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6月28日联合押题卷 语文试题(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597065 上传时间:2020-06-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6月28日联合押题卷 语文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6月28日联合押题卷 语文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6月28日联合押题卷 语文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卷第 1 页,总 27 页 2020 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押题卷(一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押题卷(一)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 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 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 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 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 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

2、表达形式, 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 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 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 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 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 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 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 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 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

3、、人性美善融入,才 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 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 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 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 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 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艺术的深度书写 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没有 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 家、历史学

4、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是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 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 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 试卷第 2 页,总 27 页 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 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 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 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

5、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动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 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 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 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 灾难题材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 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 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 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 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 温润

6、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 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 史诗。 (摘编自李明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工作者在疫情暴发后积极进行文艺创作,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 希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若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 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疫情防控现实,不能因为艺术虚构就对 客观

7、事实进行丝毫的改动。 D在灾难初来时,创作者因急于抗击面创作的作品,会有微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 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多角度为提高创作者“抗疫文艺” 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 C“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文艺创作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抗疫文 试卷第 3 页,总 27 页 艺”彰显中国精神就是佐证。 D文章引用论诗三十首中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挑疫文艺创作要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 就会失去

8、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疫文艺”创作要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群众利益,融 入生命关怀以及人性美善。 B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内容,也需 要遵循文艺创作规律。 C疫情对我国多方面造成了消极影响,“抗疫文艺”创作者不应只书写表象,更应深 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在“抗疫文艺”创作中创作者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之中, 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答案】【答案】 1D 2C 3D 【解析】【解析】 【分析】 1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

9、息, 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 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 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 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理解错误,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 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 B项,“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分析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如何深 化抗疫文艺书写?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 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

10、化“抗疫文艺”书写。 C项,“不能因为艺术虚构就对客观事实进行丝毫的改动”过于绝对,原文的表述是: “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 离开或曲解甚至为 试卷第 4 页,总 27 页 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 故选 D。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 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强调文艺创作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分析错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 时序”是“文学的变化会受到社会

11、情况的影响,其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意思, 第三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故选 C。 3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 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 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D项,“只有将个体感受融人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之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观 点错误,“只有才”的句式表述较为片面,以偏概全。 故选 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 念、句子的

12、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 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 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 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 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 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3、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 5 页,总 27 页 材料一: 2019 年 7 月 1 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 类强制时代。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 45 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 垃圾强制分类。 1993 年,原建设部出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其后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 类规则,但由于 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十分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边,填补了空白,为其他城 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然而,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 最近每个早晨都要接受居委会大

14、妈的灵魂拷问: 你是什么垃圾?因为懒得丢垃圾, 所以尽量不生产垃圾,所以少吃近来,很多段子道出了人们被垃圾分类整疯 了的情绪。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类要取得明显成效, 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 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 (摘编自宗利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 材料二: 2019 年 2 月份,上海日均湿垃圾分出量为 4400 吨,而 2019 年 10 月份,上海市的 湿垃圾分出量为 8710 吨/日,远超指标量的 5520 吨/日。湿垃圾分出量飙升,这超出了 所有人的预期和规划,幸福

15、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末端处置能力不足,满足不了实 际需求。目前,上海正在调试运行和已建成的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共 6 座,实际处置能 力约为 5000 吨/日。 为此,上海市的湿垃圾处置项目开始紧急上马。浦东老港镇,原计划明年第二季度 投产的上海最大规模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已于 10 月 24 日实现试运行。2020 年第二 季度前,上海计划建成 3 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 由于湿垃圾热值低, 采用焚烧方法处理成本高, 其它资源化路径是必然选择。 目前, 上海湿垃圾处理设施主要采用厌氧发酵工艺, 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 化为沼液、沼渣等。但这些资源化产品利用途径不畅,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受限

16、。现在, 资源化利用渠道不畅等,让很多专家开始思考:分出那么多湿垃圾怎么办? 同时,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末端处理减量,但是不会减少垃圾的源头产生量。同济 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说:人均垃圾产生量不能无限制扩张,最后 一定是后端处置设置倒逼前端源头减量。一件东西在成为垃圾之前,曾经历生产、运 输、消费等多个环节。这意味着,减量要从源头开始,这是整个垃圾产生链上的改变, 试卷第 6 页,总 27 页 包括居民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改变。 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抑制过度 包装,生产者承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的责任,这值得国内借 鉴。 (摘编自马肃平上海垃圾分类

