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10834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1 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学习,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重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温度有关

2、。难点1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2设计探究实验。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具录音机和录有儿歌、瀑布声、砂轮与工件摩擦声、蛙鸣声的录音带;音叉、用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小闹钟、带抽气机的玻璃罩和底座;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铜锣;盛有水的玻璃水槽。学具橡皮筋、小鼓、薄钢尺、其他能发声的物体。课前活动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新课导入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实例,提出一系列与声现象有关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新课教学一、声音的产生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7页上面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播放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所对应的声音。让学生归纳出图的共同点。以此为基础,引出探究的课题:声是怎样产生的。指导学生

3、进行探究。提问检查学生探究的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演示:音叉实验反馈练习(一)引导学生分析图2.11、2.12描述的几种声现象各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28页第二段,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结果。指导学生讨论教材第28页第三段:机械唱片的原理,要学生找出生活中有类似原理的物品。二、声音的传播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29页第二段,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指导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固体传声的实验,让学生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反馈练习(二)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让学生作出“空气是传声介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检验假设的实验。演示:真

4、空罩中的闹铃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假设是否正确。播放录像:振动的音叉激起声波传入人耳;让学生探讨声音在液体内能否传播。演示:液体传声实验让学生综合前面的几个实验结果,归纳出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从实例着手引入声速概念,介绍声速单位。指导学生阅读30页小资料。要求学生分组设想出测量声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测量并检查。测评与小结课堂小测试。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讲评。请学生小结。布置作业 课前活动欣赏音乐,陶冶情操新课导入加深对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新课教学观察插图、聆听相关的声音。归纳出:都有物体在发声。明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三人一组做实验,并归纳出

5、实验结果: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举手答问,其他学生评估。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学生热烈讨论,相互交流。自学教材,并列举实例。自学并积极思考,进行分组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作出判断。讨论、作答。作出假设,完成实验的初步设计。观察、思考、作出判断。观看录像,自学教材。分组讨论、交流,举手汇报讨论结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综合、归纳,举手发言。阅读、思考,举手答题。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测评与小结做测试题。检测学习效果。从知识、方法两个角度小结。课前活动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让学生对耳濡目染的声现象产生研究的兴趣。新课教学图音并茂,加深学生的感悟。培养归纳能力。学生初次进行探究,需

6、要加强指导。培养评估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强化学生对“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认识,体会放大微小振动的实验方法。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检查学生平时搜集资料的情况。触类旁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初步感悟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初步培养探究能力。深层次体会“声是一种波”。初步培养学生发现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实质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及时小结,让知识系统化。启发学生从阅读中找出规律。因测量声速需要较大的空间,无法在教室内完成,故只在课内交流设想,课后再完成测量。初步培养学生发现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实质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及时小结,让知识系统化。启发学生从阅读中找出规律。因测量声速需要

7、较大的空间,无法在教室内完成,故只在课内交流设想,课后再完成测量。及时复习巩固。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3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第第5 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学会评价。情感

8、、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教师:显微镜、望远镜各两个(其中一个是剖开的)。学生:三人一小组、几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片树叶、每组显微镜和望远镜各一个(暂放在实验台中)。复习提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怎样的?新课导入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要想看清楚遥远其他星球上的物体,可以怎样做?新课教学一、影响视角的因素:编一个与视角有关的、富有童趣的、能

9、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故事。请问同学们,老鹰真会变大吗?那为什么会有这些错觉呢?是什么东西在作怪?教师活动 原因是视角在作怪。视角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成的角,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归纳:要想看清物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二、显微镜引入:想看清蚂蚁的脚,怎么办?想看清树叶的细胞,怎么办?分析:可从增大视角的方面去考虑。引导学生探究: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但要放大更细小的物体,可否将镜组合呢?将组合得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学生自己实验:启发学生分析两次成像的原理,让学生慢慢思考,自己分析出显微镜的原理。分析与反思:分析显微镜的原理。讲解

10、显微镜的结构。学生用真正的显微镜观察物体。三、望远镜想看清操场的小朋友玩什么,怎么办?给学生提示:根据显微镜的原理与它们观察物体的不同,如何组合两镜呢?两次进行组合。比较两镜增大视角的不同之处。布置作业学生活动 与老师一起回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会回答可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学生听故事,讨论这一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又有一些物理知识的问题。学生回答(并由学生打分)。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想法:怎么样才能增大视角?学生拿放大镜观察物体。学生拿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能否将物体放得更大。学生重新组合放大镜,体会两次成像的过程。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不难思考其原理的。学生用显微境观察到了细小的物体,很

11、兴奋。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显微镜的原理,再次组合两镜。学生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一方面加深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本节讲授两镜原理作铺垫。学生从生活中的经历可以回答,但学生是只知其然,可能还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从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一些看似简单而又包含丰富物理知识的问题,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设计意图 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三个:1.告诉他老师很在意他,使他心中感到爱。2.使他有成功感,激起学习的兴趣。3.使他感到在同学中已得到认可。教师看情况引导。例如:人们看小物体时,常常会怎样?如果看更细小的

12、物体又该怎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些难得的现象,只要学生认真思考,是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物理知识的。学生将几种简单的仪器组合,得到更新奇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两镜简单的组合,真的可以看到更细小的物体,并且与真正的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一致的,学生有较大的成功感,也消除了对显微镜的神秘感。有了显微镜的原理,知道了两镜观察物体的不同目的,学生是不难组合出望远镜的成像原理的。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能否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在“视角”的大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三、显微镜:1原理: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2结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是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四、望远镜:1原理:利用一个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另一镜放大,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2结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优质课)获奖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