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九文学作品阅读中考考情速递【考情总结】中考考情速递【考情总结】中考考情速递【考情总结】(1)考察形式:20142018年江西省中考现代文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题型都是主观简答题,每篇文章设置35小题,总分值在1617分之间。(2)选材内容:以叙事散文为主,兼顾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所选材料多出自?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和名家文集。且多项选择名家作品,如巴金、肖复兴、林清玄、阎连科、蒋勋、余光中等的作品,文质兼美。主题涉及亲情、生活感悟、学习成长、思念故土、社会关注等,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给学生在情感和精神上予以启迪,重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考考情速递【考情总结】(3)考点分
2、布:20142018年文学作品阅读中出现的高频考点有: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句段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筛选和整合信息;分析写作手法及作用;把握人物或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开放拓展探究。中考考情速递【考情总结】(4)备考提醒:文学作品阅读是江西省每年的必考文体阅读,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重视,练习时重点把握高频考点,适当练习低频考点,多多做题,理解并掌握答题技巧。另外,由于近五年文章篇幅在11001700字之间,字数逐年增多,从1100字增加到了1700字;选文出处绝大多数为书籍,只有2013年的出处是?北京晚报?,也就是说其选文注重文学性和厚重性,并不太注
3、重时新性,在训练时可适当增加阅读量,精选厚重文本,注重能力提升。文体知识清单一 散文文体知识文体知识清单二 记叙性散文的根本常识文体知识清单文体知识清单文体知识清单三 记叙性散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文体知识清单议论穿插在记叙、描写和说明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作用是画龙点睛,点明中心;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揭示道理,深化文章的主题;段与段之间的议论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感染力强间接抒情情事交织,表达情意;情景交融,互为映衬;情理交融,发人深省说明 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为写人叙事服务文体知识清单四 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修辞方法作用
4、比喻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人接受;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拟人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表意丰富,生动有趣夸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更有气魄对偶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文体知识清单反复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增强语言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体知识清单五 常见的表现方法及作用表现手法特点及作用铺垫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
5、来临之前,先对次要人物、事件、事物(如环境、情绪、气氛等)进行描述,使行文构思更加严谨。常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形象、主题等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者事件,进行隐性提示或者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前有伏笔,后有应笔,情节严丝合缝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衬托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文体知识清单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烘托、渲染浓墨重彩,营造氛围,情景相生,深化主题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重点,行文跌宕,曲折含蓄,收到出人意
6、料的感人效果托物言志用某一物品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间接表现作者的志趣;增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文体知识清单借景抒情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完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设置悬念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和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内涵丰富象征用某一物品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间接表现作者的志趣;增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阅读攻略考场上如何快速阅读散文第一步,读标题。散文的标题有的明
7、示了写作的对象或内容,有的提供了阅读的线索,有的甚至明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分析散文标题,把握标题的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阅读文本。可以说,散文的标题往往就是解读散文的一把钥匙。如?济南的冬天?就说明了描写的对象是济南的冬天。?藤野先生?说明了写作对象是“藤野先生。第二步,找线索。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文章的主旨。当然,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就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提醒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考点技法突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说明了写作的线索
8、;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如?济南的冬天?,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其中“暖和一词反复出现;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达了对春天急迫的盼望之情;中间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凸显喜悦之情;结尾以一组排比句抒写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第三步,抓关键。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抓住“背影这一关键词来寻找课文中与“背影有关的语句,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
9、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些带有“背影一词的语句,正是理解本文作者情感的关键。2018江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16分)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第1讲
10、思路、情感、语言真题体验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答复,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
11、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那么暗,沙多那么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河面怎么不很规那么?我转身问建辉。“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
12、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正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
13、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读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突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照应中完毕。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
14、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大方,我完全懂得。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都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时机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辞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