17、180 日) 材料三: 市民在整个垃圾分类链条中处于前端的投放部分, 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让市民分类投 放,实际运行中的混装混运会极大打击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各试点城市都按 照要求对分类设施、转运车辆、分类处置厂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及配置,构建了系统的运 作机制和监管机制。为消除市民的不信任感,各城市应努力把中后端的分类转运、分类 处置情况展示给市民,让群众了解他们分类后的垃圾没有被混装清运。鼓励部分中后端 分类处置单位向市民开放,让公众获得更多参与感,增强其分类的责任感。 垃圾分类除了需要用法制手段强制推动外,一定的激励也有利于更快推进。目前, 不少城市是对垃圾分类行为本身进行奖励,甚至个别

18、城市对分类量进行奖励。但是,引 入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而不是对垃圾投放进行奖励。因此,在公众逐步 形成分类习惯后,一些城市要及时对奖励分类的做法予以调整。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技术性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 度去推动,避免走入误区,影响工作的有效推进。 (摘编自鞠昌华垃圾分类要避免走入误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B 受人们思想观念、 行为方式、 生活习惯的影响, 人们对垃圾分类难免会有不适应感。 C上海主要采用厌氧发酵工艺而非焚烧方法处理湿垃圾,是基于对处理

19、成本的考量。 D 目前, 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 这与奖励的初衷南辕北辙, 应立即纠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 2019 年 10 月的日均湿垃圾分出量较 2019 年 2 月增长近 1 倍,这表明上海垃 圾分类工作富有成效。 B2020 年第二季度前,上海计划建成三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以应对当前出现的末端 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 C当后端处置设置倒逼人均垃圾产生量减少时,垃圾大幅减量这一目标就能通过前端 的垃圾分类得以实现。 D向市民展示垃圾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置情况,可以成为试点城市增强市民分类责任感 与积极性的途径之一。 试卷第 7 页,总

20、27 页 6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管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今后要做好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逐条概 括。 【答案】【答案】 4D 5C 6 健全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 包容百姓难处, 坚持不懈地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 按需建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注重对垃圾处理后的资源化产品的“再利用”。鼓励 加强公众参与,树立民众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意识,把中后端分类情况展示给公众。 及时按需调整激励机制。 【分析】 4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 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D 项,“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这与奖励的初衷南

21、辕北辙”分析错误,由 材料三第二段可知,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行为本身“和“垃圾量”进行奖励的目的是 促使公众形成分类习惯,并非“与奖励的初衷南辕北辙”;且“应立即纠正”错,材料 中是“在公众逐步形成分类习惯后,一些城市要及时对奖励分类的做法予以调整”。 故选 D。 5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 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 问题有: 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 信息杂糅不合文本、 时空错位、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无中

22、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C项, “垃圾大幅减量这一目标就能通过前端的垃圾分类得以实现”错, 材料二中有“垃 圾分类处理有利于末端处理减量,但是不会减少垃圾的源头产生量”的说法。 故选 C 6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根据文本“1993 年,原建设部十分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 试卷第 8 页,总 27 页 律体系不健全,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边,填补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 的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健全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根据文本“生活垃圾分类

23、要 取得明显成效,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 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可以概括为:包 容百姓难处,坚持不懈地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根据文本“为此,上海市的湿垃圾处 置项目开始紧急上马。浦东老港镇,原计划明年第二季度投产的上海最大规模湿垃圾资 源化处理项目已于 10 月 24 日实现试运行。2020 年第二季度前,上海计划建成 3 座湿 垃圾资源化项目。”可以概括为:按需建垃圾集中处置设施。根据文本“但这些资源 化产品利用途径不畅,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受限。”可以概括为:注重对垃圾处理后的 资源化产品的“再利用”。根据文本“为消

