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献给爱丽丝献给爱丽丝 贝多芬贝多芬 请你说说请你说说乐圣乐圣贝多芬贝多芬 贝多芬1803年肖像 贝多芬13岁时的肖像 贝多芬年轻时的肖像 1770-1783年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这位天才少年 年仅13岁就发表了第一部音乐作品。 1792-1802年 贝多芬移居奥地利维也纳,师从约 瑟夫 海顿。在这10年中,他开始慢 慢的失去听力。 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贝多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情感充沛的创作风格. 1803-1825年 1827年 贝多芬多年受疾病的困扰,57岁时去世。在奥 地利维也纳,大量民众参加了他的葬礼。 路德维希路德维希 凡凡 贝多芬贝多芬 (1770年年12月月16
2、日日1827年年3月月26日)日) 乐圣乐圣贝多芬贝多芬 贝多芬53岁时的肖像 贝多芬48岁时的肖像 德国最伟大的德国最伟大的指挥家指挥家、 钢琴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维也纳古典乐 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 最后一位。贝多芬一生最后一位。贝多芬一生 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 品包括品包括9部交响曲、部交响曲、1部部 歌剧、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首钢琴奏鸣曲、 5首钢琴协奏曲等等。创首钢琴协奏曲等等。创 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 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 英雄英雄、命运命运; 序曲序曲哀格蒙特哀格蒙特;钢;钢 琴曲琴曲悲怆悲怆、
3、月光月光 曲曲、暴风雨暴风雨、 热情热情等等。被后世等等。被后世 尊称为“乐圣”、“交尊称为“乐圣”、“交 响乐之王”。响乐之王”。 第五交响曲 (命运) 钢琴奏鸣曲 (月光) 第九交响曲 (合唱) 19世纪上半叶,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 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 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 上水波荡漾的月光。” 于是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 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散 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 他寻声走到一幢旧房窗前,发现一位 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 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 动,在月光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 光曲。” 关
4、于月光鸣奏曲(关于月光鸣奏曲(1801年)年) 听过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呢? 第五交响曲 (命运) 钢琴奏鸣曲 (月光) 第九交响曲 (合唱) 1808年,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第五交响曲首演, 其充满戏剧性的开头部分从此成为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乐句之一。 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 “命运之神在敲门”。 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c小调第五交响曲(小调第五交响曲(1808年)年) 你能哼唱“命运之神”敲门的旋律吗? 第五交响曲 (命运) 钢琴奏鸣曲 (月光) 第九交响曲 (合唱) 贝多芬20多岁开始听力受损,1814年时全聋,他 不得不请朋友把要说的话写在笔记本上,但他对
5、 音乐极有感情,仍然继续坚持作曲。 贝多芬全聋之前就是用这样喇叭形助听器倾听谈话。 实际上,他最受人喜爱的作品正是在他 丧失听力后创作的,如第九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命运) 钢琴奏鸣曲 (月光) 第九交响曲 (合唱) 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18241824年)年)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称为合唱交 响曲,是因为它的第四乐章以德国诗人 席勒的长诗欢乐颂为歌词,采用了 交响合唱的形式写成。把声乐加入交响 曲,是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中的一个创 举! 交响乐团现场演出 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思考: 小故事 合唱交响曲合唱交响曲1824年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月在维也纳
6、刻伦特纳 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 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 欢呼,以致遭到了警察的干涉;音乐结束后欢呼,以致遭到了警察的干涉;音乐结束后 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 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 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出所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出所 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 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何等深切的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何等深切的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赏析欢乐颂 思考: 1.跟着用“啦”模唱。 2.欢乐颂的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 了哪些演唱形式? 课堂小结: 贝多芬,一位双耳失聪的音乐家,凭着惊人 的意志,创造了音乐的奇迹,给人类留下了瑰丽 无比的艺术宝库。尽管贝多芬已经去世100多年 了,但至今仍被全世界的人尊为“乐圣”。贝多 芬的音乐,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激荡着生命的轰 响,充满着豪迈的气魄,真切地打动着人类的心 灵。 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 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我们要学习他的这 种丌屈丌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