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教学内容: 学唱我们是朋友 ,聆听欢乐颂 ,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目标: 1、学唱两首歌曲我们是朋友 ,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 2、聆听欢乐颂 ,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在唱唱、奏奏和比较中,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发声练习,然后导入歌曲的聆听与学唱,为后面歌曲 演唱上的处理做铺垫。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并结合歌曲内容与老师、 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 3、鼓励学生采用自
2、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的特点, 引导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编创拍手的节奏等,以突出“伸出你我的手,我们做 朋友”的主题,增添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合唱能力强的班级,采取 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借助课堂乐器辅助掌握音准。演唱这一乐段时,要把歌谱 中的力度变化唱出来,以表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对友情的呼唤与珍惜。 5、完整地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根据歌词的内容 编创动作,如拍手、挥手以及围着圈,手拉手前后摇摆等动作;用前四小节为歌 曲增加引子和尾声,如引子用慢速、弱的力度演唱两次,表现对友谊的呼唤,结 束句用半音
3、上行转调、渐强的力度演唱三次,最后以渐慢的速度、强力度结束, 把歌曲推向高潮,突出“我们是朋友”这一主题。 6、比较我们是朋友与永远是朋友两首以友谊为主题的通俗歌曲, 引导学生在节奏、旋律和情绪上作对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 感受。 (二) 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1)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介绍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贝多芬,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生平 简介、音乐作品及创作背景等)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从聆听学生熟 悉的贝多芬的作品,如: 欢乐颂 、 献给爱丽丝等人手;还讲述贝多芬的童 年故事,或者结合学生学
4、习的课文月光曲进行导入,配以形象的图片;结合 教科书上呈现的贝多芬的形象,让学生初步认识贝多芬,为进入中学后深入了解 贝多芬打下基础。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或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 平等与和平”思想内容。演唱时,注意唱准、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并提示学生 用饱满的热情、崇高的情感和高亢有力的声音来演唱。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教师结合贝多芬与命运搏 斗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中所包含的乐观、顽强精神。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 欢乐 颂的主题,分别采用了独唱、重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主题先后出现了三次; 在重唱时先由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演唱,后加入了女高音。聆听时,教师与 学生一起复习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 并在反复聆听中充分感受人声 及合唱的魅力。 5、 模拟 第九交响曲 合唱部分, 请学生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 欢 乐颂主题,表达对“自由、平等与和平”的赞颂。先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用 怎样的音色和力度能更好地表达赞颂的情感?然后给学生时间尝试。 教师还启发 学生采用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的形式来演唱,如:第一、二遍分别由男女声 领唱与齐唱,第三遍全班同学起立齐唱。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深远影响。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