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96721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2初步了解列举、列式、画图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初步了解列举、列式、画图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从条件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感受“从条件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意识|,习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入题(5分钟左右)1

2、自主读题|,感知题意。齐读题目|,不漏字、不添字。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定小组准备全班汇报|,并做一定指导。1)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2)要求什么问题?3)“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一个小组汇报|,学生提问|,互相补充|,理解题意。1)题中有两个条件。2)求两个问题。3)第二天比第一天多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5个|,依次类推。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全班汇报|,指导学生如何倾听、如何提问、如何补充。帮助学生理解三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最后一个。补充问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条件|,你马上能求出一个什么问题?二、自学解题。(10分钟左右)1独立探索1独立尝

3、试解决问题。写出过程。2你能想出第二种方法吗?教师收集学生的方法|,准备全班交流。预设:列举、列式等。2全班交流分析收集的各种方法。针对学生的讲解给予点拨与总结。3回顾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帮助提炼方法|,总结经验。如:读清题意|,从条件开始想|,可以列式可以列举。三、基本练习(5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72页第1题。(1)先出示左图|,再出示右图。(2)先出示前两个条件|,再出示第三个条件。点拨:有哪些条件?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求什么?73页第3题先不出示括号里的要求。点拨:根据条件你能知道什么?这道题和前面的题目比|,你有什么话想说?怎么办?可以画画图|,用圆圈代表小朋

4、友|,带领大家一起画。四、总结提炼(3分钟左右)1小组交流刚才,我们解决了四组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四道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参与小组交流|,适时点拨提醒。2总结方法 相同的地方:从条件想问题不同的地方:有直接列式的|,有画图解决的|,有一一列举出来的。总结:不管是列式、列举、画图|,我们都要从条件开始想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掌握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五、巩固练习(10分钟左右)173页第2题。提问:第2次弹起的高度为什么用“82”?273页第4题。提问:根据“白地砖8行|,每行15块”可以求什么?为什么用12070|,就求到花地砖的块数了

5、?(根据哪个条件?)373页第5题。提醒:每次是前一个的2倍|,画的圆圈要一样大。4创编题:任意选择下面的两个条件|,说说你能求到什么?图图有15张邮票|;哪鹅的邮票张数是丽丽的3倍|;丽丽有30张邮票。提示:要找到有关联的两个条件才能求到适当的问题。六、课堂作业(7分钟左右)1完成补充习题第页第题。2提高题4个苹果的重量是500克|,一只菠萝的重量比4个苹果的重量还重50克。一只菠萝重多少克?七、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2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

6、问题的能力|;2.初步学习用线段图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体会直观手段对于解决问题的辅助价值。教学重点:在实践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并自觉运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入题(6分钟)1.自主读题|,感知题意。齐读题目|,不漏字、不添字。2.学生初步交流题意。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3.师生根据题意绘制线段图。当条件比较多、比较复杂时|,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提问:根据题意|,你认为应先画哪种花的线段?接着呢?“黄花是绿花的2倍”该怎样表示?“红花比黄花多7朵”可以怎样画图表示?4.填写线段图|,深入分析题意。(1)填一填:把题

7、中的条件和问题填在书本第74页的线段图中|;(2)说一说:对照线段图和同桌说说题意|;(3)比一比:你觉得线段图和文字比|,有什么好处?学生自主活动、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后进生。4.全班交流交流题意|,感受画图的价值。小结:当条件特别复杂时|,线段图是我们分析题目的好帮手。二、自主解题(10分钟)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导学单:1.想一想: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要求出问题|,必须先求出什么?2.算一算:在课堂探究本上列式解答|;3.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4.议一议: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和刚才相比|,两道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自

8、主活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后进生。2.全班交流预设:(1)要求出红花的朵数|,必须先求出黄花的朵数|;(2)相同:都是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的朵数|;不同: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球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针对学生的讲解给予点拨与总结。三、基本练习(5分钟)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1.第(1)小题:先出示表示篮球和足球的线段图|,学生提问并解答。再出示表示足球的线段图|,学生提问并解答。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该怎样解答?增加一个条件后|,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2.出示第(2)小题: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比较不同问题是根据哪些条件提出的

9、。集体交流追问:这两个问题是分别根据哪些条件提出的?为什么一个问题是一步计算|,另一个问题是两步计算?四、总结提炼(3分钟)1.小组交流回顾刚才几道题的解题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在小组里交流。2.集体交流总结:在运用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时|,我们还可以灵活运用列表、画图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五、巩固练习(10分钟)1.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三位选手都要游60米|,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怎么比较谁快谁慢?2.想想做做第3题追问:要求出月季花的盆数|,必须先求出什么?3.想想做做第4题追问:要求出成人骨头的块数|,必须先求出什么?引导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科学知识。4.创编题: 45 30 15根据

10、线段图中提供的条件编一道实际问题|,并解答。六、课堂作业(6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第页第题。2提高题张叔叔今年44岁|,李叔叔比张叔叔小8岁|,王叔叔比张叔叔小6岁|,( )最大|,( )最小。七、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2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十(1)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3分钟)1.自我回顾预设:从条件出