15、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略有删减)【答案】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流沙河告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慨【解析】此题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考察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关键词分别是“景和“情,其次确定已经给出内容在原文的位置,最后找到需要填写的内容。这些内容,应领先找出原文,再加以概括,即抽取关键词加以组合。前者按照“什么+怎么样,后者按照“谁+做什么的格式来写。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第处的句子是第四段
16、,抽取关键词组合为: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第处的句子是第七段,抽取关键词组合为: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第处是第九段所写的“我在山大朗读?民歌?,台下五百人应和;第处是第十段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分别抽取关键词加以组合,按照“谁+做什么的格式写即可。【考点二】分析、理解作者情感 (5年3考)2018、2017、2015年考察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5分)【答案】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细节分析:例如一:“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
17、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河水时紧张、冲动又慎重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例如二:“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例如三:“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时机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辞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这段文字描写了女儿认河后“我流泪的细节,写出了“我愿望实现后,既伤感又欣慰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
18、情。例如四:“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这段文字描写了“我刮泥土、珍藏泥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解析】此题考察赏析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的能力。细节是指人物、事物、景物具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与一般的动作、语言、神态不同,显得“微小,但有很强的表现力。答题时,先找出细节,然后说明什么细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末段,“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描写了“我在路上不忍刮去鞋底湿泥;回到高雄,把干土刮尽又把干土珍藏起来。这几个动作细节,表现
19、了“我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考点三】赏析语言特点 (5年3考)2018、2015、2014年考察3.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3分)【答案】文中画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解析】此题考察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根据具体的句子,指出其在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的特点,并适当分析这些特点的作用。这段话里,如“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是个长句,其中“绕河套、撞龙门又是短句,而且整饬,这样,句式长短不一,参差变化,富有韵律。“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
20、清?使用反问句式,增强语言气势,表现黄河几千年来遭受的苦难,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概括文章内容或情节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用填空的形式概括文章的局部内容(比方区分景与情,分别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景,抒发了哪些情)。考点1理清文章思路(2)梳理文章脉络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梳理作者行文思路。归纳人物感情变化。找出散文的行文线索。概括补充事件过程。2.辨识标志(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过程“哪几件事等字眼。(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补充等字眼。3.审题要点第一步,阅读题干,找出关键词。题干中出现“哪些“哪几件说
21、明记叙的事件不止一件,出现“主要“一件等说明记叙了一件事,假设是已经给出了局部内容,那么需要根据提示词进展概括。第二步,阅读全文进展分析,确定作答要点。假设记叙的事件不止一件,那么需要将内容初步分层(分层时可以按照事件发生、开展的先后顺序来分,也可以按照事件发生、开展的地点转换来分,还可以按照事情的开展阶段来分),看具体讲了几件事。假设是记叙一件事,要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注意抓抒情句、议论句。假设给出局部内容,那么需要根据所给内容确定作答区域,在文中画出内容要点。第三步,提取要点,简要概括。事件不止一件的,要将每一层的内容按照“人物+事件
22、的形式归纳,分条整理出来;记叙一件事的那么将六要素整合概括;给出局部内容的,模仿已给情节句式的形式概括。【答题思路】1.概括文章内容摘句法。就是摘出文段的中心句。这种句子主要在三个地方:文段开头的首括句或起始句;文段的总结句;文中的过渡句。概括法。对于没有直接表述中心句的文段,那么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清层次,进展归纳概括。常见的方法有:归纳法,就是摘引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进展整合;取主舍次法,就是对文段内容进展概括时,抓住主要的内容,舍去次要的内容。组合法。就是文段有几个并列的层次,把几个并列的内容组合起来。2.理清行文思路抓住时间标志。有很多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
23、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地点转移。有很多文章是按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地域,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情节转换。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开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情节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抓住角度变化。有的文章,会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写角度,这时,把握了角度变化,也就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情感变化。有的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或隐或显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行文的思路也就被我们抓住了。【答题模板】
24、要明确陈述的对象是人还是物,然后思考用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如果是人,可采用“谁+干什么的句式;如果是物,可采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注意:写答案时需要分条整理。概括一件事时,个别要素假设文中未提到,概括时可忽略,还需删减次要情节,防止答案过长。【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理解并概括作者的感悟是什么。(2)分析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或者作者对持什么观点态度?概括主要观点。2.辨识标志题干中有“情感“感悟“态度等字眼。3.审题要点(1)阅读题干,标注关键提示。(2)注意题干要求答复的是作者的情感还是文中人物的情感。考点2分析、理解作者情感【答题思路】1.依据文章的
25、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抓住描写的物象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6.把握全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7.抓住文本的线索(感情线索),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从作者情感变化的各阶段去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模板】这篇文章运用了的修辞方法(人物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或某处通过细节描写,或通过记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词语。(2)画线句子或段落的语言有什么特点?(3)这篇文章的语
