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国开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附全部答案说明:本试卷总分为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五四时期重要的小说家群不包括()。A.创造社小说家群B.新潮小说家群C.乡土文学作家群D.新青年作家群2.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若3.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C)。A.乌篷船B.春醪集C.画梦录D.宇宙风4.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2、,其作者是(A)。A.胡适B.欧阳予倩C.田汉D.丁西林5.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分为“湘西”和“都市”两种题材,下列不属于湘西题材的作品是(C)。A.柏子B.萧萧C.八骏图D.边城6.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C)。A.老舍B.茅盾C.李劼人D.巴金7.生死场以“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其作者是(A)。A.萧红B.丁玲C.苏青D.梅娘8.张恨水小说中被认为与红楼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D)。A.啼笑因缘B.八十一梦C.五子登科D.金粉世家9.七月诗派所坚持的文学创作原则是(C)。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
3、古典主义10.被周扬称赞是“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的赵树理小说不包括(D)。A.李有才板话B.李家庄的变迁C.小二黑结婚D.邪不压正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1.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提倡新文化,鼓吹文学革命。答案新潮社12.鲁迅小说 中的主人公从“仁义道德”背后看出“吃人”二字,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答案狂人日记13. 笔名落华生,著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春桃等。答案许地山14.现代散文的发生是由现代白话杂文来揭开序幕的,其中尤以新青年“ ”专栏的杂文影响最大。答案随感录15.“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4、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出自鲁迅的杂文 。答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6.以上海为主要阵地的“论语派”,因林语堂等创办的 半月刊而得名。答案论语17. 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之后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成立的重要左翼文艺组织。答案193018.曹禺的话剧 借鉴了奥尼尔的琼斯王中通过灵魂显现来表现人物主观感受、幻觉和潜意识的戏剧手法。答案原野19. 的第一部小说集南行记,描写了作者早年漂泊于云南边境和缅甸时的所见所闻,塑造了各种流民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答案艾芜20. (1930)是
5、刘呐鸥仅有的一部小说集,也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答案都市风景线21.张爱玲的小说集 于1944年出版,收录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等十篇短篇小说。答案传奇22.汪文宣、曾树生是巴金小说 中的人物答案寒夜23. 创作了大量的现代章回体小说,代表作有春明外史啼笑因缘。答案张恨水24.诗歌我底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 。答案戴望舒25.周立波的 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被称为“土改小说”代表作。答案暴风骤雨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要求:内容贴切,逻辑清晰,文字通顺)26.简述丁西林独幕喜刷的独特性。答:与当时流行的“问题剧”“社会剧”不同,他取材于日常生活,
6、离时代和社会冲突稍远,重点表现知识分子和市民的家庭、爱情关系,从日常的、平庸的生活中寻找喜剧元素。(分)()结构精巧。独幕剧一般只有两三个人物,通常采用“二元三人”的模式,不利用夸张的外部冲突,而是用误会法、映衬法、翻转法等令情节层层相扣、妙趣横生。尤其在结尾处常发生逆转,使读者会心一笑。(5分)(3)语言机智。其喜剧属于英国绅士式的幽默,语言幽默俏皮,轻松机智,不是表面的、低级的搞笑,而是含蓄的、耐咀嚼的,并且有着丰富的潜台词和话外之音。(分)27.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早期新月诗派”的重要理论纲领。请简要说明“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答:(1)“音乐美”(2分),主要指音乐和韵脚的和谐
7、,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3分)(2)“绘画美”(2分),主要指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3分)(3)“建筑美”(2分),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3分)四、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深入,分析具体,逻辑清晰,文字通顺。答案不得少于600字)28.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评论者分析阿Q与革命的关系时,常将重点放在他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的积极性上,然而鲁迅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非如此直观和简单。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分析阿Q身上潜藏的对革命和社会的危害。答:阿Q是辛亥革命时
8、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公平。即便是被押赴刑场,他仍然有办法排遣烦恼,“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哩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
9、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最后关头,他还在寻思要不要唱两句戏文,满足坎坷的期待。这些农民一方面是沉痛不堪地生存着:另一方面是没有觉察自己真正的处境和痛苦何在,更找不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农民与革命的关系,成为鲁迅对现实思考的一个重要关节点。革命,是改变现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农民争取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而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没有能够唤起千百万农民,未能革除建基于广大农村的封建体制。阿Q虽然是一个贫苦农民,但他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盲目的“深恶痛觉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状,赵太爷就威风扫地,连城里的举人老爷也悄悄地连夜把家私运到乡下来。阿Q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本能的感到
10、,革命既然时统治者惊恐万状,那么革命对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强烈地“神往”革命。在许多年间,论者评价阿Q,都采用以此论述农民身上蕴藏着个宁的积极性的观点,今天看来,阿Q与革命的关系并不那么直观和简单。鲁迅描写的阿Q对革命的想象,是任意掠夺他人的财富,任意占有乡村的女性,阿Q是流氓无产者而不是本分老实的农民。赤贫的状况让他无法安分守己,道德约束对他也是毫无效力的:走出未状的经历给他增长了见识和蛮干的勇气,他天然地认为这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对阿Q,不准革命要不得,如何引导其走向更,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据我的
11、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到。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果然,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20世纪40年代的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20世纪80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29.“社会剖析小说”是指作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阶级斗争和发展趋向的小说。请结合子夜的具体内容,分析这部小说
