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具体措施与方法具体措施与方法院感科院感科1、什么是多重耐药菌、什么是多重耐药菌2、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3、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4、如何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如何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什么是多重耐药菌?(MDRO)指对下列5类抗菌药物中的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RD)。对几乎所有类抗菌药物耐药称为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1、抗假单胞菌的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2、碳青霉烯类3、-内酰胺酶复合
2、制剂4、喹诺酮类5、氨基糖苷类常见多重耐药菌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ESBLs-产超广谱内酰胺酶 MDR/PDR-PA-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2007年11月:JAMA刊登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病菌”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2007年11月:新华社记者内参报告,上海发现“超级细
3、菌”感染患者 2007年11月: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的通知 2007年12月:卫生部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 中国MRSA的流行和危害可能超过美国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自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感染杂志披露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存在“超级细菌”以来,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超级耐药菌”疫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8月11日,加拿大发现2例病例;8月13日,法国出现病例。10月4日台湾发现1例病例;截止到10月8日,日本的感染患者激增到53人,并且出现4例死亡病例。“超级细菌”疫情已经波及十余个国家。感染“超级细菌
4、”的人数不断攀升、死亡病例不断增加。数月前,只在印度、英国小规模爆发的“超级细菌”疫情,目前已经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的态势。10月26日,我国发现三例“超级细菌”感染病例:在宁夏的两名新生儿和福建的一名老年死亡病例者身上,分别检出了三株“超级耐药菌”。中国的感染病例没有“跨国医疗旅游”的经历,并且发现的“超级细菌”也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这与此前国外报道的“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明显不同。我国检出的“超级细菌”虽也携带“NDM-1”耐药基因,但却呈现出“来路不明,致病性不强”的特点。超级细菌的“泛耐药性”与“流行性”病症当属“感染”而非“传染”威胁在于“耐药性”而非“致病力”源头是
5、“发展中国家抗生素滥用”而非“印度新德里”抵御超级细菌重在“监测”而非“限产”“抗生素时代”遭遇挑战但不会结束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异常严峻我国细菌耐药形势异常严峻 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数量仍在迅速增加 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病死率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耐药菌感染病死率为显增加,耐药菌感染病死率为11.7%11.7%,而一般,而一般感染病死率为感染病死率为5.4%5.4%;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的治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耐药菌感染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较敏感者高疗费用较敏感者高3 3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高倍以上,住院总费用则
6、高3.753.75倍;倍;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亿元,相关病死每年由于耐药菌感染损失数百亿元,相关病死人数近人数近5050万。万。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存在耐药基因:存在耐药基因:细菌天然存在或后天因为基因突变或转移得到了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决定了各种不同的耐药机制,使细菌能够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耐药菌产生增加:耐药菌产生增加:(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多重耐
7、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 30-40%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手 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携带)痰污染环境排泄物皮屑飞沫定植者空气传播易感者工作人员的手污染的设备肺部肺部感染感染尿路尿路感染感染伤口的伤口的定植定植和和感染感染呼吸道呼吸道定植定植皮肤的皮肤的定植定植血源性血源性感染感染手易被细菌污染 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每进行一个操作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可能增加100-1000100-1000个细菌个细菌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附加损害密切相关MRSAVRE产ESBLs 菌株MDR铜绿假单胞菌MDR不
8、动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极少数文献报道哌拉西林极少数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与上述耐药菌株的发生相关他唑巴坦的使用与上述耐药菌株的发生相关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住院 高龄患者 高危手术 免疫抑制剂应用 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长期住院患者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呼吸机应用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 治疗费用高 疗效不佳 病死率高 毒性可能增加 医疗安全的质量降低美国美国NHSNJan.06NHSNJan.06Oct.07 Oct.07 ICUICU插管相关感染
9、病原体耐药性插管相关感染病原体耐药性细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56.2屎肠球菌万古霉素80.0氨苄西林90.4粪肠球菌万古霉素 6.9氨苄西林 3.8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类30.7哌拉西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5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25.3产酸克雷伯菌头孢他啶或头孢三嗪16.8我国我国MohnarinMohnarin监测(0607年)临床分离细菌耐药严重,耐药率高。MRSA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56.1%和81.0%;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比例为7.8;已出现对万古,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对大多数被测药物耐药率在4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菌
10、对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70%;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至20%40%。我院2012年全年多重耐药菌构成情况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护人员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防措施及制度不健全,或者有制度,但缺少有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评估。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泛用、量大、多联应用、无指征用药、用药期长;手卫生不到位;隔离措施落实难;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如何遏制?我国控制耐药菌感染的措施 20042004年卫生部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62006年卫生部年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0808年卫生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
11、菌药物临年卫生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009-3-252009-3-2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2009年年4 4月月1 1日日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三章预防与控制预防与控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菌监测管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
