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4 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旅游旅游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20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4040 分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请
2、将其选出。 1.中国旅游业伴随着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发展, 已进入三大市场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 并确定了“ ( )发展入境旅游、 ( )发展出境旅游、 ( )提升国内旅游”的发展 战略。 A大力 规范 迅速 B.积极 适度 大力 C.大力 规范 全面 D.大力 积极 全面 2.适应性较强,在旅游饭店业中占较大比重的是( )旅游饭店。 A.观光型 B.商务型 C.度假型 D.会议型 3.根据旅游饭店的规模分,把客房数在 400 间的旅游饭店称为( ) A.小型饭店 B.中型饭店 C.大型饭店 D.超大型饭店 4.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 ( ) A旅行
3、社 B.旅游业 C.旅游交通 D.旅游资源 5.全人类关注的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成功的标 志是: A.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 B.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效益”的统一 C.实现“文化、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 D.实现“经济、文化、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 6.现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网上宣传、网上接受预订和电子汇款等方式来 替代传统的旅游销售方式。 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 A有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B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C.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D科学
4、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 顺利展开。 7. 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 )应运而生。 A、农业 B、商业 C、手工业 D、工业 8. “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设施 D、管理服务 9.旅行社招徕、组织和接待中国内地居民在境内旅游的业务属于( ) A、入境旅游业务 B、出境旅游业务 C、国内旅游业务 D、国际旅游业务 10.四川九寨沟景区每年 4-10 月份游人如织,而其他月份游客寥寥。该景区某年 11 月起 到次年 3 月底,门票由原来的 220 元降至 80 元。这说
5、明旅游具有( )的特点 A.广泛性 B.综合性 C.参与性 D.季节性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兴衰的变化过程,唯独旅游 业一花独秀、 经久不衰, 至今发展方兴未艾, 这证明现代旅游和旅游业具有 ( ) 。 A、增长的持续性 B、发展的不平衡性 C、游客的大众性 D、地区的广泛性 12.中国创办旅游业务开始于( ) 。 A、1923 年 B、1823 年 C、1927 年 D、1949 年 13.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民的日益富裕, ( )对旅游的 制约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从属或次要地位。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
6、术因素 14.2003 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使旅游业受到重创,说明旅游业具有( )的特点。 A、涉外性 B、带动性 C、敏感性 D、综合性 15. 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要适销对路,如在香港的迪斯尼,米奇常常以唐装亮相, 而在东京的米奇有时着和服示人,这说明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的( ) 。 特色原则 B、经济原则 C、市场原则 D、保护原则 16、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17.外国旅游者想爬长城只能到中国,这体现旅游资源的( ) A、吸引性 B、垄断性 C、变化性 D、季节性 18.小赵近期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按旅游目的划分属于专
7、项旅游的是( ) A、去青岛参加啤酒节 B、去北京开会并游览故宫 C、去北戴河修养 D、去潍坊探亲访友 19.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 A、旅行 B、购物 C、娱乐 D、游览 20.游览“东坡赤壁”的旅游者会想起苏轼的赤壁赋 ,这说明旅游具有( ) A、社会属性 B、消费属性 C、经济属性 D、文化属性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小题,每空,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 1根据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和。 2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 3旅游资源根据存在的状态,可以分
8、为:和。 三三、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 (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 1、旅游业: 2、旅行社: 3、包价旅游: 4、旅游产品: 5、旅游服务: 四四、简答题、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共共 2525 分分) ) 1罗马会议如何界定应纳入旅游统计的人员?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 2目前国际统计意义上的游客标准是什么?游客包括哪两种,他们之间有何区别? 3我国如何界定海外旅游人员以及国内游客? 4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5旅游动机有哪些基本类型?旅游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
9、么? 五五、论述题、论述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l l 小题,小题,1010 分分) ) 试论述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说与旅游动机的关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1- -5 5 CBBDA CBBDA 6 6- -1010 DBBCDDBBCD 1 11 1- -1 15 5 AACCC AACCC 1616- -2020 CBADD CBAD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2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垄断性、易损性、可创新性。 3现实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 三三、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 1 1、旅游业、旅游业: :
10、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 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2 2、 旅行社、 旅行社: : 旅行社是指以营利为目的, 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 入境和签证手续, 招徕、 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尝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 3、包价旅游、包价旅游: : 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活动项目,向旅游大众推出的包揽一切 有关服务工作的旅游形式。 4 4、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 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
11、力所换取的一项旅游经历。 5 5、 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是指与旅游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服务, 包括住宿服务、 餐饮服务、 旅行代理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与娱乐服务。 四、四、简答题简答题 1答:罗马会议提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游客包括旅游者 和短途游览者。这一定义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将所有纳入旅游者统计的来访人员称谓 为“游客”。第二,以在访问地的停留时间即是否在访问地停留过夜为标准,将来访游 客进一步划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第三,根据来 访者的定居国或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 计中的游
12、客。第四,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来界定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者统计中 的游客。 2答:标准:离开惯常环境,即离开常住地;在访问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 访问目的主要不因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游客包括过夜游客 (旅游者) 和一日游游客两种,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在访问地停留时间是否超过 24 小时, 即是否过夜。 3答: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参观、探亲、访友、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 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 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而 离开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
13、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 6 个月,并且访问的主要目 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4答:客观因素: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它。主观因素:旅游动 机。 5答:基本类型: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主要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个性心理、性别、年龄、文化程 度、修养(2)外部因素:社会历史条件、微社会环境条件、家庭、个人收入状况、职业。 五、五、论述题论述题 答: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完全超出了旅游者的范畴。社交需求,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 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不充分。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 动中
14、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 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可以成为旅游动机 之一。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有的人为了实现自 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如考 察旅游、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 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占很小一部分。一般而 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追求高层次的满足。例如, 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而不考虑安全需要,可能会向人乞讨而不 考虑社会需要和受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在某一特定时 期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人们首先追求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即需要结构中的主导 需要,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当主导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失去对人的激励作 用,人们就会转而注意另一个相对重要的需要。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因 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互还难以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