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轮复习】考点讲练: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基础知识(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白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的限制。2.概况到19世纪末|,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提升|,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较快的发展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运动”|,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遭受打击时期抗战爆发后:(1)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毁坏、或被日军吞并。(2)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强化对经济
2、的全面控制。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3.萎缩时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签订|;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二、考点精讲(一)全面认识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考点延展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
3、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三个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的人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3.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5.四个阶段:“春”甲
4、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一解放战争时期陷人绝境。6.历史地位(1)经济方面: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2)政治方面: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方面: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始终未能成为近代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三、自测题1
5、.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走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2.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外|,还包括()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3.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
6、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4.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B.C.D.5.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
7、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6.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7.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冬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1914年列强在华投资为22亿多美元|,到193
8、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增加到34亿多美元。其中英国增加近60%|,美国增加了近两倍|,日本增加了四倍半。这表明()日本对华独占的局面形成英美与日本在华的矛盾激化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企业的市场环境恶化A.B.C.D.9.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B.C.D.10.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
9、,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4分)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民间设厂民族资产阶级反帝爱国面粉业国民经济建设战时体制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三、自测题1.答案解析:本题以晚清的个人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鼓励民众利用机器生产|,这一主张得到正式推
10、行|,是在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进而扶植近代工业发展|,谋求政府收入增加|,故答案为C项。2.答案解析:表格反映了民国初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短期内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大幅减少的历史现象。究其原因|,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还应考虑到民国初年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诸如民国政府政策、提倡国货运动等。据此判断|,A、B、D三项不符合史实|,只有C最符合题意。3.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史实再现型选择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准确判断相关史实。根据材料“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可知这与金融有关。当时白银大量外流|,金融秩序混乱|,百姓生活困苦。针
11、对这一情况|,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开始了“币制改革”|,实行法币政策|,废止银本位制|,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增加中国农业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这样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选A项。4.答案解析:题干图片中|,“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正确|;19121919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据此可知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12、正确。故正确答案选C项。5.答案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内因上看取决于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采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故选D项。6.答案解析:19291937年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其原因是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A项正确。B、C两项都不利于中国经济“坚持下去”|,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A项。7.答案解析:“秋”“冬”是指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出现此状况的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摧残。因此|,D项正确。“春”指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夏”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新的
13、春天”指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8.答案解析:从1914年到1931年|,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进一步加强|,导致民族企业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环境恶化。从投资数量上看|,日本对华独占的局面并未形成|,英美与日本在华的矛盾也没有激化。故正确答案选C项。9.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中“1935年”“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这一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开始制定出了对国民经济建设进行计划指导的政策|,这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相符合|,故正确|;1935年中国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处于列强的压迫之下|,故错误|;1935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
14、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对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进行战时经济体制的构建|,故正确|;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10.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3)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的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结合19世纪末的阶段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影响可以从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等角度分析。第(3)问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以及民族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的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