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命题人说高考作文题:命题人说高考作文题:名名师解读师解读 2020 年深圳市二模作文题年深圳市二模作文题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 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 代的存在。 其实, 每一天, 每个人, 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 既独特又相融。 当然, 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 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 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又 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2、?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人说题】 01 内容:思考一对关系 1.想到一句高频次引用的名言。 这个题目,会不会再次提升鲁迅先生一句名言的引用率呢? 这句名言是: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 ( 且介亭杂文附集这也是生活 ) 应该是,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作为一位思想家、文学家的鲁迅,这句名言正是体现出其“言之深”和“言之文”的特点。其“言 之深” ,正在于它体现出鲁迅对个体与整体之关系、义务、责任、应为、可为和必有的深刻理解;也正 因如此,鲁迅选择以笔为刀,以民族精神之
3、重塑为自选型任务,从自我解剖到整体疗救,用自己的精 神铸成一座精神高峰,也让中国人的精神图谱因有了鲁迅的存在而丰富,而改变,而进步,呈现出新 的样式。其“言之文” ,并不在于修饰,而是“无穷”空间之广, “无数”对象之众,以一“都”字集 中于“我”之中,足见语言的张力,让人过目难忘,因而成为自己的精神生命价值追求的“他言”表 达。 鲁迅是伟大的。 王开岭说: “一个作家,能不能在精神和行动上与自己的时代缔结一种深刻关系,决定其作品的气 象和格局。他要具备两种能力: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你的关怀力越大,越激发这两股力量,爱得越 深沉,越能贴身地看清爱的敌人,看清那些威胁美的东西,你就要去抗争,去捍
4、卫这个生存共同体, 去保护你所爱的人和事。 ” 鲁迅自况式的表白,王开岭具体的阐释,都指向一对关系,现代一点的说法,是个体与整体,传 统一点或者文雅一点说法,就是群与己。 2.既现代又传统的一对关系型概念。 个体与整体,或说是“个人与集体” ,都是中学生熟悉的话题内容,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这一对关系 中生存、生活、生长。中学生对于“个体与整体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熟而能详。从内容的理解上, 这个命题是没有难度的。 对应传统说法中群与己,由众多个人构成的社会群体就是“群” ,一个个具体的个人就是“己” 。 思考这对关系,重要的不仅在于分辨个体与整体、群和己,还在于思考和讨论如何优化群己的状 态。 既
5、然是传统,我们不妨从传统经典表达中去参读其中精义。 由鲁迅的那句名言,你自然可以想到孔夫子的几句名言。 第一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和而为众” “聚而成群” 。当然,孔子在这句名言里把 两类“群”中不同“己”表现概括为君子和小人两类相反的存在,孔子之所以褒君子而贬小人,自然 是由于他们对于群、己不同价值的认同。 第二句: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名言,中学生更是耳熟能详。 “己欲立” 是指个人之立身与成德, “立人”则是指立他人和促进群体的圆满和谐。因此,从仁者须“自立” “立 人”这两方面来看,孔子认为人在群己两个维度上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至于“
6、何以立?”自然可以想到孔子的第三句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第四句: “不知命,无 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这里的“命”为立于世的责任, “礼”是行 于世的规则, “言”是形成关系的关键。当然, “礼”在孔子那里,自然是在于重要地位,是孔子价值 体系中的核心。在这里,礼不仅是维系群体生存的规则,也是个人自立的标准。因“礼”而让群体的 “整体拼图”向善向美,因“礼”而让个体走向君子境界。 因此,从积极的角度看,群与己是人生存的两个基本维度, 二者都以善为最高价值。群,也就是 社会公共生活追求其发展与解放, 即 “群之善” ; 己, 也就是生命个体追求自我发展和自
7、我完善, 即 “己 之善” 。 3.如何实现“群之善”和“己之善” 。 对于人类社会之下必然无可回避的义利、公私、天理和人欲等重要范畴,而对于义利、公私与天 理人欲等问题,个体与整体双方,基本是“扬”与“克”两端。所谓“扬” ,即发扬,发扬个体的积极 昂扬的一面,成为整体的共同发展的动力和因素;所谓“克” ,即减少个体需要的唯一性,倾向于整体 的和谐,其实就是“修身” 。当然是“群之善”作为整体价值的标准和引领,而“己之善”重要的途径, 应该是个体价值并促进整体价值的丰富与提升。 放眼当今中国和世界, “个体与整体” “群与己”可以超越生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更可以放大 至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即