12、发2008130号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MRSA、VRE、ESBLs、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八年六月二十七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
1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医
14、院感染监测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技术规范附录附录F F 细菌耐药性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F F1 1 细菌耐药性监测:监测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包细菌耐药性监测:监测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包括临床上一些重要的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括临床上一些重要的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色葡萄球菌(MRSA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VRE),泛耐),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PDR-AB)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PDR-PA),产超广谱),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内酰胺酶(ESBL
15、sESBLs)的革兰阴性细)的革兰阴性细菌等。菌等。F F2 2 监测调查对象: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监测调查对象: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F F3 3 监测内容:细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结果。监测内容:细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结果。F F4 4 监测方法:统计、分析微生物室分离的细菌和药物敏感结监测方法:统计、分析微生物室分离的细菌和药物敏感结果。果。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二、强化预防
16、与控制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通知(2011.1.17)卫生
17、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院感控制工作的通知院感控制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医院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包括: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院感控制工作的通知院感控制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医院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包括: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给药方案,加强管理,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等级医院评审4205 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规范与程序
18、,实施监管与改进活动。42051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1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2有对多重耐药菌控制落实的有效措施,包括手卫生措施、隔离措施、无菌操作、保洁与环境消毒的制度等。3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情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落实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4有落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控制措施。【】符合“”,并1有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到医务人员,并方便查询。2有主管部门对多重耐药菌医院
19、感染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监管情况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符合“”,并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有效,抗菌药物使用合理。2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满足临床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以及同源性分析的需求。等级医院评审42052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1有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或检验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等在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的协作机制,并有具体落实方案。2微生物室定期为临床提供耐药菌的趋势与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符合“”,并1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微生物实验室(检验部门)、药学部门、临床科室对多种耐药菌管理定期联席会制度,有牵头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2各部门信
20、息通报渠道畅通,有对存在问题定期分析、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符合“”,并1多部门合作机制有效,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相关信息快捷获得。2至少每季度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等级医院评审 42053 有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对临床医护人员和微生物实验室或检验部门的人员进行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措施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及落实措施。【】符合“”,并 有相关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可查询。【】符合“”,并 除达到“”要求外,还应有对培训效果的追踪总结,多重耐药菌感
21、染预防和控制有效。4206 应用感染管理信息与指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一)患者:1.确诊感染的患者入院时做到有样必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2.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对上级医院转回病人、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入院时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采集标本。正确采集临床标本正确采集临床标本 为保证标本的质量,获得阳性结果,应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并应及时送检,特殊标本还需注明采集时间。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最好2h内能送检,越快越好,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2、。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二)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1.规范地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提高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实验的准确率,及时向临床发回报告。2.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实施监测的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以危急值形式通知临床科室。3.应每季度统计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结果并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三)临床科室: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2.医院感染突
23、发事件:短时间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3.了解本院前五位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根据细菌药敏监测的总结分析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点科室另需知晓其前五位的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4.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临床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5.
