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611930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区域整体性与关联性区域整体性与关联性第一章1.了解区域的组成要素,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分析区域要素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掌握区域的整体性。3.理解区域的差异性。4.分析区域要素的流动性,理解区域之间的关联性。5.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6.理解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 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

2、生系统的传承?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的组成 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表现:区域要素可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2.区域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例如:捕鱼、采矿、风能发电。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例如:我国环保法规的实施,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3.区域整体性的形成与区域发展地形土壤生物气候水文人口市场经济交通城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整体性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区域发展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3、1.区域差异的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2.区域关联性(1)形成基础:区域差异。(2)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包括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3)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一、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方法技巧: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思路区域发

4、展部门地理环境要素影响的具体表现农业发展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的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机械化水平、生产率、商品率等的差异工业发展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的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的差异人口增长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的差异城市发展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的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的差异交通发展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的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的差异例1 读下面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完成(1)(2)题。(1)从自然

5、条件看,甲、乙两区域主要发展的产业分别为()A.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B.渔业、商品谷物农业C.畜牧业、水稻种植业 D.水稻种植业、高寒畜牧业(2)黄河谷地、湟水谷地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较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A.东部冬季市场 B.东部夏季市场 C.本地夏季市场 D.本地冬季市场解析:(1)根据水系形状特征,读图可判断甲是洞庭湖水系,乙是青藏高原地区。从自然条件看,甲是鱼米之乡,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乙有独特的高原气候,主要发展高寒畜牧业。(2)黄河谷地、湟水谷地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海拔高,但相对地势低,夏季

6、气候温和,作物生长期比东部平原地区晚,当东部地区进入伏季,蔬菜供应紧张时,这些地区可以生产反季节蔬菜,供应东部的夏季市场,B 项正确。冬季气温低,该地不会有蔬菜生产,A、D 两项错误。本地夏季市场供应的不是反季节蔬菜,C 项错误。答案:(1)D(2)B 二、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1.理解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关联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整体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着相对的一致性,而各个区域之间则普遍存在着差异,即差异性。作为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即关联性。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7、。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并不是说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所谓的整体性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就越小。南方和北方地区非常明显的差异是降水量的差异,南方地区为湿润地区,北方地区以半湿润地区为主,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南水北调的自然基础。通过南水北调加强了南北方的联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发展。2.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关联丹江口水库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l 北京:北京市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l 天津: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l 天津:河北省一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

8、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例2 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反映了()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区域的整体性C.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2)下列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甲区域城市规模大,数量多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高于乙区域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例大于甲区域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区域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体现了关联性的特点。故选C。(2)甲区域为落后地区,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空间结构比乙区域简单,A、B 两项错误。甲区域经

9、济发展水平低,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低于乙区域,C 项错误。乙区域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三产业比例大于甲区域,D 项正确。答案:(1)C(2)D位置土地气候资源自然要素1.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气候类型共性特征差异土地地形耕地土壤矿产30N附近43N48N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处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热量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热量少,降水少,生长期短平原平原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肥沃的水稻土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少、黏重肥

10、沃的黑土贫乏丰富的石油等资源2.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差异生产、生活差异区域发展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发展速度差异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农业类型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商业贸易工业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油菜、棉花大豆、甜菜水稻玉米、春小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区域发展的比较例3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的地理环境

11、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也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形C.距冬季风的远近 D.纬度和距冬季风的远近(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与其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水稻、油菜、棉花;松嫩平原玉米、春小麦、大豆B.长江三角洲水稻、油菜;松嫩平原玉米、冬小麦、大豆C.长江三角洲小麦、花生;松嫩平原玉米、花生D.长江三角洲小麦、甘蔗;松嫩平原玉米、甜菜解析:(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两地的纬度位置差异,以及冬季风的影响大小不同。(2)长江三角洲的水热条件好,主要种植水稻