8、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复兴”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之下。就当 下而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国人在举国之力实现这场突如其来的斗争的胜利,其以举 国之力,人人有责战斗行动中,再次践行了“个体与整体” “群与己”关系的真谛。把眼光再放大至世 界,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取得完胜的时候,每一个国家、个人都不能存有侥幸之心,而要群 己合力,共同建立“人类卫生健康命动共同体”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一起努力走出新冠 肺炎疫情的“至暗时刻” ,共同迎接人类光明美好的明天。这正是“个体与整体”在当下所彰显的造福 人类的、最闪耀的人文光辉与人类和美的最崇高的价值理想所在。 因而,
9、 “个体与整体” “群与己” ,这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作为“答卷人”的当代中学生,应 该有自己的独特认知和预期中的行动。 02 形式:一对关系的隐喻表达 1.隐喻,无所不在的表达方式。 隐喻,并不是什么高冷的不寻常的语言,它就是语言的一个平常特征。 中国人有用隐喻的传统。 诗经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君子修为和美玉的打磨产生关联,让君子修德的抽 象以治玉过程的形象而具体可感。 以 论语 中, 子贡与夫子对话: “ 诗 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中有大量的这种变“实指”性内容为“喻指”性表达内容。如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 ”这里的逝者,和夫子看到的东逝水,之间就建立了关联,产生了隐喻之意。 孔子是用隐喻性语言的高手, 孔子家语记载:子路曰: “学有益乎?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 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 拜曰: “敬而受教” 。子路拿南山之竹说事,借南山之竹的本性优良,来表白自己才学的自信;那孔子 也就借南山之竹子说事,即便是有才如南山之竹子,不如把竹子劈开,再加上羽毛和金属的箭头,并 磨砺使其成为一根利箭,那它射得“不益深乎” 。这话之中,子路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吗?而且,这要比 “你要好好学习,后天的进步
11、能让人成就自我”之类的直接说服的话有力而有趣得多了吧,难怪,子 路“敬而受教”呢。 高中教材中,这类表达比比皆是。荀子劝学一篇之中,自“学不可已”之下,处处见各类隐 喻性表达:有“青蓝” “冰水”所自而比,有“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一直到文章最后“蚓无爪牙之利” “蟹六跪而二螯” ,而有“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的比 较。 自古而降,至鲁迅先生一代,更是对这类中国特色的表达发扬光大, 拿来主义中的以对待“大 宅子”来类比文明遗产之类别与态度,更是化大命题为小巧灵透的分析论证。 而今天,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12、”的国际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发展观,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 子里”的廉政观等等,成为隐喻性表达的时代新方向。 著名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认为: “我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的如果我们说 的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历所做的一切就充满了隐喻。 ” 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运用隐喻式表达,也是常见的方式。远的不说,2019 年全国卷中的任务 3 “科学的春天” ,全国卷中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的“看看” ,都因隐喻的表达而别 有意味。2018 年的卷的二战“战斗机”所隐含的“幸存者偏差” 、卷中的三则标语“时间就是金 钱
13、,效率就是生命” (深圳 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浙江 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雄安 2017) 更是隐喻式表达。 2017 年全国卷的六句 “化育后世的名句” , 每一句都是隐喻式表达。 同样, 这次深圳二模作文题, 以拼图为表意承载方式, 就需要对其这种隐喻式表达进行阅读理解, 并且,在写作中,仍要受到隐喻式表达的限制,在这个题目隐喻之源的影响和启发下,进行横向的思 维拓展和纵向的现实生活关联,写出自己在隐喻表达之下的思考和行运,就如子路的“南山之竹”和 孔子的“人生之箭” 。 2. 对“拼图”题目材料的“语文方式”细读。 拼图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游戏。 这
14、个题目中的“拼图” ,则是一种隐喻的说法,这里的“整图与单片”隐喻类比了 “群体与个体” 或“群与己”的关系。 所谓“语文方式”细读,即对作文题目中的材料语段的章节、层次、语句进行语文专业的解读。 细读之下,我们可以透过语言表面,更清楚地理解题目材料所蕴含的题意,也就是读出题目的“应有 之义” 。 材料语段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陈述“拼图” ,第二段为拓展与延伸。 第一段的“陈述拼图”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 。以“需要”关联起整幅 拼图和拼图单片的关系,是“整幅拼图”需要“拼图单片” ,而整图“完成”的条件是“单片的恰当拼 接” 。这里有两个
15、意思,一是整图离不开单片,二是单片的恰当拼接成为关键。类比到现实生活,则是 整体需要个体的努力“拼接” ,即合作或相融;而个体与个体之间需要融洽相接。否则,就会影响到整 图的完成和完整性。 第二层是“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 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又以“; ”分为两小层,一正一反,一肯定,一 否定。陈述主体是“小小的拼图单片” ,先用假设复句,以否定的角度说出“拼图单片视自己为孤立的 个体”对“单片”的危害,是无法确认位置与价值。其中肯定的意见是自视为整体中的局部,整体中 的个体。 第二段也分两个层次,分别以“其实”
