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

上传人(卖家):最好的沉淀 文档编号:608001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9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是培育学生学习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好的教材,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价知识、化学基础实验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就本节课来说,既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的巩固提升,又是对制取气体知识的构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可以形

2、成初中化学制取气体的完整知识体系,包括药品选择探究等五个方面,这些知识在今后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起到全面的指导作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的学习。重点突破:(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2)学生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及时反馈矫正。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室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难点突破: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关,能生成CO2的反应,想到木炭

3、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碳酸分解,但是没有关于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的知识。一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中等水平学生较多,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十来个。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学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练习题作为提高题。还要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组织,如提问辅导,巡回指导。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建立制取气体的知识体系能独立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4、和主动获取知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探究过程。利用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完成两个探究实验。通过设计的装置的环节提高对装置的理解和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活动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2、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教学着重实现了学生的参与性

5、,因为学生主动学习是获得知识技能最佳的途径。另外,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多个探究环节,自然的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很好的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验能力。另外的突破是,多手段实现即时反馈目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新课引入、讲授新课、反思提升、布置作业。一)引入新课。情景引入,在处理大理石制品时出现了意外现象,意外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学生通过猜想和验证、得结论,完成第一个探究过程。然后再思考,这个实验有什么利用价值?从而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然后板书本节的教学目标,介绍重难点,等待学生完成每一部分板书。二)讲授新课。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这个环节上面,我采取让学生先发散后收敛的思维训练方式。让他们从已有知

6、识中选择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再通过热烈讨论,从中选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个方法。接下来从几个相似的药品中通过分组实验选择最适合的一个。然后学生完成板书,实现即时反馈与矫正。反应原理这个环节,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复分解反应,教学时直接讲授,不做过多展开,使教学突出重点。但是尝试了教授反应规律交换思想,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方程。制取气体这个环节,由于已经有氧气制备的知识储备,这部分知识以及比较有基础,简单的复习氧气制备气体装置后,不对二氧化碳再做知识回顾,让学生自己提炼知识点,展开选择和设计,然后通过视频投影展示学生设计,便于发现问题再次实现反馈及时目的。接下来,教学进入演示阶段,请学生代表完

7、成制取和检验气体的操作,检验他们的制取气体的技能。再通过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问题的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同时也实现了多层面学生的参与性。三)课堂反思教师提出问题:上述实验装置反应大现在还没有停止,你对此有什么认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请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方案、解决问题,这样实现了知识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对实验进行反思的学习习惯。四)作业布置配套讲义。五、教具准备:仪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导气管(弯、直)、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小黑板。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六、教学流程创设教学情境,组织讨论

8、,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反应药品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出示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进行练习。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二)装置的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固体+液体气体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初中化学说课稿2【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从教材

9、体系上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继上一单元里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具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游戏与练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和掌握

1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法分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课主要采用以学生的活动探究为主线,结合使用谈话法,归纳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整个教

11、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做一做”的教学流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识,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学法指导】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程序】第一步:想一想(温故导新)(多媒体显示) 1、煤饼燃烧后剩

12、下的煤渣的质量与煤饼相比有什么变化?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你能用化学方程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吗?2、P2+02 点燃 P202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通过想一想,把问题做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从而引出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步:猜一猜(观察猜想)(多媒体显示)1、广告:“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思考,得出一个化学反应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

13、而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绝对不能凭空想象。(多媒体显示)2、教材P93图片猜一猜:第一幅图片揭示的一个化学反应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吗?第二幅图片左右平衡了吗?用一个什么化学方程式把它表示出来?第二幅图片中的平衡,是怎样从第一幅图中的不平衡变化来的? 设计意图:从图片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H2和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让学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又很轻松地接触到本节课的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第三步:试一试(自主探究) 1、你们看到过“找错误”这样的电视节目吗?现在我们也来试试,有人说,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P+02P02请同学们指出

14、这个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对,没有反应条件,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应该怎样改正?写出化学方程有哪些步骤?(先让学生们热烈讨论,找错误,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步骤。) 4P+502 点燃 2P205第一步:将磷、氧气的化学式写在左边。P202的化学式写在右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第二步:配平:因为左边有两个氧原子,右边有四个氧原子,两数的最小公倍数10,所以在氧气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边的磷原子个数是4,左边磷原子个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 4(适时点拨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第三步: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