12、、油菜、棉花等作物。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答案:(1)D(2)A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年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经过处理的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 3 题。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13、)A.川剧 B.豫剧 C.越剧 D.粵剧课堂检测1.C2.B3.C解析:1.据图示景观可知,剪纸反映的景观是“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河湖众多,多水乡景观。故选C。2.由上题可知,该景观反映的是江南水乡,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故选B。3.选项四种地方剧种中,只有越剧分布在图示景观所在的地方,川剧是四川省的地方剧种,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粤剧是广东省的地方剧种。故选C。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4 7 题。4.图中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地形、水源 B.水源、地形 C.土壤、光照 D.热量、水源5.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

14、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6.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7.图中所在的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地势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4.B5.C6.A7.C解析:4.由图可知,图中是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为灌溉农业,水源是其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位于青藏高原上,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业生产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15、因此水源、地形因素分别是影响两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故选B。5.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由图可知,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四川盆地,两地纬度相近,但青藏高原地势高,海拔在4 000 米以上,气温低;四川盆地地势低,气温高,所以造成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C。6.由图可知,在西藏自治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利用太阳能的条件较好;该地区河流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图中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太阳能、水能。故选A。7.一个区域森林树种丰富,说明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适合不同的树种生长,森林树种较丰富。由图可知,图

16、中位于横断山区,纬度低,地势高差大,区域差异明显,而东北地区内部差异较小。所以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纬度低,地势高差大。故选C。读下图,完成8 10 题。8.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合理的是()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该地区地形地势的最佳写照B.该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冬半年C.该地区的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D.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冬暖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9.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A.风能 B.水能 C.地热能 D.有色金属10.造成PQ 一线东南侧与西北侧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

17、矿产资源8.B9.A10.A解析:8.由图可知,图示区域为云贵高原地区,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出现在冬半年。“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青藏高原的写照。云贵高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该地区因海拔高,夏季不太热,因纬度较低,冬季不太冷,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9.云贵高原因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因此地热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地势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这里风能资源较贫乏。10.从图中可以看出,PQ 一线东南侧海拔较低,而其西北侧许多地区海拔在3 000 米以上,且地势起伏较大,因此,造成PQ 一线东南侧与西北侧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随着区域

18、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提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据此完成11 12 题。11.远西部地带各省级行政区域共同的地理位置特征是()A.均地处亚热带 B.均靠边疆 C.均处于内陆 D.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1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逐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自然资源及能源短缺 C.农业地位削弱 D.生态破坏严重11.C12.B解析:11.远西部地带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均地处内陆;青海不靠边疆;只有青海、西藏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12.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大多是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资金、

19、技术、人才较充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地位削弱是正常发展规律。生态破坏不是其主要问题。随着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资源、能源逐渐短缺,这将成为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13 14 题。13.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开矿人口增加气候湿润过度开垦A.B.C.D.14.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土壤肥力增加气候干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酸化沙尘暴增加A.B.C.D.13.B14.D解析:13.由图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农业用地面积增大,草原、森林面积减小,说明

20、人口增长导致过度开垦,从而使草原和森林减少。14.由于过度开垦,草原、森林面积减小,沙漠面积增大,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得干旱、沙尘暴增加,土壤肥力会下降,但不会酸化。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 16 题。1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条件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单产较高B.乙地旱涝多发,土壤贫瘠,单产较低C.甲地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D.乙地耕地少,人口稠密,商品率低16.下列关于甲地马铃薯优势区所在农业基地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有()大力开垦黑土地和沼泽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全面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

21、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减少农业基地开发,使农业基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B.C.D.15.C16.B解析:15.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但是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地区,人口较少,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洪涝灾害较少,土壤较为贫瘠,单产较低,商品率低。故选C。16.甲地马铃薯优势区所在农业基地为我国商品粮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为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正确,错误。东北地区应加强黑土培肥和沼泽土的保护,错误。故选B。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

22、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该地所产长绒棉、瓜果品质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完成17 18 题。17.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其根本原因是()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多个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18 下列关于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绿洲农业C.太湖平原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17.D18.B解析:17.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与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差异明显,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故选D。18.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太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水田区,水热条件好,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宜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源不足,宜发展绿洲农业。故选B。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ppt课件-2023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