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即商品自由交换的场所。通过推行企业内部市场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使员工思想由生产型(服务型)转为经营型,制定合理合理的价格机制,员工每月产多少板,就可以领多少工资,以达到员工既是生产者,同时是经营者的目的。企业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是企业内部按照外部市场规则进行运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目标是通过这种模式来解决企业效率下降的问题,从而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模拟市场交易方式来组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在提高企业市场运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它
2、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人才流动等,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将企业内部的各生产系统、各单位以及单位内的各班组、各道工序,用市场、用户的关系加以链接,使各系统、各单位、各环节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转化为用内部价格所衡量的价值并为下道工序所认可的商品,实行有偿往来结算,以达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核心:将外部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引入企业内部。核心:将外部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引入企业内部。目的:解决粗放管理问题。目的:解决粗放管理问题。精髓:用市场机制推动管理的精、细、严。精髓:用市场机制推动管理的精、细、严。何为内部市场化管理?何为内部市场化管
3、理?上工序下工序“供应商”“客户”其核心内容:其核心内容:通过企业内部市场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确立单位、职工在内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使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形成相互供求、有偿服务的关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让各市场主体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真正把外部市场压力传递到每位职工身上,培育“降耗、增收就会增加工资,浪费、超支必定减少收入”的全员市场意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创造激情和挖潜降耗、创收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组织“细胞”,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目的:通过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把员工的收入与个人的生产经营成果直接挂钩,使
4、员工认识到不仅多出板能够增加工资,而且降低成本也能够增加工资,促进了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过去的“干着算”转变为现在的“算着干”。员工思想转变也推动各部门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从而促进了各部门由粗放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精细管理转变。内部市场化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内部市场化管理要达到的目的 如果说我国的企业管理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是供给制与计划经济的“生产管理时代”,而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计划与市场经济“混合管理时代”的话,那么,90年代之后是市场经济的“新管理时代”,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是“面向市场”。但是,当企业随着不断寻求市场、追求利润而规模逐渐扩大时,其内部效率
5、则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实践也证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管理问题就越突出。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管理问题就越突出。如果再深究其中的原因,就会看到,企业外部与内部发生了脱节,外部市场的残酷竞争没有反映在企业内部,企业内部各个主体及个人没有感受到外部市场强大的压力,客户对于产量、质量和供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没能传递到企业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提高我们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如何提升我们的效率呢?企业内部市场化给我们指出一条途径。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把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推行内部市场化的意义推行内部市场化的意义 构建公司、部门、班组、职工四级内部
6、市场,以部门为二级市场、班组、个人都作为内部市场主体,划小核算单位,独立核算。一级市场:主体为各生产经营单位 二级市场:主体为生产经营单位内各部门 三级市场:主体为各部门内班组 四级市场:主体为员工个人 内部市场化体系框架内部市场化体系框架 进入新世纪后,企业内部市场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以至成为一种潮流。比如海尔公司,与初创时期相比,它的营业规模增长了两万倍,在1998年,其营业额接近200亿元,这时张瑞敏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推倒企业内部的“墙”,让每一个员工都像他一样充分感受到市场的压力。为此,他在海尔内部推行“内部模拟市场”的管理方式,让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进行商业结算。到200
7、2年底,他打破原来的管理框架,先后调整组织结构竟达40多次。“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本质是:员工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策,员工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自己决定收入。“人”员工。“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合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双赢”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员工和企业的价值得以实现。企业内部市场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实施需要在建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再建立以下七个子目标。建议:建立总厂、各生产厂、车间(班组)为主体的三级内部市场体系,各主体设立核算点,对相互间的经济业务通过总厂财务部按照内部市场价格进行结算。年初,以责任书的形式将总厂各项指标下达分解
8、到生产厂、部门,同时指导各生产厂、部室将各项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将市场压力传递到了各单位、各班组乃至每个员工。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提倡人员合理有序的流动,单位和个人在岗位需求上都有双向选择的权利,生产厂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每位职工一月生产多少产品,能得多少报酬均可计算出来,以此,最大限度地将生产经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生产厂和车间设立专人,特别要重视建立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内部各项产品、劳务的结算价格,制定覆盖三级市场体系的内部市场价格目录,使价格无处不在,市场无处不在
9、。三级市场要及时清、及时结,一级市场由总厂财务部负责核算,对各生产厂生产经营情况,要做到月清月结。二级市场由各分厂、部门负责其经济业务的核算,二级核算到班组,做到日清日结。三级市场由各班组负责核算,核算到岗位或个人,抓好事前控制,强化事中管理,严格事后考核。使过去的“花了算”变为“算着花”,增强职工当家理财的意识。制定保障制度,确保内部市场规范运行,建立以主管单位为负责人的仲裁委员会,负责责任追究和损失赔偿,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建立一项制度,堵塞一个漏洞,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其中需要采取四种手段进行综合调控:一是行政手段,以正式文件下发对各单位的结算管理办法,严格各项结算程序和制度;二是价格手段
10、,明确规定各类结算必须以既定价格为基础,并时刻掌握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三是分配手段,规定各单位月底结算工资总额,用工资总额进行调节,以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经济分配合理;四是仲裁手段,成立经济仲裁委员会,各单位之间发生经济纠纷,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狠抓成本控制,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费用相对不变,对各单位超支就要减少收入,节约则增加收入。如材料费用支出减少,工资就会增加,加强“成本就是工资,工资就是成本”的意识,形成“人人为成本而算,人人为效益而干”的局面。强化以班组为市场主体的三级市场管理,加强班组长在内部市场化运作中的主体地位,各班组长计算成本亏
11、盈情况,对完不成的进行原因分析,根据责任大小将考核指标落实到人头,使员工对成本核算有深刻的认识,做到由以前的“上班领工资”变为“上班挣工资”。1、领导重视,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关键。、领导重视,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关键。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把手”工程,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各部门都要成立内部市场化领导小组和专业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各级领导要经常关注内部市场化管理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五、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保证措施五、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保证措施 2、思想解放,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先导。、思想解放,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先导。一、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应
12、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要解放思想,坚决克服不愿干、不想干心理。二、降低生产成本。各个部门的工资收入等于价格结算收入减去总费用支出。部门材料费用支出多,工资就减少;材料费用支出少,工资就增加。这就激励职工注意节支降耗,努力减少费用支出,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3、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前提。的前提。为保证内部市场化的运行,要狠抓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劳动、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定额体系;完善计量体系,补充配备计量器具;加强信息管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定期收集、整理与分析,进一步和完善和建立技术经济档案。4、制度化、规范化,是内部市场化有效运行、制度化、规范化,是内部市场化有效运行的保证的保证 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市场主体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不按规则、程序办事,内部市场就不可能规范运行。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必须与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同步进行。5、考核激励,是推进内部市场化的动力。、考核激励,是推进内部市场化的动力。在内部市场化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定期考核评价机制,对进度快,效果好的单位,及时给予奖励;对执行不力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