24、加强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6.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并做好标准预防措施。7.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8.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25、(四)临床院感小组感控医生、护士:1.了解本科室多重或泛耐药患者,监督指导科室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情况。2.了解本科室前五位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一)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二)减少或消除定值(三)应用疫苗预防耐药菌感染(四)阻断传播: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六)加强政府的干预(七)重视交流与协作 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患者安置:患者安置:MDROsMDROs阳性者最好住单间,如果没有单间房,阳性者最好住单间,如果没有单间房,需要
26、评估安置的位置,保证床旁隔离效果。如果病区内有多需要评估安置的位置,保证床旁隔离效果。如果病区内有多例例MDROsMDROs阳性患者,可以将同类阳性患者,可以将同类MDROsMDROs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将此类患者与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将此类患者与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置、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诊疗用品:诊疗用品: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医疗废物:医疗废物:MDROsMDR
27、Os阳性患者住的单间房内不允阳性患者住的单间房内不允许堆积临床废物,当废物袋内废物达许堆积临床废物,当废物袋内废物达3/43/4时,应封时,应封扎。扎。室内卫生:室内卫生: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单独进行,患者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单独进行,患者出院后,应彻底清洁。出院后,应彻底清洁。餐具处理:餐具处理:无特殊要求。无特殊要求。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手卫生是预防MDROsMDROs交叉感染的最简单交叉感染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论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手套、围而有效的方法,不论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手套、围裙),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接触患者
28、周围裙),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要洗手。如手无可见的污垢,可以使用环境物品后要洗手。如手无可见的污垢,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标识:标识:在在MDROsMDROs阳性患者床头、病历夹内贴相应阳性患者床头、病历夹内贴相应的隔离标识(蓝色)。的隔离标识(蓝色)。患者转移:患者转移:如患者需要转科或到别的部门检查,如患者需要转科或到别的部门检查,应通知接收科室患者的应通知接收科室患者的MDROsMDROs状况,使其作相应状况,使其作相应准备,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准备,采取接触隔离措施。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
29、()房门:房门:如果如果MRSAMRSA阳性成人患者居住的房间内使用阳性成人患者居住的房间内使用风扇或开窗,在整理床铺、衣物时关闭房门。风扇或开窗,在整理床铺、衣物时关闭房门。MRSAMRSA阳性儿童居住的房间阳性儿童居住的房间-任何操作应关闭房门。任何操作应关闭房门。患者伤口:患者伤口:敷料覆盖。敷料覆盖。患者衣被处理:患者衣被处理:清洗无特殊要求,送洗衣房的袋子清洗无特殊要求,送洗衣房的袋子应扎口;更换下来的床单、被套应在患者床边装好、应扎口;更换下来的床单、被套应在患者床边装好、封口。封口。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容器用可直接倒入下水道。容器用流动水初步
30、冲洗后,流动水初步冲洗后,500-1000mg/L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含氯消毒剂浸泡3030分钟,再次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分钟,再次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接触血液或体液、处理污染敷料和接触接触血液或体液、处理污染敷料和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戴手套。并不需要在所有的直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戴手套。并不需要在所有的直接接触中戴手套,但接触后必须洗手。诊疗护理操接接触中戴手套,但接触后必须洗手。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对预计可能被含作时,应对预计可能被含MDROsMDROs的感染性物质污的感染性物质污染的部位穿戴相
31、应的防护用品(防护面罩、眼罩、染的部位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防护面罩、眼罩、隔离衣等)。隔离衣等)。探访者:探访者:必须在离开病区前用快速手消毒剂或流动必须在离开病区前用快速手消毒剂或流动水洗手。限制探访者人数。水洗手。限制探访者人数。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隔离措施()隔离措施()隔离解除:隔离解除: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培养阴性(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方,方可解除隔离。可解除隔离。隔离要点隔离要点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VRSA)、)、耐碳青霉烯类耐碳青霉烯
32、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其他多重耐药菌其他多重耐药菌 病人安置病人安置 单间隔离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人员限制人员限制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限制,减少人员出入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手部卫生手部卫生 遵循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眼、口、鼻防护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气管切开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气管切开等戴防护镜隔离衣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专用,用后应消毒或灭菌专用,用后应
33、消毒或灭菌用后清洁、消毒或灭菌用后清洁、消毒或灭菌物体表面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专用,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用后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床单位消毒标本运送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生物物品生物物品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 无特殊处理(清洁)无特殊处理(清洁)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器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解除隔离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接触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标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蓝色蓝色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