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 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xo xo x-”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 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中,然后节奏紧缩并运用了切分节奏,描绘了充 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如身临其镜之感。前三段歌词分别描绘了 山间的景物,富有动感,从“烟雾”、“花”、直至“溪流”、“野 兔”动感不断增强。在 4 小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 破了原先的寂静安详,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 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 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 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变化),但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 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
2、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想象。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 在演唱、表演歌曲中,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对歌曲的理 解与表现。带着你想象的意境,有感情地表演,感受大自然美丽的景 色。 教学难点 注意前奏与间奏,进入有整齐,边唱边划 4/4 拍指挥图式,注意 八分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顿音记号等 设计思路 本科以音乐学科新课程标准为基石,以唱歌为主线,于体验、感 受、演唱、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课。课中通过生动的视觉感官(情景创 设)及感受欢乐,跳跃的音乐旋律 和感知老师富有激情的引领,让 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 音乐知识、技能,培
3、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在丰富的想 象、感悟中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同时把相关知识技能巧妙融合于教 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教学方法 1、情境法 2、实践法 3、合作法 4、听唱法 5、互评与自评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聆听、感受、交流、表演 教学过程 开始:师生问好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 同学们,每当假期里你们有没有要去哪里玩的打算?老师心中 已经有打算了,你们想不想知道? 2、 老师想要去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可以是一个美丽的山谷,人 们一到那里都会被那里美丽的景色吸引的,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 的歌,这是一群和你们一样的
4、小朋友,在一次愉快的旅行后,高兴地 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唱了下来, 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 的景色? 二、 聆听、感受歌曲,解决难点 1、聆听山谷静悄悄的第一乐段,听过之后告诉老师都有哪 些美丽的景物。听完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什么在飘飘?什么在闪耀? 什么在奔跑?) 2、 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感受第一乐段歌曲意 境。(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 仔细听是谁的出现打破了山谷的寂静,使山谷顿时热闹起 来?学生聆听第二乐段(地质队叔叔) 4、 老师听到歌词里说的把鼓敲,真的是在敲鼓吗?那是在做 什么? (是地质队叔叔用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
5、妙 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为祖国做贡献,劳动的美丽场景。 5、 完整的听一遍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找出你觉得比 较难唱的地方。 三、实践、交流学唱歌曲 老师范唱学生觉得难唱的乐句,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尤其注意 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 学生;跟琴轻唱旋律 巧引知识点 1、八分休止符 老师用两种方法演唱,学生做对比、感受,哪种更好,为什么? (休止符+P,老师唱的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 中) 学生:按照要求演唱这句。 观察第一乐段第一句和第二乐段第一句的有什么特点? 2、出示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更能表现山谷景色的美) 强化节奏,强调两个乐段第二句的节奏的异同 学生:跟琴有感情的视唱旋律
6、 3、出示附点四分音符(感受、区别) 4、出示四分休止符 (感受、区别) 5、顿音记号强化感受(短促、有力) 6、填入歌词演唱 学生:跟琴轻唱歌词 注意力度记号、减弱记号、连音线(连贯),以感受为主。 四、处理歌曲、激发情感,深化主题 1、情绪的把握(轻柔、优美地演唱),注意各种记号。 2、带着你想象的意境,有感情的表演(演唱中进行对比) 3、分组表演歌曲(完整的唱歌谱,注意前奏与间奏,进入要整 齐) 4、边唱边划 4/4 拍指挥图式。 五、拓展运用打击乐、自制乐器、人声等创设旅游情景。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得让我很满意,但实践效果并不理 想。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很多知识性的欠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