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课课 题:题:银杯银杯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 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背景分析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1) 银杯这首歌曲是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 歌(风俗性宴歌) 。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 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2)歌曲采用五声调式,起伏较大,4/4 拍,中速稍快,情绪欢快、热烈。 2、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较
2、丰富,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思考和探究 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学生到了高年级容易出现不好意思唱或对歌唱懈 怠的问题,教师要在情绪方面多带动。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1) 通过欣赏蒙古族舞蹈将学生引入到蒙古族文化氛围中,同时让学生 开拓视野,了解蒙古族音乐和舞蹈动作。 (2) 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有进一步理解。 (3) 通过对比欣赏两首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并让学生分辨出蒙古族歌曲 并说出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进一步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并由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4、技术准备 多媒体 5、前期教学问题 学生的表现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蒙古族舞蹈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情绪, 激发表演
3、的欲望。 三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 魅力吸引学生。 知识与能力 1、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知道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和聆听感受蒙古族民歌 四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知道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 五五、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八度音 m 的连接。 六、课时安排: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授课时间:七、授课时间:4.23 八、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既发声练习 用切分音节奏和八度音进行师生问好达到发声练习的目的, 同时为解决八 度音的难点作铺垫。
4、二、引入 1、用讲故事的连贯性动作进行热身和气息训练 包括打开口腔训练、气息训练 2、观看教师的舞蹈表演,说一说歌曲和舞蹈来自哪个民族 学生欣赏教师舞蹈鸿雁并说出蒙古族舞蹈 三、学唱歌曲 1、欣赏图片了解蒙古族风景和美食 2、听歌曲,说一说 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歌词是怎样表达的? 3、观察歌谱回答音乐要素 拍号 4/4 do 的位置在下加一线 演唱形式是齐唱 4、读节奏、唱旋律 5、分乐句学唱歌曲 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乐句着重练习 6、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7、跟伴奏演唱,并跟随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 四、拓展 对比聆听两首歌曲判断哪一首是蒙古族民歌,学生总结蒙古族民歌特点。 九
5、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银杯银杯 十、设计特色十、设计特色 本节课围绕着蒙古族的音乐和文化, 在开始部分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引领学生 走入蒙古草原,感受蒙古族音乐鸿雁和蒙古族舞蹈。该舞蹈的设计运用了简 单大气的具有蒙古族舞蹈特点的动作, 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知识和对蒙古族音乐舞 蹈的了解辨认出这是蒙古族舞蹈, 既检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让学生获得了自信。 之后通过欣赏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的图片进一步了解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 从而激 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 在开始部分的师生问好部分进行难点八度音的攻克, 给之后解决难点作 了铺垫。拓展部分的对比欣赏既能够让学生聆听到更多的蒙古族歌曲,同时还能 检测出学生是否真的
6、掌握了蒙古族歌曲的特点。学生的总结和归纳很到位,这会 使他们获得自信并产生对民族音乐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十、学习效果评价十、学习效果评价 本节音乐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蒙古族舞蹈、了解蒙古族风景、美食文化以 及学唱歌曲,感受蒙古族音乐特点和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 知识和对蒙古族的了解辨认出蒙古族的舞蹈, 并能够通过舞蹈将学生带入到学习 蒙古族民歌的氛围中去。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蒙古族民歌的旋律、节 奏中体会音乐特点,并能正确演唱,在难点八度音的演唱上,学生的音准效果是 可以肯定的。另外,学生在得到充分的欣赏和演唱后,能够准确分辨出蒙古族歌 曲,并能总结归纳,说出蒙古族的音乐特点,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这 一节音乐课有效的进一步认识了蒙古族音乐特点和民族风情。 但是,在本节课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学生的情绪需要进一步调 动,让学生边唱边律动等。出现的问题我会在之后的音乐课中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