16、和“当然”引领。 “其实”作过渡关联,引出下一段的关于拼图隐喻的意义和范围的拓展。 “每一天”对于“拼图单 片”而言,其整体则是历史与现实,是从时间维度进行的拓展; “每个人” ,其整体则是群体、集体、 国家、民族,甚至是世界。 “每一天” “每个人” ,拓展方向指向时空两个维度,这种拓展的可能性,可 以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向度。 “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表达出 这些拓展“时空”下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内涵。 “都” ,强调别无例外, “应”强调其必然性, “某个宏 大图景” ,可以启发考生对宏大图景的具化, “既独特又相融” ,照应上一段中拼图的单片自身以及单片
17、之间的特征及关系。 “当然”再作思路转换,转换了陈述对象(主语)“宏大图景” 。这一转换,为这个作文题目 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或立场,即“整体拼图” ,这个“宏大图景”若要求得“完美” ,实现自己“宏大” 的价值追求,应该为拼图单片提供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让单片“各得其所” ,有恰当的位置,并确 保其“不可替代” ;让单片“各尽其能” ,发挥个性,实现单片的独特价值,这是整体拼图应该给单片 提供的可能。 所谓 “参差百态是幸福本源” , 那么, 整体拼图要让参差百态成为可能, 让幸福成为可能。 总结起来,作文题目以材料的关系型表达为主要语言形态,提供了一对关系:宏大图景,拼图单 片。二者都有着向
18、善与美的价值追求。整体拼图追求完整、宏大、完美;单片拼图追求独立、独特、 恰当的位置感和不可替代性。在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上,整体拼图离不开单片的恰当拼接,因而对拼 图单片有义务,提供恰当位置,并使之得其所、尽其能;而拼图单片也有自我发展的价值追求,彼此 恰当拼接,获得恰当位置,实现其不可替代价值,也成为拼图整体上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且是独特 的一部分。 3. 对写作导语、要求的“导向性”理解。 如果说,前面的材料作文题目的内容、内涵,那么,写作导引,则指向具体的写作方向。 这个作文题目的写作导语: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 此有怎样的思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
19、动?” 这句导语也有两个小层次。 第一个小层次是对拼图整体的具体界定。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一句,是对写 作背景的导引性语言, “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明确了材料中的整体拼图, “我们”也隐含拼图单 片群体意蕴, “创造”则明确价值追求的具体内容, “正在”指向当下意义。 第二个小层次是对写作者的身份和写作内容的具体明确。 “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 一句明确写作 者身份, “新时代青年”就是对这篇作文的写作者的时代身份定位,放在这个语境中,这就是拼图单片 在“整体拼图”中的位置和独特性; “你”这一人称代词的直接使用,隐含了很强烈的写作者的写作情 境代入感。 “对此有怎样的
20、思考?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包含“知”与“行”两个维度, “知”是“新 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有的、正在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图景中的思考; “行”也是这代青年人为着这 个宏大图景的完成、完善和完美而现在正在做的和未来实现更加美好的、既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实现 其社会价值的行为和作为。 两个层次之间,由整体图景的“正在创造” ,必然影响到“新时代青年人”的“思考” “行动” 。这 里的 “思考” , 可以思考正在创造的图景的宏大景象和自己 “小小单片” 的关系, 而作为 “新时代青年” 这样的“小小单片” ,必然思考己与群的“既独特又相融”关系,自己的位置感、独特性、位置感和不 可替代性,以及对于当
21、下的自己的未来的自己,实现怎样的价值,如何实现价值。 最后是写作要求。在很多同学看来,这是一段可有可无的话,其实,这段话,除了列出写作的基 本要求之外,对于题目的类型、写作的达成等,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比如,这里的“结合材料” 和“联系现实” 。先说“结合材料” ,因为是材料为隐喻式表达,因而,其内含比较丰富含蓄,所以, 就可以结合材料的某个方面、多个方面,甚至是材料的核心内容,这样的写作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也 是考场写作实现区分度的一种方法。再说“联系现实” ,正因为题目是隐喻式作文(有人称之为“寓意 类作文” ) , 那么, 写作者必然有一个理解隐喻形式之下的确切内容的过程, 此为材料阅读理解 (解构) ; 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写作(意义建构) ,必然是取其意,得其意,然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 把“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 ,写在现实的土壤里,写在生命的过程中,写在成长的时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