24、除市民的不信任感,各城市应努力把中后端 的分类转运、 分类处置情况展示给市民, 让群众了解他们分类后的垃圾没有被混装清运。 鼓励部分中后端分类处置单位向市民开放,让公众获得更多参与感,增强其分类的责任 感。”可以概括为:鼓励加强公众参与,树立民众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意识,把中后 端分类情况展示给公众。根据文本“在公众逐步形成分类习惯后,一些城市要及时对奖 励分类的做法予以调整。”可以概括为:及时按需调整激励机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旅伴 陈忠实 在同一车厢的同一隔间里,两位旅客同时找到了自己的铺位,都是下铺。他们谁也 顾不得瞧对方一眼,忙着把随身带上车来的大包小包塞到货架上去,然后

25、坐到车窗跟前 来,火车启动了。 他们先后坐下,掏烟,点火,嘘出一口浓烟,上车时的紧张忙乱情绪舒缓下来,这 时才转过头来,打量坐在对面的旅伴。两人的目光一经相遇,几乎同时惊奇地叫起来: 啊呀!是你- 这两个人,是高中读书时的同学和朋友。一个被同学们公认为数学王子,一个号称 文学天才。现在,二十多年以后,数学王子已经是国防尖端学科的研究人员了,而文学 天才也已是当代颇有点名气的工业题材的作家了。二十多年前,他们同时爱上了班里一 位名叫东芳的女生,那是个聪明而又动人的窈窕姑娘,大伙叫她东方美人,她是他俩心 中的女神这两个朋友也不能超凡脱俗,朋友关系破裂了,结下了怨。而时间的流水 似乎可以冲散一切感情

26、的烦忧。现在,当他们在列车上握手、拍肩的时刻,心中虽然还 有那么一点不可言状的别扭情绪, 却终究为理智所主宰了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哇! 试卷第 9 页,总 27 页 一阵闲聊之后,作家首先从尴尬的情绪里超脱了,豁达地说:东芳现在好吗?“ 怎么你?军事科学工作者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她不是嫁给你了吗? 这样真是哭笑不得他们才相互闹明白,谁也没有娶到东方美人,二十多年 的误会,都以为对方和她结合了。 噢!原来如此作家感慨起来, 动情地说, 我当时感觉出来, 她更喜欢你, 说你聪明、冷静。她说她母亲不喜欢搞笔墨文学的人,容易招灾惹祸二十多年了, 我一直以为你们生活在一起嗨!哪能呢科学工作者淡淡地笑笑

27、,我当 时判断出她更喜欢你。她常当我的面说你开朗、浪漫,有诗人风度.说我太死 板 火车在宽阔的北方原野上奔驰。 大片大片的金黄的油菜间缀在一望无垠的碧绿的麦 田里,一排排白杨,从窗前掠过去,远处的山峦迷蒙在淡灰色的雾霭里。田野里春的温 馨气息灌进敞开的车窗里来了。 我毕业以后,家里太穷了,瓜菜代也维持不住,舅舅把我带到青海,进了地 质勘探队。我肩上扛着标杆,爬遍青藏高原,兜里总没有忘记装着一本稿纸我的生 活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萌动的爱情却同时结束了! 我毕业后参军了。当了两年兵,从部队上了大学,再回到部队。在戈壁滩上隐 居了二十年, 已经与尘世隔绝了。 那年回家探望父母, 听人说她和小赖子结婚

28、了, 我坚决不信. 我也听说过她和小赖子结婚的话,也是不信。作家证实说,她怎么能嫁给他 呢?那么一个猥猥琐琐的侏儒! 看来是真的嫁给他了。科学工作者说,他虽然猥琐,可他当时比你比我都更 优越。他当了汽车司机,走南闯北,能弄到别人弄不到手的进口物资,别忘了当时 是困难时期不过,我总不愿意这样想。 作家显然激动了,创作的灵感顷刻之间激荡起来了,回味自已经历过的生活,心情 往往按捺不住。他拉开手提兜,取出一瓶酒,用牙齿揭掉瓶盖,在两只喝水的杯子里斟 上酒。科学工作者也急忙取出罐头和香肠,摆到小桌上。 我们都犯了 一个错误作家用富有哲理的口气说,把一个俗不可耐的女 人看得太神圣了!说罢举起酒来。 可笑