26、言有什么特点?2.辨识标志题干中有“语言“赏析等字眼。3.审题要点(1)关注题干有没有给出答题角度。(2)假设没有给出答题角度,那么需根据句、段、文章的语言具体特点分析,从句式、修辞、语言风格等角度入手综合解答。考点3赏析语言特点【答题思路】1.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需要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展分析,注意分析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1)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思念、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2)构造性作用。这类词语一般是连词或表达情感转变的名词。在全篇(或某段)中起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开展、总领下文等
27、方面的作用。(3)准确性、生动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细致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4)主题性作用。指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暗含了怎样的主旨。(5)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2.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进展。(1)从描写角度赏析: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写人、事的句子凸显人物(事件)的特征,使描写更生动,具有真实感,为人物或情节的变化做铺垫;写景时句子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开展。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开展;提醒文章主题。(2
28、)从词语运用角度进展赏析: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它们常常提醒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等重要信息。时间词:写出了时间上的紧迫,表达了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或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达了人物的心情。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数词:准确、具体地描绘了对象(3)从修辞角度进展赏析: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区分技巧,然后了解它们的一般作用,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常用修辞及作用有: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夸
29、大:突出了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感情。设问:引起读者对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反问:加强了语气,写出(突出、强调)了(观点、态度、情感)。(4)从句式角度进展赏析:反问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意思,陈述句也可以表达肯定意思。两者的区别在于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更能引人注意,让人深思,同时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祈使句与疑问句:疑问句的语气弱于祈使句,表达更为委婉、客气、礼貌,易被对方承受。长句和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构造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构造简单的句子。长句的
30、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准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紧急场合、演讲词中。整句和散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构造形式。形式整齐匀称,构造一样或相似的叫整句;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范围广。整句和散句各有优点,经常结合使用。【答题模板】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句子的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有力地)表现了(强调了)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从句子的描写角度赏析:运用了
31、(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开展),表达了对的情感。从句子的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形象。从句式入手:这句话句,表达了作用。【小贴士】有时要从以上五个角度综合考虑。针对训练具体内容见Word版资源专题09 针对训练好沉的一抔土第2讲形象、含义、主旨 真题体验2017江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小题。(17分)秋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眨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
32、一页。我抬起头,就好似看见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他从不教训
33、人,他鼓励你,抚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似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辉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
34、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答复:“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似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
35、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哔哔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抖,我听见他冲动地、带感情地说:“忘记我。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
36、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似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他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我回
37、到写字桌前,把?野草?合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确实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注释 选自?世界美文观止?。选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1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墓。【考点四】分析人物形象 (5年2考)2015、2017年考察1.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2分)【解析】此题考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把人物放到具体的情节中去;仔细揣摩人物的动作、语
38、言等,然后用恰当的词语进展概括。解答此题,先通读全文,了解人物主要活动,再抓住关键词句来帮助概括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如“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那么平易近人“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只要抽取关键词就能作答了。【答案】突出了鲁迅先生慈祥、开朗、平易近人、安静、恳切、热心、勇敢的性格特点。【考点一】理清文章思路(5年5考)2.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空白处填写文字。(6分)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所发生的
39、变化“我”所感受到(听到、看到)的通红的心一直在燃烧听见鲁迅一声响亮的回答,看见他向窗外挥手【答案】.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心仍在他胸膛里燃烧,发光心在“哔哔剥剥地燃烧听见他冲动、带感情的声音,看见他拿下只手压在胸前燃烧的心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然后又变成先生慈祥的脸庞看见先生愉快的笑脸【解析】此题考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这道题要求考生理解“我梦境中,鲁迅先生燃烧的心的变化情况和“我的感受,进一步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鲁迅的热切、勇敢、奉献的精神,以及对“我的触动和影响,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答题时,先通读全文,抓住描写鲁迅燃烧的心的句子:“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连他那颗心哔哔剥剥地燃烧