11、发思考、列表、画图2.集体交流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了哪些好方法?追问: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有什么好处?二、练习提升(24分钟)1.适应练习:第1题(1)自主提问|,同桌相互解答。想一想:根据这些条件能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该怎样解答?考一考: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请对方解答。学生自主提问、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后进生。(2)全班交流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个问题的?这几个不同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2.基本练习(1)根据练习单整体练习。练习单:做一做:在课堂探究本上完成书本76页第2、3、5题|;想一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思考

12、过程。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后进生。(2)集体交流一组汇报|,其余同学提问补充。3.应用练习:第4题(1)小小解说员:学生介绍从表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讨论怎样求出到达建设路站后的人数?(3)独立计算后三站的到站人数|,集体交流校对。指名一组同学汇报|,鼓励其余同学勇敢补充、质疑。追问:为什么始发站没有下车人数?点拨:根据始发站的上车人数和建设路站的上下车人数|,你能想到什么?算出建设路开出时的人数后|,接下来你又能算出什么?4.创编练习(1)工地上有135包水泥|,用掉了35包。其余的每天用20包|,还能用多少天?(2)李老师买了15盒红圆珠笔|,每盒8支。买的黑

13、圆珠笔的支数比红圆珠笔少9支。 要求:第(2)小题先提出合适的问题再解答。三、回顾总结(3分钟)集体交流收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疑问吗?四、课堂作业(10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第页第题。2提高题小狗、小猫和小兔比赛跑步|,小狗跑了352米|,小猫比小狗多跑了19米|,小兔比小狗少跑了8米。小猫和小兔谁跑得快?快多少米?五、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2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十(2)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

14、价值。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达人(5分钟)1. 一分钟口算大挑战: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八道口算。2.集体交流校对:(1)校对|;(2)统计成功挑战的人数|,评出“口算达人”|;(3)交流错题|,寻找错因。教师巡视|,了解整体的完成速度和正确率。表扬成功挑战者|,帮助做错的同学寻找错误原因。二、练习提升(22分钟)1.比较练习:第7题(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2)独立思考并解答|;(3)集体交流。追问:求“梨有多少千克”用到了哪些条件?求“苹果有多少千克”呢?比较:这两个问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不同?2.应

15、用练习(1)根据练习单整体练习。练习单:做一做:在课堂探究本上完成书本77页第8、9、10题|;想一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小贴士:第8题可以请线段图帮忙理解题意。点拨:第8题:从“小汽车开走7辆就与大客车同样多”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第10题:从“卖掉20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2)集体交流一组汇报|,其余同学提问补充。3.开放练习:第11题(1)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交流“一律半价”的含义|;(3)独立完成两个问题|,集体交流校对|;(4)学生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追问:“一律半价”

16、是什么意思?生活中购物时遇到过这种促销吗?还有哪些促销手段?根据这些条件|,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4.提升练习:思考题(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3)集体交流|,讨论方法。点拨:比较左右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5.创编练习(1)小明家原来有22个苹果|,妈妈又买来20个|,这些苹果刚好够吃一个星期。小明家平均每天吃多少个苹果?(2)小红今年16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8年后爸爸多少岁?三、回顾总结(3分钟)集体交流收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疑问吗?四、课堂作业(10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第页第题。2.提高题:一瓶果汁|

17、,连瓶重1050克|,小刚喝了半瓶后连瓶重550克。原来瓶内有多少克果汁?空瓶重多少克?五、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2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间隔排列(探索规律)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

18、点:“找”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找”规律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2分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质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间隔排列|,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二、自学例题(12分钟左右)1自主读题看图|,感知题意。出示教材例题情境图。2小组交流1)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2)数一数:数一数图中物体的个数|,填在下表中。小兔()只木柱()根夹子()个蘑菇()个篱笆()块手帕()块3)比一比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定小组准备全班汇报|,并做一

19、定指导。3全班交流。一个小组汇报|,学生提问|,互相补充|,理解题意。1)小兔和蘑菇(木桩和篱笆、手帕和夹子)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2)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3)自由说|,按要求操作后再交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全班汇报|,指导学生如何倾听、如何提问、如何补充。这里的每组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叫间隔排列。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作一组|,最后余下的是什么?把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也分别看成一组呢?先圈一圈|,再说一说。三、练习。(10分钟左右)1生活中你还能找到间隔排列的事物吗?2.基本练习书本79页练一练。3.操作练习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

20、行|,有10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操作后全班交流。怎么列式?列式时是怎样想的?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最少|,在什么情况下最多?教师参与小组交流|,适时点拨提醒。四、回顾整理(3分钟)1.小组交流: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回顾刚才探索和发现规律

21、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总结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它们的数量可能相等|,也可能相才差1|;一组一组地圈一圈|,容易发现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生活中有很多规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

22、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五、创编练习(5分钟)1.有12个女生排成一行跳舞|,如果每两名女生之间插入一名男生|,能插入多少名男生?2.这12名女生变换了队伍|,围成一个圆|,现在能插入多少名男生?用符号代替男女同学|,画一画再列式。六、课堂作业(8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第页第题。2提高题每个手指缝间夹一支铅笔|,两只手共可以夹住多少枝铅笔?七、家作1课课练第页第题。2阅读小学生数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苏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