12、为何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的一座高峰。答:子夜的时代背景是1930年春末夏初。这短短的时间内,有几件大事值得一提。第一,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又一次爆发为内战。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沿津浦铁路一带作战,其规模之大,战争的激烈,创造了国民党内战的纪录。老百姓遭殃自不待言,工商业也受到阻碍。第二,欧洲经济恐慌影响到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一些以外销为主要业务的轻工业受到严重打击,颜于破产。第三,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自己,就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增加工作时间,减低工资,大批开除工人,成为普遍现象,这就引起了工人的猛烈反抗,罢工浪潮一时高涨。第四,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
13、在共产党领导下武装起义,势已燎原。子夜的时代展示设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上海。作者没有以小见大的从菜条小巷子、某个街道的来窥见整个时代,而是直接淋漓尽致的整体展现了这个现代都市的丰富多样、各方各面:豪华客厅,夜总会,工厂挣扎,证券市场,诗人,教授们和女士们,。与此同时,作者还通过一些细节,侧面概括了农村场景和中原地区所发生的战争,更扩大了作品的广度,从而实现了矛盾本人的创作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以全面的表现。”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吴荪甫的性格是一个鲜明的矛盾体。他一方面站在民族工业的角度上愤概,一直反对拥有大量资本的杜竹斋一
14、类人专门做地皮、金子、公债的买卖:另一方面,他更多的思考个人利害,他没办法不陷进疯狂公债投机的活动里。他是一个实业家,国民党反蒋派与地方军阀的联盟北方扩大会议的军事行动赶快成功,然而当北方的军事进展不利于他的公债活动的时候,他又惟恐北方的军事势力发展得太快了。他很精明,有能力,但是又显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的软弱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冷静沉稳,但在本质上其实是无所适从。这部小说子夜,把吴荪蒲的角色特意安排成丝厂老板,也是为了重点突出他的阶级特征。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纺织工业最发达,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业。在这部作品中,民族资本家吴荪蒲和买办资产家赵伯韬阶级的本质不同。吴荪蒲希望摆脱帝国主义
15、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振兴民族工业,使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而赵伯韬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使用金融买办资本控制民族行业,帮助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济。吴荪蒲在与赵伯韬斗争时,还希望尽快结束军阀内战,快点实现民主,甚至当他的希望再次破灭之后,寄望于反蒋联盟和地方军阀的联盟。茅盾陛下的吴荪蒲,不仅在上海滩赫赫有名、器宇不凡的实业家,也是中国民族资本家中具有“法兰西资产阶级大企业家”魄力和自信的佼佼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吴荪甫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作品重点描述了都市,而又通过农村来与都市作对比,概括地表现了中国30年代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现实。茅盾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社会的三十年代早期现状,对上海工商最是熟悉
16、。当时,学术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议展开,茅盾对照自己看到的社会现象与学术界的讨论,决定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推衡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在编写子夜时,茅盾又将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获得社会经验充分运用了进去。他说:“当时在上海的实际工作者,正为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而很忙,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我那时没有参加实际工作,但是一九二七年以前我有过实际工作的经验,虽然一九三一年不是一九二七年了,然而对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工作的困难情形,大部分我还能了解。”过去的经验加上了左翼文学运动,为他对这本书进行创作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茅盾的子夜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希望通过有抱负的吴荪蒲想发展民
17、族工业,并很快在现实中失败了,不得不把他们的行业卖给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的最终命运,这表明中国不可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性质转变。吴荪蒲的悲剧,也就是整个阶级的悲剧。小说的写作意图与当时飞扬满天的中国社会性质争论有莫大的关系。参加了辩论的人,基本提出了这样三个观点:一,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的性质。两,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建应该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任务。三,进步资产阶级学者的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和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与发展,从而自己的资产阶级政权。子夜不仅写了吴荪蒲和赵伯韬
18、的商场上的角逐,还从吴荪蒲的家庭生活以及周围的人物描写进一步烘托资产阶级因为利益而生的冷酷自私的的丑陋面孔。他抗拒不了的命运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为他安排的失败,所以他只能用伪装镇静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依靠强有力的刺激来暂时忘记前景黯淡和私营企业危机,只能使用死亡之舞消解失败的痛苦。吴荪蒲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典型形象。对于工人运动的态度,更透露出他拼命压榨工人、仇恨社会革命的反动情绪。当他从报纸上知道了因为农民起义双城镇已经占领了的消息时“他狞起眼晴望着天空,忽然转为贫怒:我恨极了,那班混账东西!他们干什么的?”他恨得咬牙切齿的声音防护都穿透了文字。有时他不满意国民党反动政府,因为不能有效
19、地抑制革命,“因为他的权力的铁腕不能直接达到那负责者”。他试图从工人身上挽回一点因为外国商品倾销和军阀混战造成的企业的损失,他利用工贼、特务和反动军警破坏工人罢工运动。从这些地方看出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仇视劳动人民、喝血自肥的反动工业资本家的形象。子夜艺术成就最突出的,它具有表现了30年代早期中国社会的各阶层的矛盾和斗争的惊人艺术力量,提问和回答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子夜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部成功的小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具体、深刻的反应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旧中国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民族资产阶级的经典形象。子夜的成功是必然的。与文学的历史上所有成功的作家一样,茅盾特别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有着广泛的社会经验,并运用马克思的观点成功分析各种现象,揭示了其意义。子夜是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迈步前进的时候问世的,完全证明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能力,从创作上证明无产阶级文学是不可战胜的,最有希望的一股力量。作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并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种复杂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作品总结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且预测了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当时社会,乃至现在,都具有警醒和指明道路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