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 吕冬梅目 录一、知识回顾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二、实验设计 溯源侵蚀 侧蚀 冲积扇三、分析结果 实验观察单一、知识回顾河流的侵蚀作用河谷发育中期河谷发育成熟期河谷发育初期12341.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侧蚀溯源侵蚀2.河谷发育的初期“V”形河谷 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作用强烈 溯源侵蚀强烈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3.河谷发育的中期落差减小,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形成凹岸凸岸下蚀减弱一般位于河流中游3.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4.河谷发育的成熟期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继续拓宽,呈宽而浅的槽形河谷下蚀停止,转为沉积作用一般位于河流下游从 上游 到 下游
2、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河谷变浅水量增加,侧蚀增强,河谷拓宽源头溯源侵蚀模拟实验中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模拟实验123二、实验设计-实验组成二、实验设计-实验原理【源头溯源侵蚀模拟实验】河流发源于山区,上游水流湍急,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并使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剥蚀分离向上游源头后退,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中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模拟实验】在弯曲河段处两侧河水流速不同,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山前冲积扇模拟实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这些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況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在山
3、前地带,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出山谷地区后容易形成冲积扇。二、实验设计-实验目标实验目标实验目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实验目标实验目标综合思维结合实验观察分析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形成、特征及其地表形态。区域认知以某河流为例,掌握不同河段上、中下游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人地协调观通过实验解释地貌形成原理,能够对现实中河流周围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评价。地理实践力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分析不同阶段流水作用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地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二、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单实验观察单实验观察单河段河段实验现象侵蚀侵蚀/堆积类型堆积类型源头中游
4、山前备注二、实验设计-实验器材二、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观察-源头溯源侵蚀模拟实验在小旗的下方缓慢倒水,观察流水侵蚀的方向,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观察-中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模拟实验1.在河道弯曲处的两岸分别插入两面小旗。2.从源头开始倒水,保持流速适中,使水从进水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3.观察红色小旗和黄色小旗的变化。实验观察-山前冲积扇形成模拟实验在沟谷的源头缓慢倒水,直至泥水混合物冲出沟谷。观察冲积扇的形成位置及形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应用1.该实验适用于高中地理“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相关内容的教学2.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可引申出三角洲形成及其速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并
5、可分析不同坡度、植被等情況下的流水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注意事项1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可适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可适当的调整坡度,观察坡度当的调整坡度,观察坡度对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对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A3最好从河边,湖边取泥沙,最好从河边,湖边取泥沙,模拟出来的河流泥沙情况模拟出来的河流泥沙情况更接近真实的河流情况更接近真实的河流情况C2在演示在演示“凹岸侵蚀凸岸堆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积”实验时,注意不要把实验时,注意不要把旗子插进底部泡沫内旗子插进底部泡沫内B实验缺点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冲积扇03在出山口处实验模型距离底盘距离较远,流程较短,没有演示出冲积扇的分选性特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02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底部泥沙需要反复铺设,时有失败的情况溯源侵蚀01在演示溯源侵蚀的实验过程中,水流速度不稳定,会影响实验效果。三、分析结果-实验观察单实验观察单实验观察单河段河段实验现象侵蚀侵蚀/堆积类型堆积类型源头河流对地表有溯源侵蚀的影响,并对地表物质进行搬运。侵蚀中游在凹岸快速侵蚀,在凸岸形成了明显的沉积地貌。由于侵蚀,凹岸的小旗倒下。经流水作用后,凹岸较陡,凸岸较缓,在下游河段由于坡度较缓形成了宽谷。侵蚀、堆积山前在河流的出山口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扇形冲积扇。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