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1在音高、节奏训练中借助柯尔文手势和身势节奏等唱好歌曲,唱 出坚定豪迈的情绪。 2用回声教唱法,跟着老师的指挥,有力度变化的唱好歌曲。 3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初步感受音乐带给古诗词的魅力。 重点: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初步感受音乐带给古诗词的魅力。 难点: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做到字正腔圆。 一、音高训练一、音高训练 1、 (音叉)全体师生问好(作揖) 2、师生问好66 65 6 03 17 6-(柯尔文手势全体到个别) 3、 (1) (师弹琴)谁能把我们刚才唱的这条旋律从这里找出来贴到黑 板上?一起来唱唱。 (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 (2)好,来听第二条。 找对了么?我们来唱唱
2、。 (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 (3)第三条,听。谁找到了?这一条有点儿难,我弹慢一点儿。 我们一起伸手来一遍。 (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 (4)老师把最后一条替你们贴到黑板上,我们先来听一听。 (边唱 边做柯尔文手势) 4、现在我们跟琴把四条连起来完整的唱一遍。 (注意休止符) 5、这是几拍子的呀?(拍手感受)对,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 (师 板书四四拍) 6、好,这次我们伸出手边唱边画旋律线。 二、引诗二、引诗 1、同学们,你们看,这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旋律线条连起来像什么 呀?(大山) 2、那你们有学过哪些关于大山的古诗吗?( 题西林壁 )它表现的 是哪座大山呀?(江西庐山)它是由宋代诗人苏轼所
3、作。这首古诗是 我们这个学期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将用一种特别的方 式来赏析这首诗, 一起在音乐中来感受诗词的魅力。 来看大屏幕。 (播 放介绍师贴大标题) 三、读诗(节奏训练)三、读诗(节奏训练) 1、刚才我们随着苏轼的脚步,一起观赏了庐山雄伟壮观的美景。现 在想想,如果你是苏轼,你会怎样来吟诵这首古诗呢?谁来试一试? 那老师也想读一读, 请大家听一听, 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师按节奏读歌词两遍) 2、好,这一遍老师读的时候心里默读。 3、一起读一遍。 4、同学们,我们吟古诗、诵古诗、唱古诗,你们觉得哪件乐器和古 诗最搭呢?(生: 。 。 。 )在课前,老师也学了一样乐
4、器,并把它请到了 我们教室,你们瞧,这是什么?(古筝)听!(师弹古筝) 5、古筝的音色美不美呀?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被古筝的音色深深吸 引,让我不禁想伴着优美的乐声唱一唱。 (师边做动作边演唱) 四、唱诗四、唱诗 1、和老师一起来唱,老师一句你们一句。 (边教唱边处理歌曲) 2、跟伴奏演唱(师加鼓) 五、演诗(表现歌曲)五、演诗(表现歌曲) 1、刚才你们在演唱的时候,老师用什么为你们伴奏的?(鼓) 2、老师是怎样敲的?(左右边心)把你们的双腿当成鼓,两只手当 成小鼓棒,一起来试试。 3、我想找一个小鼓王上来给我们敲鼓,谁愿意来?作为一个鼓王, 是很神气的,把小鼓槌挥起来。 4、请鼓王为我们伴奏,
5、我们伴着鼓王的鼓声再来一遍。 5、同学们发现了么?你们在演唱的时候,老师还做了什么?我加了 一个字“嘿” ,我是在什么地方加的?(空拍) 6、请这一半的同学起立,模仿鼓王的动作在空拍处加“嘿” ,注意鼓 王的动作要很潇洒。另一半的同学唱歌词。 (放伴奏) 7、这节课,我们读了诗、唱了诗,还用鼓为诗伴奏,你们觉得尽兴 了吗?诗之不尽歌之,歌之不尽舞之。跟老师一起来。 (师带生边唱 边做动作。 ) 六、悟诗六、悟诗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为什么会这 样呢?诗人在诗中给出了我们答案: “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山中。 。 。 ” (师带生唱出)当自己在山中,往往看到的是局部而已,自然也不能 够看得到庐山的全面貌,这就是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教给我们的 道理。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唱古诗,得到的感受一样吗?这就是古诗词 的魅力、音乐的魅力。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