29、的是军事科学工作者冷静地说,我们之间因此而曾经互相妒恨! 说罢也举起酒来。 火车正以风驰电掣般的气魄,在北方的原野上疾进 (有删改) 试卷第 10 页,总 27 页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中的“旅伴”既是指两个人这一次火车上的旅行,也是指两个人共同经过 的人生之旅。 B“女神”最后选择了汽车司机,暗示了所谓的“女神”是一个庸俗、追求金钱、心 机深沉的女人。 C文中“作家”和“军事科学工作者”都没有具体的姓名,说明故事具有一定的时代 性和典型性。 D文章在讲述一个情感故事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对过去时代的反思,蕴含着深刻 的内涵。 8小说中两处

30、画横线的句子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9文中的作家开朗、浪漫,军事科学工作者冷静、严谨。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请简要分析。 【答案】【答案】 7B 8第一处: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结尾,引出了对北方原野景色的描写。烘托人物心 理,暗示两人打开了心扉,为后文两人交流各自人生经历作了铺垫。第二处:在结构 上照应前文,暗示两人尽释前嫌和时代快速发展。以景语作结,使小说意味深长。 9语言描写。作家语言多带感慨,抒情意味浓厚,如“我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科学工作者语言冷静,陈述事实较多。神态描写。作家情感丰富,如“动情地说“ ; 科学工作者平静理性,如“淡淡地笑笑”。携带的物件描写。作家带的

31、是酒,科学工 作者带的是罐头和香肠,一个着眼于情绪表达,一个着眼于现实需求。 【分析】 7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一步,浏览选项,标考查点。把与 “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画出选项中有关“思路”、“主 题判断”、 “作者情感”、 “艺术手法”等内容的名称。 第二步, 回归原文, 寻找对应。 注意选项带出的要点是否有原文依据。第三步,对比排除,确定答案。根据“原文内容 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原文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艺术特色赏 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B项,“说明了这个女性是一个庸俗、追求金钱的女人”分析错误,在生活困难时期,

32、 选择物质充裕的生活,这是一个特殊时代下产生的悲剧,本无可厚非。“心机深沉”从 试卷第 11 页,总 27 页 文中并未看出。 故选 B。 8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 写两种,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渲染、烘托、营 造某种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交代人物身份、人物活动背景场所;表现 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暗示、深化小说主题;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分析两处景物描写,主要结合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不同的作用:一处在文章中段,是两 个人二十多年误会澄清,彼此都很激动后,此时的景物描写“火车在宽阔

33、的北方原野上 奔驰”主要有与开头呼应、引出下文、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内容上也能使紧张的情节 得以舒缓,为下文两人敞开心扉畅谈做铺垫。 。第二处在文章的结尾,文尾的景物描写 除了与前文的呼应外,主要是暗示主题,在表达效果上起增强小说韵味的作用。 9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把握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 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描写,然后结合 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 本文中对作家和军事科学工作者描写主要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来表现。直接描写, 如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如“噢!原来如此”“作家感慨起来,动情地说”“科学

34、工作者淡淡地笑笑”; 可以看出作家情感丰富, 语言带有抒情特点, 动作表情也更丰富, 而科学家则较为冷静内敛。间接描写,主要通过他们携带的物件描写来侧面展现两个人 不同的性格,如“作家显然激动了他拉开手提兜,取出一瓶酒,用牙齿揭掉瓶盖, 在两只喝水的杯子里斟上酒。科学工作者也急忙取出罐头和香肠,摆到小桌上”,一个 浪漫,一个务实。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点睛】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背景,即交代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暗示 社会环境。渲染氛围,奠定基调。绝对客观的环境描写不存在。自然环境的描写必定 与人物的情感形成不同程度上的暗合。表现人物,环境里藏着人物的身世地位、文化 教养、生活

35、状况以及精神品质等等。环境描写可用于衬托人物心情,交代人物身份,表 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自然环境描 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 于自然环境的推动。暗示作品主题,我们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 致分析,也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揣摩。 试卷第 12 页,总 27 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年十五,丁内外艰, 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 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登隆兴元年进士第, 历扬州泰 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田十顷,死而妻女存。