15、短线改成等号。 3、化学反应的信息是否都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了呢?演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实验,有气体生成。 4、能不能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出这一信息?(能,在氧气下的化学式后面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有沉淀产生。怎样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这一信息?(在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后边加一个向下的箭头。) 5、是不是见气体和固体就不加箭头呢?请你们看书自找答案。 设计意图:强化理解、巩固练习。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使学生在尝试中知道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步:练一练(讲练结合)(多媒体显示)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16、如不正确,为什么?Fe+02点燃 Fe02 Fe+02 点燃 Fe304 2、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在氧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水通电分解(4)一氧化碳(C0)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独立完成,教师来回查看。帮助学生指点、纠正。反馈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重点。第五步:议一议(小结提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什么?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什么?(多媒体显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口诀1、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2、配 写好化学式,记得要配平。3、注 短线改引号,条件要著明。气体和沉淀,箭头要分明。设计

17、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师生共同小结。让学生体会要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第六步:做一做(课节巩固) 1、游戏。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领取一块小黑板和一个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种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每个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14组盒子里有干扰卡片,56组提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4组分别拼出了硫、铝、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6组拼出锌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纸笔练习,让学生锻炼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将理论学习知识搭上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

18、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2、教材P99:1题、3题、4题。3、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1)汽车尾气中含有C0、N0等有害气体,可在用铂、钯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N2H4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02),它们混合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做。反馈学生存在的问,下次上课时予以纠正。布置相应的针对性训练题。初中化学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四单

19、元课题三。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为学生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

20、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 “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发展。二、教法与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

21、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我会答、“我会写”、“讨论与交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探索中学会学习。2、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了如下方法:利用课件优势,充分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离子的形成,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学法指导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形成较抽象,所以在教学中,一是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二是通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

22、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4、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三、教学程序: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五个教学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知识回顾、情境引入1、知识回顾:“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展示课件,抽生回答。)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然后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3、,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也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那么,当他们得失电子后,结果会怎样呢?本节课我们就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来探究离子的形成。2、创设情景:当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是如何得失电子的?氯化钠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3、讨论交流:全班分为八个小组,短暂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避免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4、漫画导入:投影教材第79页插图410和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目,从微观上分析得失电子趋势。

24、(设计目的:充分利用漫画效果,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分析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的趋势,使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接受难懂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二)引导观察、启发探究环节1、离子的定义:动画展示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并提问: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荷吗?学生经历观察并发现它们都带电荷,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离子的定义。(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启发分析和诱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使定义的引出水到渠成。)环节2、离子的分类:在学生已经得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带电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带电荷有什么不同。交流发现:钠离子带正电荷而氯离子带负电荷,从而得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概

25、念。(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抽象的分类思想,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环节3、离子的表示:通过分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离子符号的书写就是在原子的基础上标明所带电荷。这样可以轻松突破离子符号的书写这一难点,也为介绍离子符号的意义作好铺垫。当然离子符号的书写还要结合后面的化合价反复训练才能落实。环节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提出问题:带异种电荷的两种微粒之间会产生什么作用力?展示NaCl的形成课件,使学生认识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始终都处于“创造性”积极思维中,强化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三)联想整合、形成体系1、展示课件原子和离子的

26、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评价归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2、到现在为止,物质构成的奥秘已初步形成体系。结合问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此时提出问题,学生有话可说。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和归纳,让知识更加系统,有利于学生很快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含义;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了渴望之情。)(四)学用结合、展示个性 1、我会答: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上(正)电荷,成为(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上(负)电荷,成为(阴)离子。当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整个化合物就(不显)电性。

27、2、我会写:写出下列离子符号: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设计目的:第1题,主要是对离子的形成进行检测,第2题,熟悉离子符号的书写。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是发放“小礼包”,“小礼包”内写着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当堂打开 “小礼包”宣读知识点,给学生一点点神秘,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既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了检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教学高潮。)(五)小结交流、布置作业1、小结交流: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1)过程小结、(2)知识小结两个步骤,让学生交流学习心

28、得、小结本节课的知识。2、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四、教学评价本节课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以“情境教学、问题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的双边情感交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微观思想方法的建立,学习心理、品质的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五、板书设计离子一、离子的形成二、离子和原子的关系 1、离子的定义2、离子的分类三、构成物质的微粒 3、离子的表示方法和符号的意义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初中化学说课稿4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5章第一节内容,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定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

29、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很多有关化学变化的例子,掌握了常见物质参与的化学反应,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来。还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并了解到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粒解释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在学生积累一定的定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一气呵成,促成了学生对物质从定性到定量探究能力的形成。在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中,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

30、学探究方法,知道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艺规律。教材的这种处理方法,学生接受起来十分自然,实验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也是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较多,应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应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收益会更大一些。各实验小组所测定的化学反应各不相同,但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必然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讲好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从

31、定性认识要定量认识模型的构筑,今后学习化学方程式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观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b、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c、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a、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的设计,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b、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让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活动,体

32、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享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b、通过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使学生产生“自己的研究与科学家的研究相似”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树立“将来我也能成为科学家”的信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难点:运用所学物质微粒构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标的核心,这是我确定本课重点的依据:根据学生以往的练习反馈,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微观世界缺乏感性认识,这是我确定本课难点的原因。二、学情分析根据教学中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力,能力等方面分析。 1、学生现有的基

