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渡荆门送别,李白,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重点)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难点)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 情。,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送别诗,题目什么意思?,作者渡至荆门与 送别,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很多都脍炙人口,我们知道的有哪些?,写作背景,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
2、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然开阔,眼前别是一番景色.于是写下此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朗读诗歌,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
3、行舟。,这是一首,押 ou 韵,读完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初读感知,你理解诗歌的意思了吗?,山随着平野的展开逐渐消失了,长江涌入广阔无际的原野奔流而去;,皎洁的明月像飞下空中的明镜。浮云在江面上空凝聚,如同海市蜃楼一般;,仍然喜爱故乡的山水,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我远渡到荆门山之外,来到古老的楚国漫游;,1、首联叙事,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精读理解,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3、颈联写景,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月下”写
4、夜晚,描绘近景,俯视,“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仰视。,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绘明月映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对偶,比喻。,4、尾联抒情,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 限眷恋、思念之情。,题目什么意思?,作者渡至荆门与 故乡的水 送别,品读感悟,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作者通过写景,除表达思乡、依恋之情外,还蕴含了什么感情?小组讨论,说出你的感怀。,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
5、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情万丈、奋发进取的精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2、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名句赏析,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感悟主旨,知识迁移,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一首什么诗?,表达了什么感情?,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等欢迎到163文库下载全套资料!】相关课文朗读mp3,课文视频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下载。,请到百度搜索“163文库”,到网站下载!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