涝灾害只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其他气候区没有。()(3)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的重灾区。()(4)旱灾可能引
6、发社会动荡,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受阻。()(5)在台风眼地区,风力极大,能够摧毁房屋树木。()(6)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往往受灾最严重。()(7)寒潮在春季时往往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使农作物减产。()答案:(1)(2)(3)(4)(5)(6)(7)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23题。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2.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3.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
7、麦减产或绝收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解析:第2题,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支流众多,上游来水量大。水库多,可调节洪水,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第3题,图示区域雨季正常出现时间为7、8月份,此时该流域种植的冬小麦早已收割,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答案:2.C3.B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4.关于寒潮的正确叙述有()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植树造林是抵御寒潮的有效方法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
8、降温、大风和雨雪等天气现象A.B.C.D.解析: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等天气现象,正确。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错;植树造林不能抵御寒潮,错。故选C。答案:C课前篇自主预习必备知识自主检测5.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不会()A.带来沿海风暴潮B.诱发地质灾害C.缓解高温酷暑D.引发沙尘暴答案:D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问题探究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
9、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黄河中下游易发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过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堤工障水”的方法,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
10、“疏顺导滞”是不是一定比“堤工障水”的方法有效呢?(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提示:(1)黄河中下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下游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易发洪涝灾害。(2)不一定。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结合。(3)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在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
11、发或加剧洪涝灾害,如下表分析: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方法技巧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塞;占用河道;入海口狭窄。(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植被覆盖率低。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2、。材料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淮河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试从自然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2)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的特点。素养立意本题考查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解析:第(1)题,
13、自然因素主要从淮河水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特征及降水特征分析。第(2)题,北方地区降水量少但集中,南方地区暴雨历时长、强度较大。答案:(1)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干旱灾害干旱灾害问题探究材料中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从水土资源方面看,北方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2)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北方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3)我国旱灾有什么特点?我
14、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提示:(1)北方水资源短缺、耕地多,水土资源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2)北方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增加;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扩大;北方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3)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分别是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旱灾的特点及成因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我国东部季风区旱灾频发的原因分析我国东部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
15、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也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很大,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下面为我国旱灾多发区的成因分析。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某年我国天气呈现异常性,气候监测显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江干流
16、各控制点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长江中下游旱情将持续,部分地区冬春夏三季连旱。材料二下图为干旱地区示意图。受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洞庭湖、鄱阳湖周边以及江淮之间的丘陵山区一带。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素养立意本题考查旱灾分布及成因,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思维导引由材料和图可以看出
17、,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易形成伏旱。解析:第(1)题,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干热少雨的天气是由伏旱引起的,发生在7、8月份。第(2)题,华北平原地区春季少雨,多大风,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因此春旱严重。答案:(1)C(2)B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台风灾害台风灾害问题探究2020年2月25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9年中国气候公报指出,2019年我国台风生成多,登陆强度总体偏弱,但“利奇马”灾损重。“利奇马”诞生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于2019年8月14日凌晨,以超强台风登陆浙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一举成为194
18、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第五强、登陆浙江第三强、2019年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结合材料探究:(1)为什么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最多的地方?(2)为什么台风预报中总是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3)台风会造成哪些危害?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提示:(1)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洋面广阔,受暖流影响,水温高,水汽供应充足。(2)台风中心为台风眼,气流下沉,为无风区。而台风眼外围却是旋涡风雨区。(3)台风带来的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
19、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影响我国的台风灾害 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3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图,完成下列各题。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据图可知()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台风给
20、沿海带来丰沛降水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思维导引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两点把握:(1)据图判断台风发生的季节、生成的个数,从而明确防范的重点;(2)理解台风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台风在一年四季均会生成,夏秋季较多,A错;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也多,B错;冬季登陆台风个数为0,故在冬季我国不受台风影响,C错;夏秋季台风登陆个数多,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D正确。第(2)题,台风主要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巨浪会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C正确;夏季台风带
21、来丰沛降水不是台风造成的损失,秋季台风不会造成冻害,大风不会吸引鱼群聚集。答案:(1)D(2)C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寒潮灾害寒潮灾害问题探究受强冷空气影响,2月13日至15日,鄂尔多斯市出现2020年以来第一次大范围寒潮天气,气温大幅下降。监测数据显示,15日各旗区最低气温降至-20.1-13.8,较13日下降9.215.7,其中大部分地区降幅超过10;最高气温跌至-8.4-4.5,较13日下降10.218.6,其中大部分地区降幅超13。期间,风力较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其中13日杭锦旗和乌审旗北部出现大风(瞬时极大风速17.2米/秒),14日乌审旗、康巴什区
22、、伊金霍洛旗和杭锦旗出现大风。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寒潮多发生在什么季节?为什么?(2)寒潮天气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表现有何不同?(3)为什么青藏高原和海南地区几乎不受寒潮的影响?提示:(1)深秋到初春。此季节盛行偏北风,冷空气势力强,移动速度快。(2)北方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3)青藏高原地势高,冷空气难以进入,加之气温低,降温幅度小。海南岛纬度低,冷空气难以到达。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关键能力1.我国的寒潮灾害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课
23、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4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寒潮的成因及其危害,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原因是温度距平小
24、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发生的频次比较高。第(2)题,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原因是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这两个季节农作物容易受冻减产。答案:(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小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2)春季和秋季。春季为播种季节,秋季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容易受冻减产。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16年夏天,武汉因内涝一度成为令人担心的城市,但这样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有79座城市发生局部内涝。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
25、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1)分析武汉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2)就解决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1)降水强度大,范围集中;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面积增大,下渗减少;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2)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加强对暴雨天气的预报、预警,提前做好排水准备;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等。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020年1月2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警报,强冷空气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
26、.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寒潮影响的范围一般较小,此次例外C.寒潮可能会引发多种自然灾害D.寒潮主要发生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受寒潮影响,华北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大风、降温天气暴雨频发小麦丰收农作物遭受冻害A.B.C.D.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A错;寒潮影响的范围较大,B错;寒潮能够引发暴风雪、冻雨、大风等多种灾害,C正确;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D错。第2题,受寒潮影响,华北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正确;华北地区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夏季,冬季华
27、北地区可能出现暴雪天气,错;大风降温可能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小麦减产,错、正确。答案:1.C2.B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读某年中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4题。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C.洪涝D.寒潮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类自然灾害以华北、华南最为严重,西南地区次之,故可判断该类自然灾害为干旱灾害。第4题,甲区域为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多发于35月;乙区域为长江
28、中下游地区,以伏旱为主,多发生在7、8月份。答案:3.A4.B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5.阅读材料,完成下题。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试分析4月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课堂篇主题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素养培优当堂检测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则表明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错过最佳播种期,直接导致农作物生长期变短,致使农作物减产且品质下降。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因此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