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丁石孙:老校长和那些北大往事有感周萱读完丁石孙:老校长和那些北大往事一文,我心中立刻生起了两大感慨:这就是我向往的大学,这就是我敬佩的人生。先说说大学。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具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但能考入者毕竟凤毛麟角,因而很多人对北京大学的印象都是神秘的、模糊的,充满无限想象的。北京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学呢?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人,或许只能从别人的描述中窥见点滴。 1986年入读国际政治系的学生王佳这样回忆那个时期的北大:“人人都是理想主义者,觉得自己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承担着使命和责任,心怀热情和希望。”那个时期,校长丁石孙强调从严治校,但希望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因
2、而学校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不想把时间都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会尊重其选择;如果想转系,学校也会同意。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打下基础,培养素质。丁石孙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校园之中,学生想找他谈话拦下车即可,他的电话是公开的,任何学生都可以打电话给他提出意见,他自己也常常直接跟学生对话。他用五年时间,让“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在北大发扬起来,让那个时期的北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样子。反观现在的大学,尽管办学条件更加优越,科研经费更加充足,师资力量更加强大
3、,但总有些让人失望。就在前两天,一则关于“北大学生弑母藏尸”的新闻迅速成为了各大网站的热点,虽然这只是北大学生中的极端个例,也有媒体标题党博关注的嫌疑,但看完这条消息,人们还是禁不住要问:北大的教育怎么呢?中国的教育怎么呢?我不曾有能力走进北大,对北大的现状也不甚了解,因而无法正面回答这一问题,仅能从自己的经历中谈一点切身的体会。有人曾说我们是缺乏理想的一代。然而理想为何物?是学生时代,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毕业之时,填报表上填写的志愿?学生时期的作文有太多人云亦云,毕业填报的志愿又有太多的现实考量,或许都并非是内心真正所想。那么真正的理想是什么?自己想要的又是什么呢?可惜,现在的教育并没有给予
4、我们寻找答案的机会和能力。每个人都困在应试教育的牢笼里,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忙着学习拼音、算数,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的课程,读好小学为了读更好的中学,中学苦读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寒窗三年只为进入更好的大学,以为进入大学之后会好一点,然而就业的压力又接踵而至,多少学生疲于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关注于考取各类证书,让自己在就业之路上多一份筹码,这些情景有现实的无奈,亦有我国教育的悲哀。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写到:“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我们从小挂在
5、嘴边的口号也是要做一个“四有”新人,而教育的结果显然偏离了这样的初衷。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没有热情的,偏离了初衷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因而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走上了全面改革之路,教育的改革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期待有一天能亲眼看到心目中大学的样子。接着,再谈谈人生。丁石孙的人生历程,就像文中所言用孟子的话来形容最为贴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历经坎坷,饱受磨烂,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与平和。他豁达平和,尽管在“反右”和“文革”时期遭到过不公的待遇,但仍愿意不计前嫌给予年轻人改过的机会;他从大局出发,不计较
6、个人得失,始终保持着学者本色;他不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是深入基层,广泛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他说,“个人需要自由发展,老师也需要自由发展。我觉得校长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你唯一的办法是创造条件让大家能够自由发展。”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历史乐观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在现实中遭到挫折很容易受到伤害,正是了解他的性格,丁石孙的挚友姚曼华在他接过北大指挥棒的时候曾经提出过担心和质疑,但他不仅预判到了困难,也未曾失去信心,告诉友人:“回去我要战斗,不是一般地战斗,前后左右上下都要战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改革的路上,披荆斩棘,冲在最前面,用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承担起了时代的
7、责任,尽管后来的改革可能有些许“力不从心”,但他从不曾放弃希望,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他说,“我是历史乐观主义者,相信后来的校长会比我做得好,会把北大办得更好。”他奔走国是,希望再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先后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卸任之后,尽管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窗外的人和事,依然声声入耳。他始终不忘初心,不论做教师,做校长,还是后来做民盟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都念念不忘校园和学生,坚持为学生上课,关心学校的人和事这样的人生是令人敬佩的,这样的品格是值得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物质更加丰富,文化更加多元,我们年轻人很容易在多重冲击下变得越来越浮躁,忘记了最初的理想和信念,让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乘虚而入,迷失了自我。因此,我们要以丁老为榜样,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多付出一点,少抱怨一点,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好事、实事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年轻的生命,无愧于这个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