40、的声音也听得见“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燃烧的心“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以及“我的感受的句子:“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抖,我听见他冲动地、带感情地说“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简要概括即可。【考点五】理解句段含义 (5年2考)2017、2014年考察3.梦境中,鲁迅先生冲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说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3分)【答案】鲁迅先生期望活着的人:(1)管自己生活;(2)勇敢追求真理;(3)不要在暴力面前低头;(4)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解析】这道题考察理解句段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仔
41、细揣摩人物语言,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鲁迅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解答这道题应领先反复默读这段话,再抓住关键语句加以概括。这段话应当抓住“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这两句话加以概括。【考点六】理解主旨 (5年2考)2017、2014年考察4.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2分)【答案】“我领悟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温暖了“我、鼓励了“我,让“我找到勇气、获得力量。【解析】这道题考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确实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主要把握“燃烧的心“看到的意义。“燃烧的心应当比喻
42、鲁迅先生热烈爱国、勇敢斗争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看到说明“我领会到了先生的高尚品质,“我被他的精神感动、鼓舞,获得勇气和力量。【考点二】分析、理解作者情感 (5年3考)2018、2017、2015年考察5.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文章构思奇特,通过梦境回忆鲁迅先生的言行,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解析】这道题解答文章的构思特点和作用,考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文章写作者看到鲁迅的身影,看到他燃烧的心,听到他的话,文末“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点明这是一场梦。作者通过描写
43、梦境中的鲁迅,描写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直接表现鲁迅的特点。而且,借一场梦,表达“我对先生的日思夜想和敬仰思念之情。【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这一人物形象。(2)根据内容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4)有哪些优秀的品质?(5)分析作品对人物进展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6)对文中人物进展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考点4分析人物形象2.辨识标志(1)题干中有“人物“性格“品质“怎样的人等字眼。(2)题干中有“描写“分析等字眼。3.审题要点(1)如果题干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
44、分析,需从“概括人物形象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方面入手,缺一不可。(2)如果题干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那么答案不需呈现具体的分析。【答题思路】1.通过人物的外貌,分析人物形象。外貌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身材、衣着服饰、仪表风度的描写,从而显示人物外在性格特点的一种方法。透过外在的表现,我们常常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2.通过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语言,我们就可以把握人物个性、身份、经历、爱好和思想情感。3.通过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心理,其实就把握了人物形象,而且这种形象往往具有真实性。4.通过人物的行动,分析人物形象。行动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
45、神面貌和形象特征,它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动作,来展示人物的活力,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5.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最传神的细微之处的描绘,对人物思想、形象、内心世界进展准确的展示,从而精妙地提醒人物形象。6.通过侧面描写,补充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侧面描写通常有人物的衬托和环境的衬托。7.通过衬托比照,突出鲜明形象。分析人物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地认识和把握人物形象。次要人物能使主要人
46、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8.借用环境衬托,明晰人物思想。精要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特别是为提醒人物的思想提供了一个诗意的背景。9.从典型事例入手,分析人物性格。典型事例往往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10.抓住作者或其他人带有倾向性的议论,或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分析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多种方法,但归根结底都要忠实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凌驾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上。要尽可能采取恰当的方法,提取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进而归结出文章的中心。【答题模板】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征类型:按总分(分总)来答复。先用一
47、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出一个定性式的概括,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概括。是一个(性格、思想品质)的人+表现了【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文中某句有的丰富内涵。(2)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的理解。(3)联系个人的成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某人说的某段话,说明了什么?2.区分标志(1)题干中有“画线的句子“内涵等字眼。(2)题干中有“理解“分析等字眼。考点5理解句段含义3.审题要点(1)审清题干,要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标志词。(2)审题时一定要明确理解句段的深层含义,一般要与文章的主旨、思想情感联系起来。【答题
48、思路】1.把握句子的含义(1)从句子的位置入手。如果是总领句,可以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要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其内涵。(2)从句子中的关键词入手。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的关键词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3)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者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到达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2.把握人物语
49、言的含义(1)从人物形象入手。即结合人物形象去理解人物外在语言的含义,这个人物的形象决定了其语言形态与内容。(2)从人物的关键句、关键词入手。仔细揣摩人物语言,反复研读重点句子,勾画出关键词,分析词句背后的意蕴。(3)从文章的背景与主旨入手。结合文章背景,了解人物是在什么情形下说出这些话来的,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找出表达文章主题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3)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2.辨识标志(1)题干中有“主题“道理“启迪“看法等
50、字眼。(2)题干中有“概括“明白“谈谈“表达等字眼。考点6理解主旨3.审题要点(1)区分哪些句子是一般句子,哪些句子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2)概括文章讲述的道理、提醒的哲理、主题均为对文章主旨的考察。(3)看清题目要求是让概括主旨、分析主旨,还是探究主旨的意蕴,探究主旨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答题思路】1.从文章标题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提醒了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显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题目进展分析,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2.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进一步深化中心。3.从文中的关键句入手。有的文章的主旨