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输管制是政府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形式。运输管制与放松管制是运输业历史沿革中的重要现象,是需要运输经济学分析和解释的重要内容。运营线路管制运价管制联运、车辆过轨及其他管制 在西方国家,管制机构通常都是与政府的一般政策部门分开设立。这种结构上的分离,是要使“独立”的管制机构能独立的执行监管政策而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脱离了政府政策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管制机构,实际上成为集行政执法、准立法和准司法权力为一身的政府“第四部门”。当然,这种权力要来自专门的管制立法。管制机构一般由一个委员会来集体领导,其委员具有固定的、得到保证的、任命时间与政府最高行政领导错开的任职年限。机构的负责人由政府行政最高领导提
2、名,并得到立法机关的确认。这种安排主要是为了健全管制机构的知识结构、增加特殊利益集团左右监管政策的成本、以及保证管制政策的延续性。只有法院可以否决管制机构作出的决定。运输管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管制,二是社会管制。其中主要是指市场进入和价格的限制,后者则包括服务质量、安全性与相应的环保标准等。西方国家在运输业的经济管制方面一般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市场自发竞争时期、对运输垄断进行管制时期、管制目标转向过度竞争时期和放松管制时期。过于严格和僵化的政府管制在运输等部门导致了低效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目前放松管制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最重要的教训也许在于:那些管制机构本身的任务实际上是
3、很难完成的。学术界对管制出现的原因有多种解释,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认为政府管制是被用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认为管制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还认为管制有成本而且可能是低效率的;管制的俘获理论则认为,管制政策有利于被管制行业,因为立法者或管制机构会被被管制行业俘获。各国网络型基础产业的放松管制在引入竞争和提高效率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作用,简答的私有化和取消管制不大可能成为大多数基础设施部门现实或有效的政策选择。此外,社会管制在各国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进一步增强。管制改革:把管制制度设计建立在更合理的基础上,管制的职能也由原来针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4、扩大为致力于促进竞争的产生。通过管制改革形成的新型监管体制,主要是要对那些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在鼓励竞争方面发挥作用,包括限制价格、帮助进入、监督互联互通、重构市场以及减少企业投资的风险等。运输管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管制,二是社会管制,前者主要指市场进入和价格的限制,后者则包括服务质量、安全性与相应的环保标准等。西方国家在运输业的经济管制方面一般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市场自发竞争时期、对运输垄断进行管制时期、管制目标转向过度竞争时期和放松管制时期。学术界对管制出现的原因有多种解释。过于严格和僵化的政府管制在运输等部门导致了低效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目前放松管制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各国网络型基础产业的放松管制在引入竞争和提高效率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作用,简单的私有化和取消管制不大可能成为大多数基础设施部门现实或有效的政策选择。此外,社会管制在各国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进一步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