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考试内容必考要求考查点拨1.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2)岩石圈的范围b a常以选择题出现:主要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地球的内、外部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b内容索引考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考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课时训练考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能传播的介质速度代表字母共同点纵波固体、_P波速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固体慢S1.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地震波(1)种类:纵波和横波,二者的区别如下:液体快知识梳理答案(2)应用:“透视”地球。内部的结构圈层名称不连续面及深度(千米)特征地壳硅铝层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大陆地
2、壳厚,海洋地壳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 ;海拔越低,地壳越_硅镁层地幔上层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下层地幔地核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 产生的主要原因内核2.地球的内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莫霍面薄答案_(平均约17)_(平均约为2 900)古登堡面软流层地球磁场厚命题探究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12题。1.下列叙
3、述正确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解析解析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为内核;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降低;乙波为横波,可在地幔中通过。解析2.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面 B.古登堡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解析解析解析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3.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单位:千米)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解析答案解析解析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
4、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45千米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约为30千米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33答案答案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B处的地壳厚度为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_。45千米50千米30千米35千米 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答案返回(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B处的地壳厚度为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_。45千米50千米30千米35千米 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答案返回考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
5、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如下图:知识梳理 分布与人类的关系特点相互关系大气圈包裹地球地球 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随高度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_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水圈海洋、陆地、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液态、固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生物圈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与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共同组成地球的 系统生物是地球 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2.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生命答案减小生态生态解析解析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1.(解析命题探究读下图
6、,完成23题。2.B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 B.湖泊C.冰川 D.海洋解析解析由图可知,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这四大圈层中,生物圈以生物为主体,所以生物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析3.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 B.水C.土壤 D.生物4.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解析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共4个圈层。解析右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46题。5.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解析解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属于水圈。解析6.
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解析解析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解析返回课时训练(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核解析解析解析地下的岩浆主要位于软流层,该层分布于上地幔上部。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
8、面为古登堡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解析解析解析地壳与地幔间的界面为莫霍面,两种地震波均能在该界面附近通过;地震波由该界面向下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大陆地壳厚度大,因此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大陆部分更深。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解析解析解析地壳与地幔间的界面为莫霍面,两种地震波均能在该界面附近通过;地震波由该界面向下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大陆地壳厚度大,因此该界
9、面的地下深度在大陆部分更深。2016年11月8日,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3.地震发生时()A.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B.横波传播速度快C.和田县居民先感觉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D.和田县居民只感到上下颠解析解析解析地震发生时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和田县居民先感觉地板上下颠,后感觉水平晃。4.下面关于地震产生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B.横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C.纵波和横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D.纵波和横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均一的解析解析解析纵波和横波到达莫霍
10、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横波到达古登堡面后消失;地幔内部的物质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不是均一的。5.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解析解析解析通过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因此能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6.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解析解析解析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层和层属于地壳C.是软流层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的大部分解析解析根
11、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可知层和层属于地壳。解析8.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莫霍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解析解析根据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可以判断古登堡面上部附近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最快。解析9.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地壳和地幔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10.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 B.水圈C.大气圈 D.生物圈解析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含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最为活跃,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改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解析11.有关地球外
12、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解析水圈的特点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大气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岩石圈和生物圈关系也非常密切。解析12.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解析解析左图反映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右图是地球内部结构,C、D为分界面。左图地震波在33千米处(大陆部分)和2 900千米处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这两处是上下层不同介质
13、的分界面,C为莫霍面,D为古登堡面,与D对应的2 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1)写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_,B_。判断依据是_。解析答案横波纵波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C_。(3)在2 900千米深处,A波_,B波_,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D_。(4)C面以上为_,C面和D面之间为_,D面以下为_。答案33莫霍面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速度突然下降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5)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解析答案解析解析E处横波不能通过,说明E处物质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处纵波速度增加,物质为固态。答案答案
14、E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为固态。13.(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莫霍面古登堡面答案(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E答案答案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地幔,所以A到E的平均波速大于A到B的平均波速。14.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
15、传来地震波的是()A.玉树 B.成都C.上海 D.北京解析解析解析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解析解析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答案答案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地震波解析答案(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解析解析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由此可推断出玉树的地壳厚度要大于33千米,所以说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解析答案返回莫霍面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