36、俄有讼其妻非正室者,官没其赀,且追十 年所入租。部使者以诿迥,迥日:大烈死,赀产当归其女。女死,当归所生母可也。 境内有妇人佣身纺绩舂簸,以养其姑。姑感妇孝,每受食,即以手加额仰天而祝之。其 子为人牧牛,亦干饭以饷祖母。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调信州上 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曰:令与吏服食者,皆 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 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程祥者, 从伯父昌禹来居番阳,昌禹死,遂失所依。祥继亡,祥妻度氏犹质卖奁具以抚育孤子, 久之罄竭濒死,邻家皆莫识其

37、面。有欲醮之者,度曰: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 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终辞焉。或为迥言其事,迥走告于郡守,月给之钱粟。迥居 官临之以庄,政宽而明,令简而信,绥强抚弱,导以恩义。积年雠讼,一语解去。猾吏 奸民,皆以感激,久而悛悔,欺诈以革。暇则宾礼贤士,从容尽欢,进其子弟之秀者与 之均礼,为之陈说诗 书 。质疑问难者,不问蚤暮。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 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贵溪民伪作吴 渐名,诬诉县令石邦彦,迥言匿名书不当受,转运使不谓然,遂兴大狱,瘐死者十有四 人。 及闻省寺, 讫报如迥言。 迥尝授经学于昆山王葆、 嘉禾闻人茂德、 严陵喻樗。 卒

38、官。 迥之子绚以致仕 恩调巴陵尉,摄邑事,能理冤狱。孙仲熊,亦有名。 (节选自宋史.程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B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土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C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D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丧也叫“丁艰”, “丁内外艰”指遭遇父母去世, 其中“内艰”指母亲去世, “外 艰”指父亲去世。 B进士

39、第”是中国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土,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登进士第“ 是指考中进土。 C 诗 书是指诗经 尚书 ;“五经”一般指儒家诗经 尚书 礼记 乐 试卷第 13 页,总 27 页 经 春秋的合称。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我国古代退休制度仅限于官吏,常见称谓还有“致 事”“致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迥明察情理,断狱才高。在杨大烈财产继承问题上,他认为杨大烈的财产应为其 女继承,女去世则由该女的母亲继承,即使母亲不是杨大烈的正室。 B程迥体恤民情,为民请命。州郡督促收经总钱,但他认为此税应该数量很小,现在 却远超正赋,百姓不能承受。在反复进

40、谏之后,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C程迥急人之困,帮扶弱者。对于品行好但生活困难的人,他总是极力帮助,如孝敬 婆婆的妇人和程祥的妻子,她们都是在程迥的帮助下,获得郡里补助。 D程迥是非分明,坚持原则。有人假托吴渐之名诬告县令石邦彦一事,他认为不应受 理,但转运使却严厉处罚,等上级知道此事,回复的和程迥所言一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 (2)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 【答案】【答案】 10A 11C 12B 13(1)我的孩子还小,如果让我去侍奉别人,那么母亲就不能抚养她的孩子,这样不 就辜负了我的丈夫吗? (2

41、)凡是上面官员没有弄明白的,总要再三直言辩驳,不会因为上级而随便停止。 【分析】 10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此句大意:二十多岁,才知道读书,当时战乱刚刚平息。西北一带的士大夫大多居住在 钱塘,程迥才有了机会被朝廷考察其德行与学业。 依据结构和句意分析: 如果文句“余始知读书”断开的话, “余”就是人称代词, 是“我” 之意了,此句大意就是“我才开始读书”,这样的话,此篇的传主就是“我”了,这样 的理解是不合语境的,据此可排除 BC 两项,此外,文中的“西北”是“士大夫”的定

42、试卷第 14 页,总 27 页 语,修饰“士大夫”,故“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是一完整句意,据此,排除 D 项。 此句正确的标点符号: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土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 德问业焉。 故选 A。 11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 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 官职名称类等等。 C项,“五经一般指儒家诗经 尚书 礼记 乐经 春秋的合称”理解有 误。 乐经不是“五经”之一,应是“周易”;秦朝之前还有一.本乐经 ,合 称“六经”,但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故选 C。 12 本

43、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 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 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 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 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理解有误。阅读文本可知,针对州郡督促收经总钱,他 反复对朝廷申诉。原文并未明确他反复进谏之后的结果。故此项无中生有了。 故选 B。 13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此类试题,看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 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