33、础学生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物质的构成微粒,化学式和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有一定的认识,在上节中对燃烧有了一定了解,这对学习本节有较好的基础,有助于本节的理解。但本节比较系统地开展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首次接触,学生没有明确的思路,还有些学生对前面物质的构成微粒还缺乏确切的理解,这给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一难点带来一定的困难。2、学习动力、能力初中生好奇,对亲身参与活动感兴趣,但受年龄特征及基础知识限制,实验操作技能不高,观察,分析能力不强,语言表达,归纳概括能力较低,这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三、教法分析我用多媒体fla

34、sh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思考,提出问题。在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体验,分别从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加、减少、不变”三个方面设计出实验方案。对学生设计出的实验,组织同学们进行互相评论,休整错误,改进设计,从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操作。在实验探究时,我采用实验一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结论。通过练习,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前面引入时的例子,这就扩展了学生有关该概念的思路,加深理解,并回应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在处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一难点内容时,我采用多媒体模拟展示,分析,归纳等方

35、法,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四、学法分析1、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活动的全过程,是教师指导与辅导的全过程,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我个人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学会“动手作、动脑想、大胆猜、严格证”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其科学的学习精神的学习方法。2、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得出的,实验分为“质量增加、质量减少、质量不变”三个方案实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

36、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五、教学程序本节课我设计五个环节完成我的教学:分别为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反馈练习,四、归纳总结,五、布置作业。具体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重还是变轻了?2、酒精燃烧,到最后为什么连灰烬都没有留下?3、为什么铁生锈后质量变重了?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二讲授新课活动1、探究性学习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呈现的问题情景中思考,发现并提出“如何确定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问题。

37、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科学素养。 3、提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提出对“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的假设,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减少,不变三种假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思考,大胆猜想良好的思维方式。4、设计实验我启发学生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事先查阅的有关资料,设计出验证的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在班级里交流实验方案,讨论评议。从学生的实验方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供学生进行探究实验。5、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蜡烛的燃烧用于验证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假设实验2、铁粉在空气

38、中与氧气的反应用于验证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假设实验3、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用于验证反应后质量不变的假设实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侧重观察实验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的变化,还有及时鼓励正确操作的学生,同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些同学没有获得成功,或没有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结论。这是老师要结合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告诉大家,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与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不要气镁,仔细查找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组织学生课后修正实验方案重新实验。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

39、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6、交流与评价组织学生交流,每一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结果。针对学生可能得到的不同结论,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是不是没有规律?2、得到不同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否存在差异?3、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教师综合分析学生的意见和实验装置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验得到不同结论的原因,使学生形成“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认识。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7、形成

40、结论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的结论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指出:用与上述相似的方法,对许多化学反应进行研究,都可以得到一条基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活动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你能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请以金属镁和氧气的反应为例,与同学们进行讨论。针对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缺乏直观的印象,从而造成他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理解困难,为突破难点,我采用启发式和多媒体模拟结合的方法,启示学生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再展示其模拟过程,这样会

41、给学生直观的现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三反馈练习 1、比较下列物质质量大小,用“”“”“”填写空白。1、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原木材的质量。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原铜丝的质量。3、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原高锰酸钾的质量。 2、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设计意图:这些题目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四归纳总结 1、让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注意的问题。2、由学

42、生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五布置作业课本P111本章作业第8题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实验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严谨思维的能力。六、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为指导思想,通过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微观解释,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七、板书设计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一、探究性活动1、根据问题提出假设1减小2增加3不变2、设计实验3、实验探究4、交流与评价5、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43、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镁+氧气氧化镁 2mgo22mgo原子数:氧原子:2氧原子:2镁原子:2镁原子:2相对质量:242+162=80224+16=80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质量守恒初中化学说课稿5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按以下八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

44、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

45、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三、教学准备教师: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药品:浓氨水、酒精、水、酚酞、品红等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四、设计理念 1、体现从生活走进化

46、学,从化学走向社会。2、主要以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结合,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顺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五、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激趣引思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实验探究,了解性质知能训练,巩固知识学习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思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1、现在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过桂花树边,会闻到桂花香;2、潮湿的衣服会自己晾干,特别是夏天更容易晾干;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4、教师演示实验: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上述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

47、象,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你们会从化学角度来解释吗?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也就是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板书课题1分子和原子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在绪言中,我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世界即物质。我们身边所熟悉的物质很多。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空气、水、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食盐等等。这些物质都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了解释上面的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猜想。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设想。板书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比如在绪言中,我们了解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18世纪就提出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论。当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化学说课稿(精选15篇).docx)为本站会员(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