44、式进行调、换、删,再 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采分点:“事”,侍奉;“良”,妻子称丈夫;“乎”,吗。 (2)采分点:“悉”,知道,了解;“抗辨”,直言辩驳;“苟止”,随便停止。 【点睛】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所 谓“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 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信息。综观近几年各地区高考试题可知,文言文阅读题要求筛选 的信息主要有两类: (1)传记类文本中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考查重 点为文中所写人物的言行主张、性格特点与品德等。 (2)非传记类文本中体现作者观点 试

45、卷第 15 页,总 27 页 的信息,包括重要概念或知识的解释、文章的主旨句、作品中议论性或抒情性的观点句 等。 考查题型常为客观选择题, 具体命题形式有三种: (1)从阅读文段中选取 6 个句子, 任选 3 句组成一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2)从阅读文段中选取 8 个句子,每两个句子编为一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3)题干对文段中的 传主形象或作者观点已做归纳,要求考生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对于客观题, 考生只须明确常见的出题陷阱,将题干信息与原文仔细比对,即可作出准确判断;而主 观题除考查以上能力外,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难度会有所增大。二、解题攻略:(一

46、) 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筛选。1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 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2传记类文章中筛选信息 题的常见设题陷阱 (1)所给语句不符合题干要求。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等往往是复 杂的、多变的,但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却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 时,往往把没有体现传主某种品格的语句也夹杂在了选项中,以迷惑考生。 参考译文: 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十五岁时,遭遇父母之丧,孤苦贫穷,飘泊不定, 没有办法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已。二十多岁

47、,才知道读书,当时战乱刚刚平息。西北一 带的士大夫大多居住在钱塘,程迥才有了机会被朝廷考察其德行与学业。隆兴元年考中 进士,历任扬州泰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十顷田,他死后妻子和女儿还活着。不久有人 状告杨大烈的妻子不是正室,官府没收了她的财产,并且追回十年收入的租子。部使者 把这件事交给程迥去办,程迥说:杨大烈死了,他的财物应该归他的女儿所有。女儿 死了,财物归她的生母所有是应该的。境内有个妇女,靠做雇工纺线舂谷簸糠来供养 她的婆婆。婆婆感念儿媳的孝顺,每次吃饭时,总是把手放在额头仰天祈祷祝愿。她的 儿子为别人放牛, 也把要的饭给他的祖母吃。 程迥考察了解到此事, 把这件事记了下来, 报告给郡里

48、, 郡里便供给这个妇人钱和粮。 程迥调任信州上饶县。 每年交纳租子数万石, 按旧法要加倍,并且又收取面米。程迥极力阻止拒绝,说:县令与下属从官们吃的穿 的,都是这个县的民膏和民血。官员们竟然不考虑这个问题,却要横征暴敛虐待百姓, 难道鬼神不知道吗?州郡督促收取经总钱非常急迫,程迥说:这钱是古代除陌之类 的赋税,现在这类赋税竟然是正赋的三倍,百姓怎么能够承受?他反复对朝廷申诉。 程祥跟随伯父程昌禹来到番阳居住,昌禹死后,程祥就失去了依靠。接着程祥也死了, 程祥的妻子度氏仍然质卖了奁具来抚育程祥的儿子,不久奁具都卖光了,快要死了,邻 家都不认识他们。有想要娶度氏的,度氏说:我的孩子还小,如果让我去侍奉别人, 那么母亲就不能抚养她的孩子,这样不就辜负我的丈夫了吗?最终拒绝了。有人把这 试卷第 16 页,总 27 页 件事告诉程迥,程迥迅速报告给郡守,于是郡里每月供给度氏母子钱粮。程迥做官,对 待自已的职务很是庄重,政策宽仁而清明,政令简明而守信,安抚强者抚慰弱者,用恩 义引导他们。多年的仇怨,一句话就能解除。狡猾的官吏和刁奸的百姓,都心存感激, 时间一长就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欺诈之风得到改变。有空就以上宾之礼相待贤能之人, 悠闲尽兴,举荐他的优秀弟子和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6月28日联合押题卷 语文试题(一)(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